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我曾去过不下10次,2018年4月7日至9日,我再次游览了西湖。春天,阳光明媚,西湖边桃红柳绿,是杭州西湖最美丽的季节。</p> <b>断桥残雪</b><br>“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br>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此,断桥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br> <b>白堤</b><br>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北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br>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白堤的风景,四季分明:春桃夏柳,秋桂冬雪,俱是风采独特。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间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红柳绿,游人如织。<br> <b>外湖</b> <b>北里湖</b> <b>保俶塔</b><br>保俶塔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山顶,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毁坏六次重建。现存的砖塔,为六面七级,是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的,并在1996年更换了朽坏的塔刹构件。是西湖宝石流霞景观所在,与雷峰塔隔西湖相对,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双塔”之说。<br> <b>望湖楼</b><br>望湖楼位于断桥东侧和少年宫广场西侧,是一处绿树掩映、岩峦烘托、飞檐凌空、典雅古朴的楼阁。望湖楼原名看经楼,在当时的昭庆寺前,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为吴越王钱俶所建,到宋时易名为望湖楼。现楼为1980年代重建,2层木结构,评为杭州市优秀建筑。<br>望湖楼凭借湖山胜处的极好位置,引来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的题咏。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杭任官时也喜欢在望湖楼游乐,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七言绝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从此望湖楼更加声名大振。<br> <br><b>平湖秋月</b><br>“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平湖秋月”景观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纪)钦定西湖十景时“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br> <b>孤山</b><br>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与“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并称西湖三怪。<br>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br> <b>中山公园</b><br>中山公园原为清朝皇帝行宫遗址,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为“中山公园”。公园进门迎面石级上书有“孤山”两大字,其中孤字没有一点,人们猜测其意为“孤山不孤”。<br> <b>西湖天下景亭</b><br> 中山公园内有一“西湖天下景亭”,是该园的精华所在,亭联为西湖最有名的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br> <b>光华复旦坊</b><br>中山公园门前西湖边上有一牌坊, 上书“光华复旦”四个大字。此处原先是康熙年间清朝行宫的牌坊,后参照一幅西湖老照片上的实景进行了复建。<br> <b>浙江省博物馆</b><br>浙江省博物馆在孤山南麓,现有各类文物藏品10余万件,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文澜阁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西北角,清乾隆年间,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格式改建。<br> <b>西泠印社</b><br>西泠印社位于中山公园西侧,创办于1904年,因地近西泠桥而命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体。<br> <b>俞曲园纪念馆</b><br>俞曲园纪念馆,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桥南侧,原为晚清名重一时的朴学大师俞樾故居,俗称俞楼。它依山傍湖,间以修廊短篱,四时花木杂莳其中,以其所蕴含的诚挚动人的师生情谊和浓郁的文化蕴味而显得格外耐人品读。1999年2月向游人正式开放。<br> <b>“楼外楼”菜馆</b><br>“楼外楼”菜馆位于西泠印社东侧,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是一家具有170年悠久历史的老店,以在西湖活养的草鱼烹制“西湖醋鱼”而闻名。<br> <b>西泠桥</b><br>西泠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位于西霞岭麓到孤山之间,又名西林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br> <b>慕才亭</b><br>慕才亭位于西泠桥头,亭内有苏小小墓。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的一位歌妓,生得聪明美丽。有次她乘车出游,在白堤上碰到骑马而来的青年才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后阮郁被在京做官的父亲派人催归,从此再没有返杭。苏小小极知自爱,因受官绅欺凌,忧郁而死。死后,曾受她银两资助得中功名的滑州(镇江)刺史鲍仁,将其葬于西泠桥畔,也就是现在的慕才亭。<br> <b>岳王庙</b><br>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岳飞墓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墓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达1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主要由墓区和庙区二部分组成。<br> <b>曲院风荷</b><br>曲院风荷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br>曲院,原为南宋(1127-1279)设在洪春桥的酿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涧之水以酿官酒。因该处多荷花,每当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境。<br> <b>风荷御酒坊</b> <b>岳湖</b><br>苏堤与曲院风荷之间的水面称为岳湖,是西湖的组成部分之一。<br> <b>灵隐飞来峰景区</b><br>灵隐飞来峰景区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的山峰之间,人文景观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著名的佛教胜地。景区内有北峰茶韵、合涧沉钟、玉液重泉、灵鹫飞来、冷泉猿啸、御碑亭、灵隐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永福寺、中印寺等景点。<br> <b>灵隐寺</b><br>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杭州西湖西面的群山中,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br>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b>飞来峰造像</b><br>飞来峰造像位于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在北麓山崖及自然洞壑中,有五代至元代造像380多尊,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造像群。其中在青林洞入口的西侧有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滕绍宗雕造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龛。1982年,国务院公布飞来峰造像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b>永福寺</b><br>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500米处的石笋峰下。据史载,东晋咸和元年(362年),西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卓锡筑庵,接连兴建了灵鹫、灵隐等十座道场,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br>永福禅寺占地三百余亩,建筑群落依山而起,全寺分为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古香禅院、福泉茶院等五个开放院落,拥有七进、五殿、三堂、两阁、两楼、五亭,以及千余棵古树名木,是杭州市佛教界恢复的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