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指导思想 </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区教学工作管理意见,以教育局、进修校工作思想为支撑,以教师教学为重点,主动开展工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推进信息技术2.0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二、主要工作要点 </p><p class="ql-block">(一)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抓好教学常规。本学期,将重新修改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和检查力度,按照计划,对各项工作定期检查,及时督促教师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提高教师对工作的自觉性,让教师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据《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按要求开足、开齐各个学科课程,保证国家三级课程的实施;同时,按照要求开设地方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经典诵读、葫芦丝等校本课程,认真落实好3—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p><p class="ql-block"> 3.继续推行新课程改革,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继续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扎实做好教学的每个环节,不走过场、不流形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4.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学生差异留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不允许错批、漏批,不允许让家长和学生代批作业。作业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p><p class="ql-block">5.学期初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并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按照进修校设计的新教案要求认真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地处理教材,写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检查指导,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 </p><p class="ql-block"> 6.打造有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业。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p><p class="ql-block"> 7.随时随地对每位教师进行听课,定期对教学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切实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学校主抓教学领导每学期兼听课不少于50节,教师不少于20节。制定听评课制度,听后要及时评课和反馈。加强对教师的跟踪问效和指导,课后根据教学效果当场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p><p class="ql-block"> 8.做好培养学优生、转化学困生工作。结合学生实际,坚持个别辅导与指导自学为主的原则,要特别重视对优等生的培养,鼓励其创新精神和超前认识;对学困生,教师要树立“人人能成材”的观点,查明原因,建立档案,倾注爱心,培养其学习兴趣,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双向反馈交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p><p class="ql-block"> (二)主动开展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 </p><p class="ql-block"> 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p><p class="ql-block">1.三月份开展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 </p><p class="ql-block">2.四月份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2.0活动。 </p><p class="ql-block">3.五月份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p><p class="ql-block">4.六月份开展复习课教学研讨活动。 </p><p class="ql-block">5.学科教研组须制定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做好集体备课,每两周组织1次大的教研活动,并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长每单周进行上报。教研活动要结合课题,结合教学实际展开,注重活动的有效性。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期末进行学校优秀教研组的评比。 6.要求各教研组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研究,学校随时进行调研和抽查,学期末将所有的过程材料上交整理。 </p><p class="ql-block"> (三)主动开展各项竞赛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p><p class="ql-block">1.根据区进修校的活动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赛课活动,以此为契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p><p class="ql-block">2.抓好教师基础课、过关课活动,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我校教师业务素养的提高。</p><p class="ql-block">3.继续搞好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评选竞赛活动和学生作业展览竞赛活动。</p><p class="ql-block">4.做好期末学生监测工作。 </p><p class="ql-block">本学期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有: 作文竞赛、百字测查;数学的口算、数学计算、解应用题大赛等。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p><p class="ql-block"> (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p><p class="ql-block">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把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作为重点,通过对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促进全体教师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活动。 </p><p class="ql-block"> 1.教育理论培训(包括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理论研讨、看名家论著、观名家上课、听学者报告等)。本学期要求全体教师每月做到:“五个一”:撰写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上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做一个典范案例剖析;每学期写一篇独立思考的基于自己校本研究中的感受与收获的经验或论文。通过这些手段加速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化。 </p><p class="ql-block">2.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出类拔萃。 </p><p class="ql-block">3.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定期组织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使其备、讲、说、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p><p class="ql-block">4.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和线上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教室教学经验,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p><p class="ql-block">5.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主动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各学科的论文、案例、教学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p><p class="ql-block"> (五)开展课题研究,走科研兴校之路。1.继续推进我校“十四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p><p class="ql-block">2.组织教师参加区教育科学研究团队展示活动。 </p><p class="ql-block">3.主动做好2021年教学成果申报工作。4.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2.0”课题研究,立足解决本学科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着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形成优良的研究氛围。</p><p class="ql-block">教学工作逐月安排(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p><p class="ql-block">三月份:</p><p class="ql-block">1、召开学期教学工作会</p><p class="ql-block">2、召开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会</p><p class="ql-block">3、开展骨干教师引领课</p><p class="ql-block">4、召开月工作小结会</p><p class="ql-block">四月份:</p><p class="ql-block">1、教学常规管理检查</p><p class="ql-block">2、开展青年教师信息技术2.0活动</p><p class="ql-block">3、召开月工作小结会</p><p class="ql-block">五月份:</p><p class="ql-block">1、各校期中考试</p><p class="ql-block">2、开展作文竞赛、百字测查;数学的口算、数学计算、解应用题大赛等活动</p><p class="ql-block">3、召开月工作小结会</p><p class="ql-block">六月份:</p><p class="ql-block">1、教学常规管理——期末评查</p><p class="ql-block">2、做好期末复习,开展复习课教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3、教案评比</p><p class="ql-block">4、召开月工作小结会</p><p class="ql-block">七月份:</p><p class="ql-block">1、上交各种教学材料</p><p class="ql-block">2、组织期末测试及成绩统计、质量分析3、年度工作总结</p><p class="ql-block">4、教学各项工作考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