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 者: 张 林</p><p class="ql-block"> 题图尾画: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韵博大精深,诸多名篇千载传诵,其中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虽短短二十八字,却因其诗情画意感染力极强而脍炙人口,历代评价甚高。笔者年轻时初析此诗,曾以“诗白如话,诗叙如画,诗情入心,诗境犹华”予以简评,但诗境的精华究竟在哪里,似乎一时也说不清。</p> <p class="ql-block"> 为此,四十年前笔者曾首访寒山古寺聆听钟声,十年前为研张继及寒山子诗文曾二访寺院,去年为解《枫桥夜泊》诗疑又三度临寺寻迹溯源,并按图索骥向寺中学者请教,从而对这首唐代山水诗代表作有了更深层面的新认知,深感如果只将此诗作为山水诗来欣赏,那就明显低估了这首诗的深邃意境。而若从当时社会舆情背景、诗中自然景物状况,以及张继性格志趣境遇等方面,客观地进行多层面分析解读,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该诗虽为人们雅俗共赏的山水诗形式,但张继却触景生情,用神来之笔纯朴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郁闷惆怅与忧愁祈望。诗中的每一句、每一词,甚至每一字都有其特有的深刻含义。而诗里诗外隐喻的诉求,更是给世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人生启迪。</p> <p class="ql-block"> 不少研习古诗文的专家都认为,考证《枫桥夜泊》成诗时况情境,解析千年经典所抒诗情画意,正是《枫桥夜泊》审美意趣的独特之处,也是它能够流传千年万口传诵的原因所在。然此诗奇就奇在“考不胜考,疑不除疑”,正如《江南时报》近日所载杨一江“《枫桥夜泊》字里行间的密码”一文结尾中所概括:“一首传诵千年的唐诗总共只有四句,居然句句都有疑问,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整圆满的答案。这,实在是一个谜的奇迹!”船泊往事越千年,时过境迁迹难寻,几乎所有的考证都或多或少又生新疑,若拘泥于考证出新解,而忽略对诗文本身的逻辑推理析意,就文学探讨而言似乎本末倒置。那么,面对这首仅二十八字却又如迷宫般的千年经典之诗,我们又该如何找寻其中可能遗漏的真实含义呢?笔者拟从手头现有权威诗文资料,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中唐政治生态背景,以及文人飘泊江湖行为逻辑等方面,来尝试对《枫桥夜泊》进行一种新的全景式解析,或可找出一条更符合实情的走出此诗迷宫之蹊径。 </p> <p class="ql-block"> 根据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唐诗三百首》(乾隆十六年进士孙洙注释本,光绪十一年四籐唫社校印),所选三百余首诗中,未加词语注释之诗不足十首,如李白的《春晓》、《夜思》,王维的《送别》,孟郊的《游子吟》等,且大都为五言诗,而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亦然在列。关于《枫桥夜泊》这首七绝,书中除了对枫桥、寒山寺的地理位置进行了标注外,没有对诗中任何词意进行注解,可见编者或认为此诗通俗易懂近乎家喻户晓而无须再加注;抑或觉得诗文存疑过多考解繁琐索性不注。尤其是近来文史界对古诗词全方位探研益深,海内外文人游客对《枫桥夜泊》寻踪闻钟乐此不疲,更为此诗的广为传播推波助澜。何以致此?一是因为世间自觉人生不如意者大抵十之八九,张诗的意境几乎能走进所有人的内心。二是诗的意向为秋夜愁思闻钟,有静谧中豁然惊醒的意趣,诗海少见。三是诗彰地名,地依寺名,既与苏杭民风相连,又与史海文脉相通,使人萌生当去此地观景证诗的欲望,从而成为中国古诗词中诗心与人心相通的经典范例。</p><p class="ql-block"> 人们如此钟爱《枫桥夜泊》,而张继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中,所含“密码”又如此难解,当“如何处之乎”?笔者就此查阅了一些史料,搜寻了“百度”,参阅了相关出版物,先简单归并诸家译文解释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 月亮西沉,乌鸦啼叫,秋霜覆野,寒气满天。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江上的渔火,诗人忧愁而难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净的寒山古寺,此时却敲响了子夜钟声,悠悠地传到了漂泊之人栖息的岸边客船。 </p> <p class="ql-block"> 上述解释,基本符合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孕诗”的特点。但细考起来这种解读中多处有悖常识,不合逻辑(详见下文),虽然有些词解可以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理解,但有些则明显是后人表浅的字面想象,诗的意境并没有得到较好地诠释。既然根据常理诗文中有多处不合逻辑,而张继又是天宝进士博学广识,岂能信口开河拼凑诗画?因此个中必有其他缘由。范能船先生在“《枫桥夜泊》新解”一文中概略地阐述了诗的前两句是渲染“生愁”,后两句是抒发“消愁”,试图通过佛学解除烦恼的途径,解读生愁消愁、悲喜转换这一人类的共同审美心理对此诗流传的影响。寒山寺妙意亦认为,诗中的精髓是通过佛音钟声帮助世俗解愁脱难。对这两点笔者基本认同,但总觉得似乎有些笼统,说理性不够充分,比如“生愁”一说,诗人生愁非一朝一夕之事,文中若以江南俗语“发愁”作解似乎更为贴切:诗人触景生情,满怀愁绪,有感而发,但并非一发而不可收,听闻钟声传至客船,诗文即戛然而止。但我们研读此诗却不能到此为止,笔者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浮想连翩,</span>尝试循此径探意境,多维度析解诗人为什么选用了这样一个字——“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