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豫西,有一座传播革命理想信仰的院子

河南 旗开得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记豫西渑池县刘少奇旧居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在位于渑池县海露大街95号的刘少奇旧居纪念馆,来接受红色教育的人仍然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3月7日上午,笔者和渑池县张村镇文友杨爱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该县刘少奇旧居,睹物思人,刘少奇在渑池的往事,仿佛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资料记载,1938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次会议,刘少奇同志成为中原局书记。11月23日,少奇同志化名胡服,带着随行人员从延安出发,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于11月28日来到渑池。先到渑池八路军兵站,随后他们被安置在这座院子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这座青砖黛瓦、木格窗棂的古朴院落,具有豫西特色的长条状两进四合院。走进院子,砖木结构的房屋保存完整,青砖白墙,修葺一新,古韵依然。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光辉篇章就在这里酝酿成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纪念馆共分党性考验、党性修养、党性展现、党性锻炼4个展室和3个复原住室。展室陈列图文并茂,从兵站建立、战略枢纽、奔赴中原、渑池会议,到“殚精竭虑,创立理论”“首次宣传,播洒火种”“抗日烽火,燎原豫西”“伟人风范,党性论述”等,还包括刘少奇的革命历程、红色修养激励共产党人等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渑池紧张的工作中,少奇同志的生活非常俭朴,吃穿和一般同志一样,很少吃蔬菜,偶尔有一点豆腐、白菜就算是改善生活了。工作到深夜,警卫员给他烤几个红薯就是夜餐了。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时时想到,前方的同志更艰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1938年12月20日,刘少奇首先召集了豫西特委及各中心县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共30多人,以八路军渑池兵站为掩护,秘密召开了著名的“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此后,又将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中共河南省委的前身),各中心县委改为地委,并任命和安排了豫西省委的人员组成及分工,对当时的豫西地区革命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这简朴的院落里,刘少奇同志居住了55天。他白天开会作报告,晚上草拟文稿、处理文件。他不仅密切注视着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还领导着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和统战工作,并经常会见途经渑池奔赴华北、华东、华中各地的革命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根据刘少奇的建议,在渑池兵站举办了两期党员干部训练班,前后共培训80余人,为豫西党组织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在第一期训练班上,他亲自为学员们讲述《中共党史》,并首次为学员宣讲中共党史上的不朽篇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因为这部著作,这座院落也具有了别样的红色历史人文价值。渑池县党史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刘少奇旧居纪念馆现在已成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来这里参观学习,瞻仰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接受红色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刘少奇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在渑池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早已成为培养合格党员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道德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