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1972年开始,绩溪县体委在华阳小学高年级班组织小篮球训练。我在73年小学4年级时,也加入了训练,后来经选拔进入小篮球队,有专门的老师带着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小篮球队最后比较固定的有12名队员,从组队到打县里选拔赛,然后是打地区比赛,直到74年9月打安徽省江南片区比赛,大约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有李立存、张脉春、章熙凯等老师带队。</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快乐训练,初露锋芒</b></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业余时间参加篮球训练对我们来说是很快乐的事情,比起现在小学生,那时我们短缺很多物资上的东西,但就是不缺乏快乐。小学课程没有现在这么复杂,课后没有什么加强班、培优班之类,也没有升学择校压力,并不会因为打球而影响学业。再说课余时间也没什么玩的,与其放任自流下河捉鱼摸虾、上山逮鸟捕蛇,还不如集中起来搞篮球训练,起码算是锻炼身体,所以家长也没什么意见。</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当时小学生篮球没有现在规范,除了篮球小些、轻些外,其它如场地大小、栏框高度以及规则等,都和成人一样,现在看起来是很不科学的。但也有个好处,就是和成人篮球无缝对接了,有时可以跟大人们一起打球。我家住的院子里,就有一个球场,那些兵叔叔们经常会邀约着一起打球,我喜欢在旁边看,有时人手不够,也会叫我临时凑个数;缫丝厂是个大厂,厂里球队在当地是比较厉害的,住缫丝厂附近的小队员们也常与那些人一起打球。</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民间有许多高手,虽然和他们一起打的是野球,但对我们篮球运动意识培养、场上应变及对抗能力锻炼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急停跳投”“转身跳投”“假动作摆脱”“单手勾球抢栏板”等篮球技术,“先卡位后抢栏板”“补位协防”等战术意识,都是打野球时练就或领悟到的。就这些来说,要比大多数同年龄段球队强不少,这为以后出好成绩打下了基础。</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73年下半年,体委组织全县各小学篮球比赛,球队不少,但比赛过程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就记得高迁小学队和伏岭小学队各有一名队员技术还过得去。我们应该是兵不血刃地得了第一名,由此获得代表绩溪县参加徽州地区小学生小篮球比赛资格。为参加女子组比赛,又在华阳小学临时组建了女子小篮球队。</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74年上半年,徽州地区体委组织全区小学生小篮球赛,屯溪、歙县、旌德、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宁国等地派出男女各一支球队参加。代表绩溪参赛的华阳小学男女球队住歙县练江饭店,比赛地点在城中心地带,要上一个高坡,那里有好几个篮球场,应该就是当时的歙县体育场吧。</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赛前最被看好的是屯溪队,人家毕竟是从地区所在地来的,各方面条件比下面各县要好得多。因为有年龄限制和资格审查,他们的年纪和我们是一样的,但无论男队还是女队,队员的个头都要比别的队高出一截。再看看我们,篮球服外套是从县体委借的,已经不知用了多少年,胸前的“绩溪”两字和背后的号码,都不怎么清晰了,更要命的是这衣服根本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穿的,本来体格就不大,套在宽大衣服里面显得更加瘦小了,这形象一出场,谁会看好我们呢?</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比赛是单循环制,每个队都要打七场球,最后看积分。开赛前谁都没把我们男队当回事,一交手却胜负立判,我们打得是虎虎生威,从未失手。每天四个场地都有比赛,慢慢地,有我们队比赛的场地观众越聚越多,看我们这帮小家伙以成人化的篮球动作,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与屯溪队的比赛,他们除了个子占点便宜,其它都不占上风,把他们基本功比较好的几个重点队员盯死后,比赛结果就没多少悬念了。最后,我们男队获得男子组冠军,屯溪女队也是轻松登上女子组榜首,双双取得代表徽州地区参加全省小学生小篮球比赛的资格。</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歙县比赛结束后,我们绩溪男、女小篮球队在歙县一个照相馆照了张合影。我八十年代初在华阳小学办公室还见过合影照,镶着玻璃镜框挂墙上,后来再也没见过了。华阳小学(现实验小学)的一位老师,从一本书上看到合影,翻拍下来发给我,非常不清楚,有胜于无吧!希望以后能找到更清楚的替换。</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i><b>(全体队员合影)</b></i></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处邀请,八方来函</b></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时候娱乐活动不多,文化生活也很单调,唯有篮球运动群众基础还不错。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机关还是企业,只要有一片场地,都会竖起篮球架子,哪怕是土灰的场地,哪怕是钉上几块木板一个球框最简单的球架,大家都能玩得酣畅淋漓。晚上灯光球场只要有比赛,观众就会挤得满满当当,欢呼声、喝彩声传出很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们男子小篮球队在徽州地区夺冠后,一些地方纷纷发函、打电话或直接派人来邀请我们去打友谊赛、表演赛,或是为提高当地小学生篮球水平,或是为丰富当地文化生活。</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四个队员小学时合影)</i></b></h5><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受邀到旌德县,与他们小篮球队打友谊赛,同时受邀的还有屯溪男女队。比赛时现场有解说员,用大喇叭不时地为观众讲解我们所谓的先进战术,什么 “中间突破,两翼齐飞”,什么“区域协防、互相补位”,还有“上跨迎球,防止抢断”等等,虽然我们平时是这么玩的,但没有总结得如此精炼,被解说员这么一说,好象还真是这么回事。比赛时球场周围有人卖甘蔗,我发现旌德甘蔗又粗又脆,扛在肩膀上稍一抖动自己就断了,而我们以前吃的甘蔗是必须两手加上膝盖才能折断的。</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受邀到休宁县,好象出了乌龙。人家邀请我们去不是打篮球,而是打乒乓球,后来知道这个县的海阳小学乒乓球运动很普及,水平也很高,幸亏我们篮球队也有几个乒乓好手,胜负记不得了,反正就是联欢式的。</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男子小篮球队在本县名声更是不小,一有活动就把我们拉出来。学校组织去郊外扫墓,也在附近找块球场,球队分两拔给当地群众搞个表演赛;到农村支农劳动,也和当地小学打场比赛,记得有次去一个叫周坑的地方支农劳动,休息时和周坑小学篮球队在校门外泥土压实的场地上打友谊赛,不一会比分成了42比2,生产大队的老支书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不打了不打了,继续劳动吧。为这事,学校领导把小篮球队带队老师批了一通,我们当时年纪小,不明白为什么赢了球还要挨批。</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去郎溪参加省里比赛要途经宁国,那时到宁国乘车要走将近三小时,算是长途了。刚出发时队员们个个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一个多小时后就不怎么说话了,再后来有几个队员呕吐起来,带队的老师说那叫“晕车”。在宁国受邀在河沥溪与宁国小篮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当时绩溪和宁国同属徽州地区,在歙县打比赛时已经交过手,宁国队名次应该算是中等偏上吧,具体第几名已经忘记了。比赛是晚上进行的,与其说是与宁国队比赛,不如说是共同为当地人民献艺,毕竟是地区第一名的球队来了嘛,胜负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比分我真记不得了。</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记得宁国篮球队长叫崔勇。为写这篇文章,与当时我们球队队长李茂璞有过几次沟通,他说工作后还和崔勇有过几次通信,后来崔勇去了宣城工行工作。为求证此事,我辗转找到崔勇联系方式并发送了文稿,这位银行系统的领导看后激动不已,并简要跟我聊了自己在宣城、芜湖、巢湖及合肥工作的经历。</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途径广德时,又与广德小篮球队进行了一场比赛,这个队是宣城地区比赛的第三名。印象中是下午打的比赛,球场周边围挤了很多观众。那时也确实没什么娱乐活动,一张海报贴在街上显眼处,大家口口相传,到时间人们都聚焦到篮球场来。想想那场景,那么多大爷大叔、大姑娘小媳妇坐在看台上、挤在球场边,看一群小孩在场上你争我夺,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跨区征战,问鼎江南</b></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安徽省江南片区小学生篮球比赛,是1974年9月在郎溪县进行的。有铜陵、芜湖、宣城、池州、巢湖、徽州等地市参加。</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到了郞溪,与同是代表徽州地区参赛的屯溪女子小篮球队汇合了,当初在歙县、旌德打比赛时见过她们,但没什么交集,这次在郎溪,都是代表徽州地区出来的,大家还是有一种亲切感。只是那时她们的个子普遍比男队的我们高半个头,有时候难免会受到她们欺负,只是我会讲屯溪话,所以她们对我还是不错。徽州这两支球队总领队由地区体委派出,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余姓女教练。</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郎溪大约有一周时间,男队员都住在一个大房间里,各地队员可互相走动、交流。印象比较深的是在郎溪第一次吃到糖稀,应该是用红薯熬制的糖,绞在棒棒上;还集体乘坐着小木船去一条河的对岸玩过;还去澡塘洗过澡,每人一个木箱,里面可以放衣物,盖上盖子可以坐卧;还跟着一个队员去他一个亲戚家,这家住的是草房子,当时我们那边基本看不到草房子,那怕是农村也很少见,而郎溪县城周边草房子还不少,这让我们觉得很是稀奇。</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郎溪比赛,前几场波澜不惊,我们连战连捷,中间还和郎溪中学初中队打了一场比赛,他们是以东道主身份加入到比赛中,只参与,不计排名不计分,胜负不影响各队成绩。每个队对他们都是省着劲,胜负无所谓,就当是友谊比赛,只在遇到正式对手时才拼尽全力。我们队最吃紧的一场比赛是对铜陵,铜陵队也是连战连胜,露出冠军相,被大家所看好,我们对铜陵当然也不甘示弱,全场火力十足,比分胶着上升,双方都有几名队员满五次犯规被罚下场,最后我们以一分险胜,这样就获得了安徽省江南片区小学生小篮球比赛第一名。</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当时说好的江北、江南两个片区前两名要择时、择地进行交叉赛,排定最后名次,但直到75年1月我们拿到小学毕业证,这个赛事也没举行,算是一个遗憾吧。</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郎溪比赛结束,带着荣誉踏上归程,先从郎溪乘汽车到宣城,换乘火车到宁国,然后转汽车返回绩溪。当时宣城火车站候车室内空荡荡的,设施还不完备,有两个人在候车大厅打羽毛球。这是我第二次乘火车,大多小伙伴是第一次见到火车,那真是兴奋不已。</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到宁国已经天黑,安排我们住英雄岭饭店,房间还没安排好,大家吃完饭坐饭堂内等候,我坐在小篮球上,趴在凳子上就睡着了,后来都不知道怎么进的房间。</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第二天乘汽车回到绩溪,那时的交通就是这样,要换到今天,高速公路上也就几小时的事,如果是动车,那就更快了。</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队员小学毕业证)</i></b></h5><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快12岁时小学毕业,参加小篮球比赛的时候,也就11岁,距今已有47年了,有些细节想不起来,有些事还历历在目,偶尔也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与那时的队友聊起这事,会激发起一些回忆。以后不论是上中学,当兵入伍、军校学习,还是在部队研究所、野战军、军事院校工作,我都是篮球队队员,而且还是相当的主力,即使到五十多岁,也还能做一些高难动作,这完全得益于小篮球训练时打下的基础。</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个队员高中时合影)</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两个队员入伍后合影)</i></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个队员五十五岁时还显摆)</i></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当年比赛去过的地方)</i></b></h5><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经李茂璞、耿茵、周洁、胡小英、王秋平等人回忆及多方求证,将当时小篮球队队员名单记录如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男队:李茂璞、胡朋、程晓明、章东非、王建成、李立龙,汪彪、周彥、胡岩阳、周华、洪家宝、冯勇惠</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女队:陈爱萍、胡小英、王秋平、武梅玲、陶金、耿茵、周洁、葛少萍、汪小红、张晓阳、曹淑仪、朱藻雅</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2021年3月7日完稿于并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