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照片均为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煤矿</p> <p class="ql-block"> 立春、雨水之后,惊蛰,踩着节气脚步,又过去了。春回大地,万物竞发的季节,十三届全国人大和政协四次会议,也在此时召开。两会昭示继往开来的业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总是那么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中国梦,携磅礴力量,俨然乘势而至,就要实现了。今天的中国,一切成就,不是来自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而是中国人民多少代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诚如习总书记金句,“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这些成就,自然也离不开撑起半边天的亿万中国妇女。</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蓦然之间,我却回想起一件尘封岁月深处已久的往事。46年前的1975年,我才20多岁,还在呼伦贝尔日报社当记者。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我撰写了《勇挑重担--记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煤矿女子压道班》的长篇通讯,发表在这一年黑龙江日报三八节专刊上,整整一大版。文化大革命其间,中苏交恶,因为备战的需要,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划归了黑龙江管辖,所以,我的这篇报道能够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虽然已经时隔将近半个世纪了,我还依稀记得这篇报道的大致内容。尽管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也远谈不上优秀。但是,今天想起来,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在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所具有的不屈不挠令人感动的故事,让她们的平凡生活并不平庸,即使在今天,她们的坚韧性格和精神力量,也有着深刻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往事皆已远,长歌以当祭。那一段艰辛历史,有着泪,有着笑,是悲壮,也欢乐。如果在三八节,能将这篇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发给大家读读品品,该是多么好啊。也是对遗忘的反抗。遗憾的是,我没有收藏,一时也不知道哪里去寻找。既然选择,使命必达,这是我的性格。经过好久好久的思索,我终于想到了一条线索。我的家乡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档案局曾经出版了一本史志书,名字叫《扎赉诺尔记忆》,书中收录了我的这篇通讯报道。于是我在微信中联系了《扎赉诺尔记忆》的主编,原扎赉诺尔区档案局李农局长,请他帮助我找到这片通讯报道的原件。朋友所托,一诺千金。也就是一个多小时,李农局长便把电子版发给了我。顷接惠书,感甚感甚,打心底里充满感激。我似温旧梦,一连读了几遍,仿佛又回到了46年前。在人生漫长的历程中,青春的激情从来都是最美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一晃就是四五十年,真的也不敢多想,长篇通讯中的主人公,如若健在,现在也都是古稀老人了。她们这一代年轻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应该的贡献和牺牲。但是,也不可否认,她们在最好的年华中断了正常的文化教育,小小年纪就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无论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发展,也都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生活往往是没有理由的,你越是深究,便越是难受。它欠了我们的,未必都能还清。何况也谈不上欠。想想今天祖国的发展,奋斗过程中所受的一切苦和难,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我还能恍惚忆起当年采访的那些矿山女工,多么年轻,不可遏止的风华青春,使沉寂的矿山变得生机勃发。想象不出,如今衰老渐次的她们该又是什么模样?年龄几何,实属皆然,心态最要紧。过去的都过去了,未来总有后来人,希望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老人,安然于自己老去的生活,活得轻松,老得漂亮。最近有一首歌,是藏族儿童多吉唱给妈妈听的。妈妈支撑六口之家,歌声带走妈妈的疲劳,给妈妈带来欢喜。网上还流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表达的人间情爱真诚,感动着听者。人性和人情都是美好的,凡是节日,总是充满了亲情和友情,在三八这个专属于女人的节日里,真诚地祝愿所有女同胞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勇挑重担</p><p class="ql-block"> 记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煤矿</p><p class="ql-block"> 女子压道班</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新生事物犹如万木竟荣,生机勃勃。这里介绍的是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煤矿女子压道班冲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革命当闯将,生产挑重担的事迹。 </p><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去年三月,露天矿扩建工程队的铁道铺设工地上,十几个刚刚分配到工程队工作的女青年,看着工人们争分夺秒铺设铁道的热气腾腾的战斗场面,心里觉得火辣辣的—“我们也能搬起压机和男同志并肩战斗该有多好!” 刚满二十岁的马凤玲和几个伙伴登登几步窜到路基上,一甩辫子,拎起压机就要干,压机没拎动,到差点闪个跟头。惹得姑娘们溢发出一串串笑声。 </p><p class="ql-block"> 压道是铁道铺设中一种劳动强度大、技术性强的工作,一台压机就有近百斤重,使用时需要一只手拎着跑前跑后,过去都是由经验多、体格棒的男同志干,女同志从来没沾过边。 “女同志能不能压道?”下班后,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 “毛主席说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无用论’是胡说八道!” “对!新中国的妇女能开飞机、能架桥、伐木,我们也一定能当压道工。我们决心用实际行动回击‘妇女无用论’的无耻谰言。”姑娘们越谈越热烈,一致表示,立即向党支部申请,成立女子压道班。 </p><p class="ql-block"> 姑娘们的申请传开后,党支部和广大群众热情支持。但是也吹来了一些风言风语,有守旧思想的人说:“妇女压道班胡闹,等着瞧热闹吧。”也有的人说:“铁道上跑的是火车,出了差错要翻车,十几岁的女孩子干这活可不大牢靠啊。”对待这一新生事物的不同反映,使队党支部意识到,让妇女们压道不是简单的生产安排问题,而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他们引导姑娘们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使大家认识到:这些风言风语是封建思想流毒的反映,必须彻底批判,肃清流毒。她们立即行动,写的写,抄的抄,十几张向封建思想宣战的大字报贴满了会议室。党支部因势利导,在全队掀起了革命大批判高潮。在革命大批判的带动下,全队女青年纷纷要求参加女子压道班。为了进一步坚定姑娘们的信心,党支部还组织她们学习大寨铁姑娘、女子架桥连等事迹材料,集体观看“三八”高空带电作业班的影片。这些新中国妇女英雄的形象更加鼓起了女青年们顶起半边天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四月初,女子压道班正式成立了,全班四十六名女青年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由一名老工人做班里的技术指导。压道班成立第二天,姑娘们就要求参加压道工作。有些同志好心地让她们先学习一段时间再顶班劳动,可是,她们坚决不同意,并豪迈地表示:“不会干,干中学,只要想到有毛主席为我们撑腰,我们要为毛主席争气,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就这样,她们毅然挑起了重担,开始了新的战斗。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开始,几十公斤重的压机拎一天,手上打泡,腰酸背痛,全身就像散了架似的,一天才压道一百多米。一次,有的男同志看见她们吃力的样子说的:“女的能压道,要我们干啥。”说着一股风似的超了过去。姑娘们紧追几步,冲着他们的背影喊道:“没见过吧,时代不同了,同志!”但是也有个别女青年产生了思想波动,失去了信心。老师傅发现这种思想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新时代的女压道工,想想党和毛主席的期望,广大工人的热情支持,遇到这点困难可不能退缩啊!”老师傅的话触动了姑娘们的思想,她们又重温了毛主席关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到”的教导,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p><p class="ql-block"> 她们更加刻苦地练臂力,班前工后,休息工余也都拎着压机练习,手磨破了,胳膊肿了,也不歇一歇。一次,王爱芝的手指甲被压机挤掉了,鲜血直流,受伤的手指肿的像个胡萝卜。领导和同志们劝她到医院看看,她激动地说:“为了早日学会压道技术,回击一些人对我们劳动妇女的污蔑,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她若无其事地找了块布条让同志们缠住伤手。在女子压道班里象这样轻伤不下火线的动人事迹举不胜举,许多同志的手被压机挤破,脚被压机砸伤,但是没有一个人畏惧、退缩。现在,姑娘们拎起压机来轻松自如,左右手都能使用。 </p><p class="ql-block"> 压好的道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熟练的技术。开始时,她们连水平尺都不会看,压出的道高低不平。姑娘们想,压出的道在规格上差一分,火车在上边跑就多一分颠覆的危险。我们一定要压出合格的线路来。她们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到生产中去实践。为了练出用眼睛看线路的本领,她们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工余时间,也不管是泥还是水,爬在地下一看就是很长时间。就这样,她们逐步掌握了压道的全部技术。在她们负责的线路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机车脱轨事故。压道效率也由一百多米提高到一千多米,赶上了男同志。姑娘们自豪地说:“回顾战斗历程,我们天天和困难打交道,但是困难并没有挤扁了我们,反而使我们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挑重担的本事。”是啊,只有新中国的妇女对待困难才有这样的自豪感。也正是这种自豪感,使她们顶起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半边天”。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女子压道班在大踏步地前进,但是她们并没有满足,又提出了创出压道新纪录的奋斗目标。去年八月的一天,领导通知她们从六线赶往十几里远的七线抢修线路。雨季中道泞路滑,无法用车子驮压机,怎么办?时间就是煤,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扛!一声号子声起,李淑清、鲁淑芬等十六名女压工高唱着《智取威虎山》中“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唱段,顶着毛毛细雨,扛起四台压机就向七线飞跑,摔到了又爬起来,只用了四十分钟就赶到了七线。七线工地上由于雨水的渗透,路基上一片泥泞,线路下沉严重。姑娘们顾不得擦一把汗水就投入了紧张的抢修战斗。忽然,狂风呼啸,乌云压顶,大雨倾盆而下,天也渐渐地黑了下来。怎么办?姑娘们齐声高喊:“为了及早通车,晴天能干,雨天也能干,白天能干,夜间也能干。”她们拎着沉重的压机,踩着打滑的路面,一步一步地行进着。</p><p class="ql-block"> 压道班的姑娘们经常这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忘我工作,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这些女压工哪还有个姑娘样了。”每逢这时,姑娘们总是挺身反驳说:“大干社会主义不怕脏和累,这才是新时代妇女应该有的样子呢。”大干带来了大变,一年来,女压工们先后创出班压道一千米,一千二百米,一千三百五十米的新纪录。事实教育了那些瞧不起妇女的同志,一个原来讲过女子压道班怪话的同志佩服地说:“我们应该向她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去年十二月份,上级又交给工程队铺设五公里铁路的突击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女压道工们主动承担了五公里轨枕的钻眼卸运任务,并且大部分是夜间突击献工加工出来的。呼伦贝尔草原的严冬,气温在零下四十多度,姑娘们的工作地点又是在茫茫荒原上平地崛起十几米高的排土场上,现场只有一顶单帐篷。草原上特有的“白毛风”一刮,站不住脚,看不清人,有时就被大风刮到排土场下边去,到了晚间就更冷了。但是,姑娘们抱着几十斤重的电钻给轨枕打眼,连棉衣都穿不住,热气使他们的全身挂满了白霜,汗水在姑娘们的头上结下了串串冰凌。但是她们却没有一个叫苦的。</p><p class="ql-block"> 宋桂芝等许多冻伤了手脚和脸的姑娘们,怕同志们和领导发现不让参加战斗,都偷偷的到没有人的地方用雪搓完后再接着战斗。许多扛轨的姑娘肩膀压肿了,磨破了,硬是咬牙坚持,并相互鼓励,“冷不冷想想红军爬雪山;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整个工地上号子声、歌声、豪迈的笑声、电钻声,盖过了狂风的呼啸,使寒气袭人的荒原,变成了热气腾腾的战场。当她们胜利完成了给轨枕钻眼的指标后,领导让她们休息,她们却说:“大干社会主义,这是个没有数字的指标。”又偷偷地跑到工地干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年来,女压工们多做工一千多个,只马凤玲一人就多做了五十多个工。当领导上决定把她们多做的部分按出勤算工时,她们找到领导坚决地表示:“我们大干社会主义,多出工是应该的。”四届人大胜利召开的喜讯传到女子压道班后,她们群情振奋,纷纷表示,决心完成四届人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贡献新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 本文刊登于1975年《黑龙江日报》“三八节副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