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0年与同事们组团走进西欧,行程为期13天,走马观花游玩了意大利、梵蒂冈、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地方只是打个卡、拍个照,留下许多遗憾。原计划2020年重游欧洲,机票提前半年就已订好,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全球疫情使得我们的欧洲深度游(自由行)被迫取消。希望疫情尽早过去,西欧之行能够重启。</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威尼斯广场(Piazza Venezia)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广场呈长方形,长130米,宽75米,是五条大街的汇合点(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指的这里)。</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是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纪念堂,耗时25年才建成。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每年6月2日国庆盛典阅兵式都在此进行。外国元首到访意大利,都来此为无名英雄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大厦(Palace Venezia)是罗马最著名的文艺复兴式的宫殿式建筑,是由巴尔保枢机主教于1455年兴建的。后来大厦成为威尼斯共和国大使官邸,广场也因威尼斯大厦而得名。从1797年起,奥地利占据大厦120年之久。1916年意大利政府收回大厦后整修刷新。墨索里尼上台后大厦为其官邸,他常在正中阳台上向民众发表煽动性的演说和训话。1943年墨索里尼垮台后,威尼斯大厦改为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一大景观。</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厦正在维修,谢绝参观,这是欧洲之行的遗憾之一。</p> <p class="ql-block"> 西欧之行的第一站是意大利,由于时间有限,只游玩了罗马、威尼斯、比萨斜塔。</p> <p class="ql-block"> 罗马(意大利语:Roma),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公元1~2世纪是罗马历史上鼎盛时期为西方最大帝国,与东方的汉帝国遥相呼应,并称“西罗马,东洛阳”。城市位于意大利半岛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积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母狼乳婴”故事记载了有关创建罗马古城的传说。公元前7、8世纪,罗马国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奥篡位驱逐,其子被杀死,女儿西尔维娅与战神马尔斯结合,生下孪生兄弟罗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奥把这两个孪生婴儿抛入台伯河。落水婴儿幸遇一只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后被一猎人养育成人。后来,两兄弟长大后杀死了阿姆利奥,并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赠给他们建新都。后罗慕洛私定城界,杀死了雷莫,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p><p class="ql-block"> 在罗马长达约2800年的历史上,曾经历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的辉煌时期。</p><p class="ql-block"> 走在罗马的大街上,上千年的遗址随处可见,仿佛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远古时代。</p> <p class="ql-block"> 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驻地。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斗兽场由韦斯帕芗(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在其儿子提图斯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p> <p class="ql-block"> 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越穷的人坐得越高,全部是站席。</p> <p class="ql-block"> 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p> <p class="ql-block">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有限,只欣赏了斗兽场的外观,没能走进其内,无比遗憾。</p> <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凯旋门(Arch of Constantine),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p> <p class="ql-block"> 这座凯旋门是在公元315年,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尔维奥桥击败暴君马克森提而建立。凯旋门为三拱式,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同时还将以前古罗马纪念门上的雕像和浅浮雕装饰在此门上。</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大,但缺乏整体观念。原因是凯旋门的各个部分并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创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在凯旋门前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在罗马,古建筑、遗址常常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罗马的大街小巷,身边的许多建筑短则有几百年的历史,长则有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曾出现在电影《罗马假日》里。</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对面有一家很火的冰淇淋店,也曾经出现在电影《罗马假日》里。为了与安妮公主吃冰淇淋有同样的感受,花了2欧元买了一个冰淇淋,味道还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著名的罗马许愿池,别名幸福喷泉,原名:特雷维喷泉(Trevi Fountain),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三条街交叉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而特雷维喷泉的“特雷维”就是三岔路的意思。许愿池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罗马境内约有3000多座喷泉(罗马素有喷泉之都的美称,罗马喷泉高低大小,形态不一,时代不同,风格各异,几乎在每个大型广场或者十字路口都会有喷泉。),许愿池是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因此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闻名于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许愿池总高约25.9 米 ,19.8米宽,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Poseidon),海神脚下有两匹骏马,被两个人身鱼尾的男人所牵引,分别象征着平静与汹涌的河流,左边的一个毫不驯服,右边的那个温顺随和,朝着两个方向拉着后面如同凯旋门的背景。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海神左边的女神脚下水罐倾倒,水在流淌寓意富裕。右边的女神右手提着水碗,一条蛇正在畅饮寓意健康。)。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每一个雕像神态都不一样,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乱的海礁。喷泉的背景墙顶部装饰教皇徽章,上面教皇的三重冠象征天堂、人间、地狱,两把天堂的钥匙,旁边守护着两位天使。</p><p class="ql-block"> 教皇冠下面是群雕《四季女神》,左边第一位手持水果代表生机盎然的“春季”,第二位女神手拿麦穗代表金黄的“夏季”,第三位女神手举葡萄酒代表丰收的“秋季”,最后一位女神提溜着枯萎的树枝代表凋零的“冬季”。</p> <p class="ql-block"> 四季女神下面2幅浮雕,左边是少女指出地上喷涌出泉水的位置,这个喷泉也称“少女喷泉”(宫殿墙面上的浮雕讲述着喷泉的来历:传说一位少女指示了泉眼所在的位置,阿格利帕按照她的指示找到泉水,修建了水道,这就是“少女喷泉”这个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许愿池是力量的象征。在远古时代,出征的罗马男子会来到许愿池旁,投下一枚银币,祈祷自己能凯旋归来。后来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果有人背对着喷泉,右手拿硬币从左肩上方向投入水中,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一枚硬币代表此生会再回罗马,两枚硬币代表会与喜爱的人结合,而三枚硬币则能令讨厌的人离开。很多旅游者在喷泉边排着队往里抛硬币就是被这座城市迷住了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了罗马都乐于拿出一枚硬币许愿,所以每天水池内累积的硬币金额便可达3000欧元,罗马政府看着有这么一笔来得莫名其妙的巨额资金,当即就决定将这些钱用于慈善事业。</p> <p class="ql-block"> 《罗马假日》里的经典桥段更让许愿池风靡全球,成为罗马城里最富浪漫气质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与丽丽姐姐合个影,游人太多,无法拍张满意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与罗马的两位警察帅哥合个影。据说警察的制服出自阿玛尼,人帅、服装靓,很养眼啊!</p> <p class="ql-block">街头卖东西的大叔。</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位于意大利罗马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 建筑师为德.桑蒂斯和斯佩基,其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这座教堂乃1495年查理八世VIII命法国人建造,阶梯共有137阶,名称取自附近的西班牙大使馆,电影“罗马假期”即在此拍摄。阶梯下左侧的墙壁上记载着:1821年诗人济慈于此亡故。阶梯上特有的法国风味设计和广场上的一些英国咖啡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氛。司汤达、巴尔扎克、瓦格纳、李斯特、勃朗宁等大文豪和艺术家们都在这一带居住过。广场中央有巴洛克式的建筑巨匠贝尼尼所设计的喷水池,是夏日年轻人的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 俺和丽丽姐姐坐在《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坐的台阶上,体会一下安妮公主悠然自得的心境,可惜手里缺少一个道具——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头建筑大门的装饰,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乘坐渡船走进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威内托大区)的首府。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十字军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人工岛屿和邻近一个人工半岛,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远眺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p> <p class="ql-block">踏上威尼斯的路</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城内古迹众多,有各式教堂、钟楼、男女修道院和宫殿百余座。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街道,它将城市分割成两部分,顺水道观光是游览威尼斯风景的最佳方案之一,两岸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到处是作家、画家、音乐家留下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当地的小船贡多拉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建筑的方法,先将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这种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极好,是从亚德拉亚海的伊斯特拉运来的。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成一座座建筑。由于砖比伊斯特拉石轻的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房子严重下沉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是已判决的犯人去往监狱的必经之桥,犯人过桥时常忏悔叹息,因而得名“叹息桥”。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p> <p class="ql-block"> 当时叹息桥周围被大幅的广告覆盖,只将叹息桥露出来。</p> <p class="ql-block">街头雕塑</p> <p class="ql-block">幸福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慕拉诺Murano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慕拉诺玻璃”。它以优美繁荣的古典装饰风格,精细卓绝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价格有点儿小贵。</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都有。</p> <p class="ql-block"> 背景是圣马可教堂。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教堂由于其中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奉为护城神,其坐骑是狮子,当威尼斯摆脱拜占庭的控制,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后,元老院决定圣马可为城市的新守护神,以代替狄奥多尔,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狮子抱着福音书。</p> <p class="ql-block"> 在圣马可广场与同行的三位小帅哥合影。</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总督府(Palazzo Ducale),又称威尼斯公爵府。始建于9世纪,属于欧洲中世纪哥特建筑。由于当时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国家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大量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所以总督府立面的席纹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四角形钟楼</p> <p class="ql-block">在圣马可广场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大约有三百多座教堂,这是其中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Gondola)”,它是威尼斯特有的“TAXI”。“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p> <p class="ql-block"> 乘坐贡多拉近距离欣赏威尼斯水城。</p> <p class="ql-block">这些游客是在等贡多拉吗?</p> <p class="ql-block"> 船老大帅哥,条纹衫是他们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临街服装店。</p> <p class="ql-block">除了贡多拉,还有这种小快艇可以在水城威尼斯穿梭。</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酒吧的服务生。</p> <p class="ql-block">在酒吧表演的艺人。</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的警察帅哥。</p> <p class="ql-block">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p><p class="ql-block"> 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为圣玛利亚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p> <p class="ql-block"> 比萨是意大利中部名城,位于阿尔诺河三角洲。比萨因比萨斜塔而闻名世界。比萨兴建于公元前1世纪,原为厄特路丽亚人的重要城市,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时,比萨成为意大利中部重要的海上共和国。1406年被佛罗伦斯击败后并入该城邦。1806年成为意大利王国比萨省的省会。</p> <p class="ql-block">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但是1185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目前的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p><p class="ql-block"> 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自认为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p><p class="ql-block"> 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据说中国曾经提出将比萨斜塔扶正的方案,但被比萨人拒绝了。他们认为被扶正的塔就不是比萨塔了。如1934年,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p><p class="ql-block">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但是,伽利略的两个球体并非像传说中的一样一起落下,即使重力加速度不变,两个球体受到空气阻力影响,是不会一起落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鹅毛和铅球不会一起降落的原因。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两个球体不能看作自由落体。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理论是正确的,在真空中,无论多重的物体,都遵循自由落体定律。</p><p class="ql-block"> 1983年的英国电影《超人III》中塑造了一个邪恶的超人形象,在世界各地“做坏事”,其中就包括把比萨斜塔扶正,电影结局是超人又将塔楼恢复到原来的倾斜角度。</p><p class="ql-block"> 由于倾斜程度过于危险,比萨斜塔曾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11年的修缮,耗资约2500万,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p><p class="ql-block"> 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p><p class="ql-block">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p> <p class="ql-block"> 比萨洗礼堂是一个圆形的穹顶式建筑,始建于1152年,100多年后经过重新设计,于14世纪完工。洗礼堂楼上有一个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是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的,平面上看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其多层叠加的白色、绿色大理石外观,彰显着教堂的庄严肃穆。教堂在竣工时曾一度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教堂,由上至下共分四层,内部的木质天花板呈金色。</p> <p class="ql-block">试试俺有没有超能力。</p> <p class="ql-block"> 比萨公墓的中庭著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死的胜利》、《最后的审判》和《地狱》三幅。</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居住在鲜花盛开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淘的小玩意儿。</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有限,在意大利只游玩了这三个地方,米兰、佛罗伦萨等地方只能还在梦里,期待不久的将来能近距离欣赏它们。</p><p class="ql-block"> 在意大利的很多景点都能看到一些黑人两手臂挂满包包,向游客兜售,据说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假包包。另外意大利的小偷很多,稍有不慎就会被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