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滇西行第二站 ----- 腾冲(上)

行者乐

腾冲位于云南的西南边陲,是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市区面积5845平方公里,市区距离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离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离印度的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除了人文底蕴深厚和物产丰富外,他的地理风景也是许多地方无法比拟的,突出有两个,一个是高黎贡山,高黎贡山北段位于西藏境内,称伯舒拉岭,山体作北偏西走向,进入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后,称高黎贡山,山体呈南北走向。高黎贡山山脉跨越五个纬度带,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区,是世界上极其稀有的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地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号称“物种基因库”,著名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小熊猫熊猴等珍稀动物就生活在那里;另一个就是火山热海奇观了,由于腾冲地理位置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交接处,两个大陆板块的漂移碰撞使腾冲成为世界罕见并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腾冲境内高黎贡山的西坡分布的火山群,方圆1000平方公里,有90多座火山,80多处温泉。由于腾冲的人文地理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我每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2020年12月1日,时隔三年,腾冲---极边之城,我们又来了。 腾冲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分布线---胡涣庸线的南部终点 381年前(1639年农历4月12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来到腾冲,在腾冲考察了39天,写下三万多字的游记,对腾冲古城的雄奇壮丽赞叹不已,称腾冲为:”极边第一城“。 <p class="ql-block">  <b>一、</b>亚洲第一大桥----龙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从保山驾车沿宝腾高速到腾冲,进腾冲最先看见的景光就是龙江大桥。龙江大桥是保腾高速公路上的一颗明珠,它的建成使得翻越高黎贡山进入腾冲变得非常容易,真可谓天堑变通图。龙江大桥是云南首座跨径特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亚洲山区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大桥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保山龙陵岸索塔塔高为169.688米,保山腾冲岸索塔塔高为129.703米,桥面离江面280米,最高的索塔顶到江面470米,从远处望去,大桥好似在云中穿行,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和顺古镇</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是镶嵌在腾冲这块边陲土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纯朴的民风,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和顺文化和侨乡文化。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是这样描绘和顺的:</p><p class="ql-block"> 烈远浪叠起鳌峰,和顺人家图画中。</p><p class="ql-block"> 花亭楼头向徒倚,岭梅含水笑春风。</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称“阳温暾”,清康熙33年(公元1693年)开始叫和顺乡,和顺的含义就是“和睦顺畅”,和顺乡有一条河环绕村前,民谣说:“和顺乡,乡顺和,河往乡前走。”故名和顺。和顺古镇发展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走进古镇 ,映入眼帘的牌坊、拱桥、祠堂 和民居无论从形式到构造都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韵味,当我们进一步了解和顺的历史,我们发现在和顺人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和顺人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不但很好的传承了儒家文化,还积极学习各种新文化,使得和顺乡人才辈出,自明代至清代道光年间,入科甲的多达400多人,近代以来,这里更走出了一位伟大的哲人----艾思奇,他是我国著名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10年3月1日出生在和顺乡的蕉溪水碓村,1935年,年仅25岁的艾思奇写出了《大众哲学》,这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和顺人厉害吧!今天的和顺古镇依然保存了许多古风、古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到和顺古镇来寻幽访古,我想这就是和顺古镇的魅力所在吧。</p><p class="ql-block"><br></p> 清晨,远处的和顺古镇在霞光的映照下渐渐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大多游客还在睡觉时,勤劳的和顺人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了。 <p class="ql-block">  元龙潭晨雾缭绕</p> 村民在洗衣亭里洗衣服 野鸭湖 艾思奇的故居 和顺乡图书馆,1928年由旅緬侨胞集资创办,现藏书七万余册。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文昌宫</h3> 双虹桥 古镇民宿 晚霞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的夜晚安静迷人,在皎洁的月光下,劳作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乡,做为一个游客,我很享受这样的夜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