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坐上了“土飞机” 一一谒滇西龙陵…(副本)

远处有风景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大的有名的战役和战斗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对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是这么两起:</p><p class="ql-block"> 一起是发生在东北中蒙边境的“诺门坎战役",又称“哈拉哈河战役"。这是1939年发生在日苏之间的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达20余万,此战使苏军将领朱可夫一战成名。而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使日军领略了苏军的强悍和不可冒犯,打消了日本“北上”的战略企图,改为“南下”东南亚,饮马太平洋,夺取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与英美一决高低。</p><p class="ql-block"> 另一起就是发生在滇西边陲的“松山战役"。</p><p class="ql-block"> 与“诺门坎战役”日苏双方投入数十万兵力,飞机、坦克、装甲车横冲直撞血肉横飞,双方死伤达6万人之巨相比,松山一役,日军只损毁了一个联队12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则在七千之上……但是这场战役意义同样重大,它是抗战中中国收复的第一块失地,是中国战场从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转折,它也是世界军事史上公认的一个山地丛林作战“经典战例"。</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我曾到过中蒙边境海拉尔的日军海拉尔堡垒工事遗址和“二战胜利纪念馆”,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苏军坦克、战车,看到了日军被打的鬼哭狼嚎满地找牙……</p><p class="ql-block"> 而下一个要去的地方便是一一“松山战役”了。</p><p class="ql-block"> 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一部分退入印度,一部退入云南。日军趁势追击,占领腾冲、龙陵,危急时刻远征军炸毁滇缅公路咽喉惠通桥并调集重兵,才将日军阻于怒江西岸,双方形成隔江对峙两年的僵持局面。</p><p class="ql-block"> 在滇西连绵不绝的群山中,海拔2019.8米的松山原来并不出名,然而其座落位置极其独特,滇缅公路交通要冲惠通桥就在其脚下,而公路又沿着松山邻近的山谷蜿蜒爬行最后通向龙陵,据守松山,远可控漫长的怒江前沿,近可扼滇缅公路,又可作为防御龙陵之屏障,如此一来松山、龙陵、腾冲呈犄角之势,构成日军滇西防线三大战略支点,松山就成了兵家必争重中之重的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日军遂将松山作为永久性防御要塞进行建设。第56师团派工兵联队强征民夫1670余人昼夜施工,在滚龙坡、大垭口、黄土坡、马鹿塘、大小松山编成7个据点群,母堡为核心,子堡拱卫母堡,战壕沟通,蛛网密布,纵横交错,构筑起准要塞式的防御阵地体系。</p><p class="ql-block"> 为了防止泄密,工事完成后所有民夫被全部秘密注射处死,并焚尸掩埋。</p><p class="ql-block"> 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缅甸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在56师团长松山祐三中将陪同下亲临视察,现场观看了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500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亦未能使内部受到损害,报告称“松山工事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8个月以上”,松山阵地亦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固若金汤。</p><p class="ql-block"> 松山不克,滇缅公路不通,中国战时唯一的战略物资运输血脉堵塞,反攻龙陵、腾冲会得而复失……</p><p class="ql-block"> 必须拿下松山这个钉子!中国国民政府和盟军高层下了最后的最大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第11集团军71军28师担任了主攻任务。</p><p class="ql-block"> 1944年6月1日,国军东岸重炮轰击松山阵地,28师强渡怒江。</p><p class="ql-block"> 然而由于情报失误,过于轻敌,打了一个月后,仅仅夺取了腊勐、竹子坡、阴登山几个外围阵地,而伤亡却达17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原来,守军113联队及野炮联队1大队常驻兵力3000人。滇西作战时,联队长松田秀治率主力增援腾冲、龙陵,下余1340人由野炮1大队金光惠次郎少佐指挥。而我方获知敌只有400人,更为重要的是,日军的暗堡工事发挥极好,进入阵前100米才开火,上去一个营仅有一个排生还……</p><p class="ql-block"> 6月中旬,雨季来临。山洪暴发,交通断绝,道路泥泞,无后勤保障,军心摇动,攻势颓退,大雨滂沱,进攻困难……</p><p class="ql-block"> 及至6月30日,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决意调新编第8军担任主攻,新8军军长何绍周换下了71军军长钟彬。</p><p class="ql-block"> 卫立煌下令,“不能仅以占领制高点为目标,必须攻克堡垒,全歼守敌!"</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胜攻坚战。</p><p class="ql-block"> ……七战松山,夺取大垭口4处髙地,攻小松山3处高地未果……</p><p class="ql-block"> 8月3日,蒋介石严令第8军于9月上旬克服松山,“如违限不克,军、师、团长应以贻误戌机领罪!”</p><p class="ql-block"> 何召众将开会,决定实施“坑道爆破”。</p><p class="ql-block"> 8月7日,为掩护坑道作业的牵制性攻击伤亡颇重;</p><p class="ql-block"> 8月19日,中方将美国从加拿大调来的120箱重达3吨的美制烈性炸药TNT分别装入“子高地”敌主堡下的两个药室。</p><p class="ql-block"> 20日,卫立煌、宋希濂及美国将领在竹子坡上观战;</p><p class="ql-block"> 9点15分,第8军军长何绍周下令起爆,一声沉闷的巨响过后,倾刻间,松山主峰堡垒腾起200米高的烟尘,敌军固守的永久工事土崩瓦解、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 29日,日军指挥官金光惠次郎少佐被炮击活埋;31日,逐一清剿工事残敌;</p><p class="ql-block"> 9月3日,攻占的3号高地地堡当夜又被敌反扑夺回,卫立煌下令枪毙309团团长;6日,日军于绝望之中垂死挣扎,命重伤员自尽,并残杀部分朝鲜族慰安妇,身怀有孕的朴永心侥幸逃走并获救……7日,日军一头目焚烧军旗后发起“死亡冲锋”,被当场击毙……</p><p class="ql-block"> 至此,历时95天的松山战役结束。中国军队收复松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松山战役远征军先后参战10个团2万余人,伤亡7763人(其中死亡4000人),击毙日军超1250人,敌我伤亡比1:6.2,战死人数超过负伤人数。</p><p class="ql-block"> 代价是巨大的、沉重的,但胜利是光荣的伟大的,松山战役的胜利将战线外推,打破了滇西战役僵局,打通了中国战略物资运输通道,拉开了中国大反攻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走在危崖高耸陡峭险峻的松山山道上,走过密林深处“子高地"主峰当年坑道爆破落坑旁,当我站在巍峨矗立直插云天的“松山战役纪念碑”前,面对迎风伫立威武不屈的12支远征军方队,我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作为后来者,我向英勇的前辈们鞠躬致敬!献上一瓣心灵的花朵……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他们这些包括13岁的娃娃兵在内的中国军人,毅然投身决死的战场,将火红的青春和尚未发育成熟的躯体捐给了这片寂静的山林……</p><p class="ql-block"> 没有他们,就没有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碧血千秋”,英雄不死。</p><p class="ql-block"> 松山战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p> <p class="ql-block">   走访松山战场遗址,是从德宏州芒市开始的,我从北京首都机场辗转大西北西安机场和西南昆明长水机场最后来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 中午从芒市出发,乘客运车辆来到龙陵,正巧赶上一辆去腊勐松山的客车刚要出站,毫不疑迟,立即跳下芒市客车跳上腊勐客车,分秒不停,从龙陵县城赶往腊勐松山……</p> <p class="ql-block">  车到松山脚下大垭口村,在一个十字路口停车,我跳下车来,远远地,已经可以望见山顶上的“松山战役纪念碑”了……</p><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我第一次来到滇西这片英雄的土地,来到腾冲“国殇墓园”拜谒,甚至到了与龙陵相距并不甚远的德宏芒市,但是由于团队日程的安排,与龙陵及松山擦肩而过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时隔5年,我终于踏上了这片浸透了英雄们鲜血燃烧过先烈们生命的褚红色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松山战役遗址游览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游客中心大厅摆放的松山战役地形态势沙盘模型</p><p class="ql-block">“子高地"位于松山主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走向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即从云南到缅甸的战时公路、国际通道,它东起昆明,经楚雄、保山、龙陵、芒市、畹町到缅甸腊戌,与通往仰光的铁路相连,成为一条直通印度洋的出海交通线,全长1146公里。</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改变了中国🇨🇳抗战格局</p><p class="ql-block">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重要遗址参观导引</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遗址,范围约四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垭口村东、西松山山顶,大小松山、黄土坡、滚龙坡等七座高地上……</p> <p class="ql-block">  站在松山战役观景台上向东望去,当年敌我双方隔江对峙的战场态势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 山下左右两侧的尖山包和董别山是日军松山据点的前沿观察哨;远处江湾上是滇缅公路的交通要道一一惠通桥,江东施甸县境内被公路缠绕的上下两座山,前为1942年中国远征军阻击日军东侵的孩婆山江防阵地,后为反攻松山时的大山头重炮阵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地理位置说明</p> <p class="ql-block">  日军113联队(亦名腊勐守备队)炮兵火力配置及战场态势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日军松山工事中的“猫儿洞”</p><p class="ql-block"> 猫儿洞因形似猫的耳朵而得名,一般是在战壕、土坡的侧壁掏一个可以栖身的洞,是一种供单兵或少量士兵防炮、防空用的工事。一般洞口宽1.1一1.5米,深1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整个松山相对平缓的一处高山台地一一道人坪子</p><p class="ql-block"> 距离松山主峰子高地仅120米</p> <p class="ql-block">  “道人坪子”因早年有道士在此结庐修炼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1942年日军占领松山后,将其作为主峰关山阵地的日常训练活动场地。由于没有植被遮挡,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江对岸我军江防阵地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远征军收复此地后,将其作为仰攻主峰子高的前沿指挥所和主力集结地。</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爆破坑道作业及敌我态势图</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反攻松山主峰爆破坑道</p><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远征军第8军反攻松山主峰子高地,因敌人在主峰两座主堡过于坚固,在飞机✈️、大炮密集轰炸、射击和组织敢死队冲锋、爆破均不奏效情况不,改用坑道作业方式,从道人坪子开挖两条长150米,深1.8米,宽1米的爆破通道,上用10毫米钢板覆盖,直达敌堡之下(离主峰敌堡30米处改打暗道),填塞TNT炸药120箱(左堡70箱计1.8吨,右堡50箱1.2吨)总重共3吨,最终将其摧毁。</p> <p class="ql-block">密林中的日军掩体</p><p class="ql-block">向游人展示的掩体说明牌</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迫击炮发射阵地照片及说明</p> <p class="ql-block">日军炮兵避弹所,又叫炮兵掩蔽部</p> <p class="ql-block">道人坪子在下</p><p class="ql-block">主峰子高地在上</p> <p class="ql-block">坚固的日军主堡工事结构</p> <p class="ql-block">保存原始、完好的日军守备工事一一连接主堡与各个工事的战壕</p> <p class="ql-block">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日军松山工事网络</p> <p class="ql-block">松山上的战壕合计长达12600米,其中日军战壕11000米,远征军为攻克主峰主堡挖战壕1600米</p> <p class="ql-block">核桃洼梁子头战场遗迹石碑</p><p class="ql-block">龙陵县人民政府1991年立</p> <p class="ql-block">一封远征军战士的家书,神秘幽远、莫测高深,至今无人能解析其中蕴藏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场上的实景图片</p><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经历了残酷的血腥的搏斗,冲锋与反冲锋,占领与反击,敌我双方士兵扭打、厮杀在一起,尸横遍野,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丛林中还有日军战马的隐蔽部……松山现存战马隐蔽部遗迹5处</p> <p class="ql-block">日军修筑的通往松山工事的简易公路,总长约10公里,宽4一5米</p> <p class="ql-block">驻守松山的日军113联队军旗</p> <p class="ql-block">  日军113联队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乘坐的汽车🚙</p> <p class="ql-block">红帽坡梁子战场遗迹</p><p class="ql-block"> 龙陵县人民政府立碑</p> <p class="ql-block">为便于游人参观,整个松山战场遗址全部搭建这种铁链环绕的木板步梯,幽深而又静谧,让人一下便进入当时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这是滇缅公路上咽喉要津一一惠通桥</p><p class="ql-block">在滇西战事最紧要关头,日军已即将大兵压境抢渡惠通桥控制怒江东岸战略要地之际,远征军抢先炸毁了惠通桥,断绝了日军进攻的美梦,敌我双方隔江对峙,为我军滇西大反攻争得了主动权。</p><p class="ql-block"> 此为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纪念墙上的浮雕作品一一惠通桥</p> <p class="ql-block">马槽洼头阵地,海拔1984米,位于主峰子高地的西北边,远征军在这里与日军展开了激战……</p> <p class="ql-block">马槽洼头战场遗址碑</p> <p class="ql-block">  肉搏山战场遗址介绍</p><p class="ql-block">“肉搏山"战场原名马槽洼头,因远征军在此与守备日军展开肉搏厮杀,战后清理战场,发现扭打、厮咬、肉搏而死在一起无法分开的敌我双方士兵就有62对……遂将此地取名“肉搏山战场”并立碑铭记。</p> <p class="ql-block">通向松山主峰的战壕和坑道,原模原样,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日军进入松山主峰堡垒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主堡入口说明</p><p class="ql-block">日军松山阵地有7个主堡,分布在松山主峰、滚龙坡、大垭口、长岭岗,每个据点一二个主堡,每个主堡两侧又构建若干个子堡,阵地前又构筑侧射潜伏小堡,用交通壕相连</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一一子高地</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松山主峰两座山尖爆破后的落坑之一</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爆破后的落坑之一</p> <p class="ql-block">日军多联体堡垒,是松山日军独创的一种阵地防御形式,一般是由可单独作战的地下堡垒纵向布设而成。</p> <p class="ql-block">攀上松山战役主峰,这里就是整个战役的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子高地"上的铜铸沙盘一一松山战役态势图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子高地”日军工事爆破落坑之二</p> <p class="ql-block">落坑碑刻</p><p class="ql-block">龙陵县政府所立</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爆破坑道之二</p><p class="ql-block">当松山主峰子高地久攻不下时,远征军采取了挖坑道亦称末端作业的方式,将坑道挖到主峰敌堡之下,作成药室,填充炸药,摧毁敌堡</p><p class="ql-block"> 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却奏效,最后获得成功,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攻防体系。</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依然可以想到当年的爆破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惊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  松山主峰子高地顶峰海拔2019.8米,这是爆破后的第二个落坑。</p><p class="ql-block"> 指挥爆破的82师师长王伯勋回忆说,“子高地的爆破原以为声响会很巨大,实质上还没有九五榴大炮爆炸来的猛烈,只是声音很沉闷,冲击力很强,我在500米外的鹰蹲山掩体里都能深切地感到冲击波很强,我的掩体都吱吱作响……"</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子高地铜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与滇缅公路的战略态势关系图</p> <p class="ql-block">收复松山后,远征军在日军兵舍前</p> <p class="ql-block">被远征军摧毁的松山日军营房</p><p class="ql-block">房倒屋塌,土崩瓦解</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腊勐守备队(113联队)日军当年趾高气扬耀武扬威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松山被克后垂头丧气成为俘虏的日本兵</p> <p class="ql-block">松山主峰碑</p><p class="ql-block">滇西战役松山主峰碑,该碑镌刻“主峰碑”标志,1986年为龙陵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主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第103师阵亡将士纪念碑座落在群山环抱的松山脚下,一池碧水萦绕,满坡松涛滚滚……</p> <p class="ql-block">103师阵亡将士公墓掩埋遗骨672具,师长熊绶春撰写碑文</p> <p class="ql-block">青山有幸埋忠骨</p><p class="ql-block">松涛而今伴君眠</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将士雕塑园</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将士雕像队列方阵威武、庄严</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雕塑群由夏装士兵、秋冬装士兵、娃娃兵、炮兵、跪射兵、战车、女兵、盟军、老兵、战马、将军、驻印军计12个方阵402个雕像按1:1.2的比例塑成。群雕兵种齐全,结构完整,情态逼真,气势恢宏,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p><p class="ql-block"> 雕像群由广东佛山雕塑艺术家李春华制作捐赠。雕塑园占地总面积17400平方米,基础部分由龙陵县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历时一年有余,于2013年9月3日落成。</p> <p class="ql-block">  绿树环抱,鲜花簇拥</p><p class="ql-block">表达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对抗战英烈的无限敬仰……</p> <p class="ql-block">  娃娃兵雕塑,孩子们的脸蛋儿还一脸稚气,他们小的才只有13岁……</p> <p class="ql-block">  娃娃兵雕塑方阵由21名娃娃兵组成,其中一幅是根据一名贵州娃娃兵李占红的照片完成制作,抗战时期有许多象他这样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走上了扛枪打仗、驱逐敌寇的铁血战斗……</p> <p class="ql-block">  绿荫环群雕</p><p class="ql-block"> 黄花祭英灵</p> <p class="ql-block">盟军史迪威将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美国援华物资分配负责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史迪威将军经历非凡。</p><p class="ql-block"> 为感谢和纪念史迪威将军对中国抗战的卓越贡献,中国国民政府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与美国盟军将士的铜雕群像</p> <p class="ql-block">秋冬装士兵方阵</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将军雕像</p><p class="ql-block">戴安澜将军雕像在群雕园另一侧</p> <p class="ql-block">  孙立人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在入缅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盟军史迪威将军的高度赞赏……</p> <p class="ql-block">马队方阵</p><p class="ql-block">在松山战役中,马队的马帮为战役后勤保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运筹帷幄,决战决胜</p><p class="ql-block">将军方阵由远征军包括司令长官卫立煌上将、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在内的20位将军组成</p> <p class="ql-block">将军方阵之一</p><p class="ql-block">戴安澜、廖耀湘、甘丽初、郑洞国、罗卓英、段国杰、杨温、张珍</p> <p class="ql-block">将军方阵之二</p><p class="ql-block">黄杰、宋希濂、王凌云、钟彬、钟松、霍撰彰、何绍周、李弥、周福成、阙汉骞</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纪念碑”巍峨高耸、直插云天</p> <p class="ql-block">碑下的浮雕纪录了“子高地"被炸上天空的壮观情景,昭示着松山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向松山战役的英雄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纪念园群雕俯瞰</p> <p class="ql-block">老兵方阵由至今仍健在的28名老兵的雕像组成</p> <p class="ql-block">老兵方阵,壮怀不已</p> <p class="ql-block">缅怀与沉思……</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手枪方阵</p> <p class="ql-block">松涛起伏、流水哗哗、群山肃立……</p> <p class="ql-block">瞻仰战争遗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忘历史,珍惜今天,拥抱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龙陵县城董家沟日军慰安所旧址大门</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主峰与周边山峰态势图</p> <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3日,松山攻克后,在日军兵营发现的日军慰安妇(其中一位怀孕者为朝鲜人朴永心)</p><p class="ql-block"> 原来,得知日军主堡被攻克,曰本守军选择了自杀,而幸存的慰安妇四散逃跑,怀孕的朴永心跑到怒江边再也跑不动了,被好心的马夫李正早送到了远征军11军拉(腊)勐野战医院获救,后来被送回朝鲜……</p><p class="ql-block"> 2003年,82岁的昔日的日军慰安妇朴永心回到了松山,在这里指认日军慰安所的丑恶罪行。</p><p class="ql-block"> 2006年,85岁的朴永心在朝鲜平静地逝去,这位可怜的受尽摧残的老人至死也没有得到侵略者政府一句公正的道歉……</p> <p class="ql-block">  董家沟日军慰安所旧址,位于龙陵县城董家沟旁,始建于1921年,占地842平方米,建筑面积367平方米,全院有大小房舍23间,布局严谨,属典型的民国时期走马串角楼四合院民舍建筑。</p><p class="ql-block"> 1942年,日军占领龙陵后,该民居被日军强占为“军人服务社"一一即“慰安所”。</p><p class="ql-block"> 该所是战时日军在龙陵县最大的“慰安所,同时也是日军“慰安妇轮训基地"。从1942一1944年,这里长住日、韩、中国及东南亚各国被日军强掳、强征来的数十名慰安妇,她们每天在这里供日军官兵淫乐,成为受害的日军性奴。</p><p class="ql-block"> 1944年中国远征军收复龙陵前,为隐匿罪证,日军以枪杀和强迫服毒方式处死了在这里的所有慰安妇。</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慰安妇旧址和内设的日军慰安妇制度陈列展是日本军国主义反人道罪行的重要罪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陵县城董家沟日军慰安所院内过道、走廊,日军就在这个院内进行着丑恶的不齿于人类的勾当……</p> <p class="ql-block">这里作为松山战役的一部分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944.夏.松山战役》</p><p class="ql-block"> (油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中“国殇墓园"纪念墙上的浮雕作品《松山战役》</p> <p class="ql-block">  松山脚下的“追思亭"</p><p class="ql-block"> 据松山附近的村民们说,每到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之时,总会听到松山上传来波涛起伏声浪喧嚣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松山上的树木总是比别处的树林更加高大、挺拔……</p><p class="ql-block"> 那是松山死难者发出的声音么……</p> <p class="ql-block">  “ 松山战役”已成为中国军队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松山脚下设立了"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在这里设立了“滇西抗战研究基地”,松山下的大垭口也成为云南省建设的国防小镇。</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作为“二战”中山地丛林作战成功的范例一一松山战役也已列入世界著名军校一一美国西点军校“经典战例”教科书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一般游客游览松山,大多乘坐旅游大巴车或者自驾,需要2个多小时,而我一路走来,下了长途客车,全仗步行,看的仔细,停留时间近4个小时,下山时已是暮色苍茫,走到大垭口小镇(这里原为村庄,现正在建设“松山国防小镇"),已无返城客车,便在这里住宿了一夜,更深切地“融入”了昔日的战场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