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有微信自恩师来,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自三班同学2019年为苏老师庆贺八十寿辰以来,苏老师不时地会通过其他同学给我转来內容丰富的微信。</p><p class="ql-block">殿华:</p><p class="ql-block"> 请将二文转发给广锁。看来他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p><p class="ql-block">祝福你。</p><p class="ql-block">殿华:</p><p class="ql-block"> 请你把我发给你的文字悉数转给广锁吧。</p><p class="ql-block">祝福你。</p> <p class="ql-block">(2019年外语系72级部分同学为苏湘晋老庆八十寿辰)</p> <p class="ql-block"> 这些微信是他读后精心挑选出来的。比如:《一条胡同半个中国》,那是讲北京“史家胡同”的,从地铁五号线灯市口站出来向北,路的西面是菊隐剧场,它的斜对面就是史家胡同。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这条胡同曾有80多个四合院。这里云集了许多高官和名流:华国锋、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乔冠华、民国才女凌叔华等都曾住在这里,每一个四合院都会有一个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何止好风光》里讲到《左传》的典故《蹇叔哭师》,“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中有声如牛。”棺材里传出如牛的声音岂不荒唐,后来秦军被晋军打败了,大家觉得山西这块土地很神秘。</p><p class="ql-block">在《山西何止好风光》里还讲到唐·贾岛描写太原的诗:</p><p class="ql-block"> 客舍并州已十霜, </p><p class="ql-block"> 归心日夜忆咸阳。</p><p class="ql-block"> 无端更渡桑干水,</p><p class="ql-block"> 却望并州是故乡。</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自己写不出好诗,但还是却特别喜欢古诗,当然也特别喜欢收集古诗。 </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又转来了《寻找李提摩太》,作者孙琨。</p><p class="ql-block"> 文章开头便讲:“对于李提摩太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我的父亲在十八岁时,从山西的一个小山城考入山西大学,入学两年,就参加了“五四运动”。对于山西大学的历史,放在今天,如果给学生讲述,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从没有给我们系统、详细的讲过。但在零零星星的聊天和回忆中,我知道了李提摩太是一个英国人,是山西大学的创建者,是1878年华北大旱灾在山东、山西积极从事赈灾活动的一位传教士。而一位信仰上帝的人传播马列主义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p><p class="ql-block"> 这使我第一次知道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竟然是山西大学创始人李提摩太。苏老师提供的这条微信太及时了,因为那时候我正在收集关于李提摩太的资料,已经有了《在华五十年》和《李提摩太传》,苏老师转发过来的这篇文章无疑添充了我缺少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苏湘晋老师戴寿辰帽)</p> <p class="ql-block"> 一个耄耋老人,给毕业近五十年的老学生不断地转他的微信,而且知道他的嗜好、兴趣。像多年的挚友一样的关心和体贴。那种感激之情,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多么使人感动啊!我感叹之际,套一句孔夫子经典语录:“有微信自恩师来,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师生共乐左起张银海、李广锁、苏湘君老师、贾广臣、李茂海)</p> <p class="ql-block">二、往事如昨 说时依旧</p><p class="ql-block"> 1972年4月我作为首届工农兵学员进入外语系学习。刚入学的时候,教我们英语三班的是蔡春月老师和张治山老师。后来,张治山老师由于两地分居问题调到太谷农学院工作,苏老师接替张老师教我们三班。</p><p class="ql-block"> 苏老师姓苏名湘晋,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阳泉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庭贫寒,然志向远大,奋发图强以优异成绩从阳泉一中毕业考入山西大学外语系学习,由于品学皆佳留校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副教授职称。曾任外语学 院西语系主任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喜文墨,长文艺。在校六十余年,成为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元老级人物。</p><p class="ql-block"> 工农兵上大学在当时无疑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学校在选择教师方面是严格的,是谨慎的。一是要政治合格,政治觉悟高;二是有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张治山老师调走时,苏老师正在学校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工作,尽管当时学校还没有找到人代替他的工作,为了工农兵学员的学业,系领导里硬是把苏老师给要回来了。所以,在校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日三次听到的山西大学高音喇叭播放的:“山西大学毛泽东思想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那是苏老师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明眸皓齿,语音标准,板书清秀隽永。讲课时永远是文静地站在讲台上一板一眼的,如同小溪的潺潺流水。苏老师的讲课风格是活泼的,一会儿站在讲台上,一会儿站在讲台下,一会儿又会徘徊到教室的某个角落。有时候拿着课本的手背在背后,书上的内容早已了如指掌。我们像一年级小学生一样从字母、音标、单词学习,时常感觉学英语枯燥无味。我们念课文像和尚念经。而苏老师讲课幽默而风趣,吸引了众同学的注意力,提高对英语的兴趣。他读课文时声情并茂,能读出英语的抑扬顿挫,声音优美动听。几十年以后我和苏老师讲起这些事时他说:“广锁,你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报考英语专业呢?”我说:“我願洗耳恭听。”他说:“我高中毕业时最初的志愿是报考山西大学中文系。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动下,改报山西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他们鼓动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说我念起英语课文悦耳动听,很有别样的味道。”我晃然大悟:难怪苏老师朗读课文时那么动听,原来在高中时就有童子功的。</p><p class="ql-block"> 苏老师认为好的教学方式是寓教于乐,他引用古人的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英语是他最拿手的本领。。他原本在文艺方面就有特长,能歌善舞。记得他反串釆茶姑娘跳釆茶舞,一块花头巾系在头上,跳得维妙维肖。熊若磐老师是从志愿军文工团转业到山大外语系的,他俩唱当时非常流行的歌曲“老俩口学毛选”倾倒了多少人,每唱一次便赢得一片掌声。</p><p class="ql-block"> 记得苏老师还给我们唱美国歌曲《老黒奴》:</p><p class="ql-block">Gone are the days when my heart was young and gay,</p><p class="ql-block">Gone are my friends from the cotton fields away,</p><p class="ql-block">Gone from the earth to a better land I know,</p><p class="ql-block">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p><p class="ql-block">我来了,我来了,</p><p class="ql-block">我已年老背又弯,</p><p class="ql-block">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p><p class="ql-block">为何哭泣,如今我不应忧伤,</p><p class="ql-block">为何叹息,朋友不能重相见?</p><p class="ql-block">为何悲痛,</p><p class="ql-block">亲人去世已多年。</p><p class="ql-block">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p><p class="ql-block">我来了,我来了,</p><p class="ql-block">我已年老背又弯,</p><p class="ql-block">我听见他们轻声把我呼唤⋯⋯</p><p class="ql-block">唱到动情处,他的眼角好像有了眼泪,把我们也带入了老黒奴的悲伤的世界里。现在想起师生共同度过的那段欢乐时光,犹如发生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 工农兵学员的主力是“老三届”,年令相差较大。由于历史的原因,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零基础。老师讲课深了,英语基础差的听不懂,讲浅了,英语基础好的吃不饱。苏老师认为,工农兵学员零基础并不可怕,外语系许多老师当初也是零基础,但后来都成绩菲然。关键在于提振他们的信心,切实打好基础。他引用韩愈《答李翊书》中的这段话来阐述他的治学理念:“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指望事情能迅速成功,不要被权势利益所诱惑。有茂密的树根,就会有丰硕的果实;有充足的灯油,就会有明亮的灯光。比喻凡事从根基上下工夫,自然会有显著成效。</p><p class="ql-block"> 三班班长凌忠发是江西景德镇人,普通话说的不太好,乡音浓重,他那江西普通话说十句别人难能听懂两句,语文基础也差一些,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怎么会是名词而不是动词。他学习刻苦但很焦虑。苏老师循循善诱:“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学好普通话,必须打好语文基础,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怎能学好英语?当好翻译?在苏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不屈不饶、屡败屡战,经过三年克苦努力终于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若干年之后,当有同学告诉苏老师“凌班长”从部队复员到了家乡景德镇,在一个大型瓷器出口的外贸公司当翻译。每天穿梭于国际、国内的洽谈会,商品交易会操着标准流利的英语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的为外宾翻译时,远在山西大学的苏老师会心地笑了,他的治学理念终于结出了硕果。</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校时,许多老师都是单身,许多老师都是两地分居。解决两地分居是件很难的事。我记得苏老师是在我们在校时解决了两地分居的。我还记得苏老师爱人调到太原时,他的女儿可梅才五、六岁,胖胖的,梳两条小羊角辩儿,我认为,当时学校是为了留住像苏老师这样的年轻有为的优秀老师才帮助他调动家属的。我们毕业一年后, 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1978年底,尽管外语系当时有许多共产党员,却选择了他这个共青团员,政治上可靠,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他受命赴坦桑尼亚共和国莫罗戈罗省中国农业专家组担任英语译员。为了使他安心在国外工作,系领导把他爱人从医学院机关打字室调回山西大学工作。在坦桑尼亚工作至1981年。其间,因他表现优异,被吸纳为中共党员。</p> <p class="ql-block">三、博大精深 永远进取是吾师</p><p class="ql-block"> 为了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我和苏老师建立了直通的微信。少了许师生之间那种矜持和拘束,多了许像熟悉友人之间那种轻松和随意。更像两个分别多年的老友,闲暇之余,师生便天南海北无拘无束的聊天。我们聊哲学、聊中国近代史、聊毕业后的一些趣闻轶事。相互了解到了对方的许多事情。</p><p class="ql-block"> 1963年苏老师毕业留校,脱产学习两年,师从常风、关其侗、李万杰诸位教授。这几位前辈都是国内英语学术界的翘楚。在他们的引领下,他潜心研讀了篇幅衆多的欧美文学大师们的传世作品,为他日后英语教学科研打下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78年底至1981年初,前书提及他受命赴坦桑尼亚共和国莫罗戈罗省中国农业专家组担任英语译员。其间,因表现优异,被吸纳为中共党员。</p><p class="ql-block"> 1985年8月至1987年元月,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研讀国际关系方面的课程。</p><p class="ql-block"> 1994年底至1995年初,又担任英语译员陪同山西省高教代表团出访德国、法国和英国,领略和交流中外高等教育的不同模式。</p><p class="ql-block"> 我们毕业后,苏老师主要教授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高年级精讀课》和《英美报刊选读》。他授课主要特点是:见多识广,底蕴深厚。语言生动,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校庆一百周年72级部分学员与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除正常的教学外,苏老师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还发表了许多论文,阐述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贡献了他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 1985年,他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从美国《讀者文摘》的发展看创业精神”的论文。</p><p class="ql-block"> 1985年10月,在《世界博览》10月号 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发表了论文《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大亨》。</p><p class="ql-block"> 1987年在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7年第3期发表了论文《美国殖民时期的文化教育》。</p><p class="ql-block"> 1992年,翻译了美国纽约大学美籍华人吴百益的文章《明代晚期的五台山》收录于《中国佛教思想与文化》文集人民出版社(北京) 。</p><p class="ql-block"> 1994年在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第4期发表了论文《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渊源及其启示》。</p><p class="ql-block"> 1996年在山西高等教育(第14卷)发表了论文《几个环节一起抓——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1999年在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第1期发表论文《社区学院:高等教育多层次办学的一种有益模式》。</p><p class="ql-block"> 2002年在《当代教育》(香港) 2002年第5期发表文章《话说西班牙斗牛 关于异质文化构通与碰撞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我部分地拜读了苏老师的论文和译文。读着读着,我不禁为先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为先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感所感动。特别是他对异质文化的探讨应该是他多年思考的结果。思想深邃而有现实意义。世人不容易理解,但如果坚持做下去会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明代末期的五台山》是一篇英译汉的译文,但看不出半点儿译文的痕迹,更像是一篇优秀散文。文章流畅而准确,没有丰富的佛教知识,难以翻译这样精准。</p><p class="ql-block"> 在《英语高年级精读的几点体会》中,根据他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经验,论述他独到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话说西班牙斗牛 关于异质文化构通与碰撞的思考》是一种探讨,是一种提倡,是高屋建瓴。虽然世界各国经济已经不可分离,虽然互联网把全世界紧紧的联在一起,虽然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能把人们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使人们并不相互了解。大多数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了解中国的哲学,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而也不理解中国人民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在短短几十年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翻译界自觉地介绍各民族的差异文化应该是长期的,值得提倡的。</p> <p class="ql-block">(苏老师的部分译文和论文)</p> <p class="ql-block">四、良师如友</p><p class="ql-block"> 似白乐天描述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那围炉夜谈的那种惬意、那种享受;如明朝佚名作者“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那样清闲,那样洒脱;像李义山“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夜谈那样说不完、道不断地恋恋不舍。师生之间远隔千里,无酒,无茶、无红烛、无明月,但似有酒、有茶、有红烛明月那样兴奋和快乐。每次和老师通话、聊天时的那种兴奋不能用语言来表达。</p><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这几年和苏老师接触多了,再次得到老师的教诲,重新受到老师思想的熏陶,在某个事项上还得到老师的支持,和老师共享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良师如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1年 2月 于晋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