<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无锡游玩,在太湖广场散步,无意间发现无锡博物院近在咫尺,不用话说,室外散步改成了室内漫步,边走边看,其乐融融,受益匪浅。无锡博物院坐落在无锡城市客厅、太湖广场南侧,“水光石色”的金色外形,阳光下有波光粼粼之感,蓝天映衬下美轮美奂。</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地理位置上说,无锡博馆没有建在风景旅游区,不会有太多拥挤,毗邻商业广场,倒也有另一种便利。广场上有不少的人在练习广场舞,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无锡博物院面积足够大,走进锡博,也是清爽利落的,在这里你可以安安静静的去观赏一场展览,细细地去品味文物和图片背后的故事。</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圈走下来,只是粗粗一略,没有来得及观看全部的展览,只观看了“无锡名人书画印章展”、“无锡老同志赠送的实物资料展”和“无风锡韵——无锡城市的故事”三个展馆。通过观展,对无锡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有了一定的粗浅认识。无锡是钟灵毓秀的山水胜地,是经济发达的鱼米之乡,是尚德重教的文史名城,明山秀水的天赋环境,积淀丰厚的吴域文化,与时俱进的人文传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无锡离扬州较近,如有机会还想再来参观,进一步欣赏无锡的文化特色和锦秀风光。</span></h1><h1><br></h1><h1><br></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p class="ql-block">周怀民(1906--1996),现代美术家,无锡钱桥人。自小喜爱书画。因家境贫寒,19岁离乡谋生。业余时间自学绘画,逢假日常去故宫观赏和临摹古画,尤爱临摹清代“四王”真迹,同时阅读、钻研绘画理论,向知名画家请教技艺。26岁时临摹的沈子居巨画《桃源图》,已假乱真地步,京华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特聘他去教授国画。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执教。他描绘的太湖山水画中,常毕现芦苇、芦塘的质感、气势和神韵,被人们誉为“周芦塘”。代表作品《山水》《芦塘》《葡萄》等。出版《周怀民画辑》《周怀民藏画集》等。</p> <p class="ql-block">黄养辉(1911.11—2001.6)别名黄旭晨,笔名黄易,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金石篆刻家。1911年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受过造型艺术的严格训练,担任艺术大师徐悲鸿教授的秘书前后长达20年之久,成为徐悲鸿的得意弟子。悲鸿大师曾评价其“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黄养辉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高级画师协会顾问、《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编委会特聘顾问、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历任过江苏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书协会员、金陵印社名誉社长、江苏国画院画师。</p> 钱松岩(1899~1985),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899年 9月11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1985年9月4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又名松岩、松岩,40年代曾用名岩庐主人。父为晚清秀才,设私塾为业。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p class="ql-block"> 华之宁,1932年生人,祖籍无锡,美籍华人,国画大师黄君璧、吴咏香入室弟子,195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后移居美国,在费城艺术学院深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探索着一条中西融合的国画新路,张大千出席她在美国画展时,对她大胆的创新给予肯定。心怀故土的她还向无锡博物院捐赠120幅画作,无锡博物院为此特设“华之宁绘画馆”作永久展览收藏。</p> 杨令茀,爱国书画家,女,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无锡人。出身望族。自幼酷爱文学,勤习书画。1927年应邀到沈阳故宫博物馆工作,并将自己临摹的近百幅历代帝王画像在馆中展出,后兼任东北特区美术学校校长。 方召麟,又名 方召麐 (读麟音)。(1914年1月17日-2006年2月20日),生于中国江苏无锡世家,现当代杰出国画大师。<br><br>方召麐早年留学伦敦,中年定居香港。诞育八子,传奇一生。从艺八十载,守拙成道,真趣天然。<br><br>方召麐幼时学画,受国画大家钱松岩,陈旧村启蒙;辗转至香港后,拜师岭南名家赵少昂;中年又入大风堂拜师张大千。转益多师,终成自家独特面貌。<br><br>方老作为壮美风格的女画家,中国书画史上尚属罕见。她的作品笔挟风雨雷霆,石破天惊。稚拙朴茂,画格清雄,袒露童心。在继承传统和融合现代的方面,她出入传统,引书入画,骨气洞达,墨香流衍。由于留洋的经历,她的艺术也吸收了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神韵之美,大胆构图,似之不似,不似之似。<br><br>在艺术风格上,她的小画不纤弱,大画不空泛。凌厉激扬,散藻漓华。山舞海歌,奇崛深质。貌似程式,而自由鲜活,大气充盈。方老的书法亦是碑帖渊源宽博,慈蔼闪烁女性温煦。为海内外画家所钦敬。 陈翰笙(1897年2月5日-2004年3月13日),原名陈枢,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br><br>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2004年3月13日逝世于北京,享年108岁。 薛暮桥(1904年10月25日-2005年7月22日) ,原名雨林,江苏无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建设,是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官员之一。著有《中国农村经济常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我国物价和货币问题研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br><br>1938年至1942年在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副处长,写了通俗著作《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成为培训新四军干部的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兼私营企业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一团政治委员,一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政治委员,军参谋长,副军长,军政治委员,军长,武汉军区炮兵政治委员,军区炮兵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br><br>惠山泥人题材丰富,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br><br>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 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br><br>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br><br>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他拉的是《二泉映月》,不用介绍,上面一图的人物知道是谁了吧? <p class="ql-block">无锡是民族工业产生较早且发展较快的地区,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主由上海开始向无锡等周边城市扩散。1895年,业勤纱厂由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共同创办,它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开端。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输华的商品骤减,民族工业的压力随之缓解,这一段时期无锡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尤其缫丝、面粉、棉纺织三大行业取得空前发展。</p><p class="ql-block">1926 年北伐战争前夕,无锡已拥有大丝厂 38 家,大面粉厂 5 家,大棉纺织厂 6 家,以永泰薛氏(丝业),广勤杨氏(棉纺织),申新、茂新荣氏(棉纺织、面粉),庆丰唐氏、蔡氏(棉纺织、面粉),丽新唐氏、程氏(棉纺织)和裕昌周氏(丝业)等民族工商业企业迅速崛起,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企业也开始形成,带动交通、机械、建材、化工等的发展。自此,无锡民族工商业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力,一直走在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前列。</p> 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号庸盫,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br><br>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薛福成的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其《出使日记》及续刻已被编入《走向世界丛书》。 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 [1] <br>在中国,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研究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然而他参加取得秀才资格的童生考试时,却没有成功。经过反思,他感到学习八股文实在没有什么用处,毅然放弃了通过科举做官的打算。此后,他开始涉猎天文、历法、算学等书籍,准备学习点科学技术为国为民效劳。 <div><br></div><div><br></div>本篇完。<br><br>本文作者:笔名田丁,50后。从字面上一看便知其含义。其实这是父亲的笔名我拿来用了,我是为了纪念他。闲暇时,喜欢用摄影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现在有了“美篇”,为了更好地为看官理解图片内容,略赘上几段文字加以说明,也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独白。不求专业,不索知音,只是漫步人生中留下一串串脚印。所发图片都是原创,图片如若阁下喜欢,随便拿去。<br><br>我喜爱摄影,我摄影不刻意追求最终的结果,但注重享受拍摄和整理图片的过程,从中亲嗅自然的味道,品味一生中点滴的美好时光,把日常中那些触动人心或平常的画面记录下来并分享出去,把自己当时的情绪传递给另一个志趣相投之人,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如果了解或增长一些知识更是锦上添花。我很幸运我选择了摄影作为我的喜爱,並与之快乐为伴。这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仅仅是开始,没有结束。<br><br>敬请期待下期的《美篇》。谢谢您的欣赏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