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磨坊

凝神静之

<p class="ql-block">作者:李生敬</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姐妹弟五个,加上父母奶奶,共八口人。父亲教书还给人看病,母亲上地还料理着家里,奶奶也去地里挣工分。在农村,光景还算过得有眉有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以前,在农村基本上都是地里长什么自己吃什么,交换粮食或者购买粮食都很少。家乡主产玉茭和土豆,黄豆、谷子等都是配搭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米面是天天吃,顿顿有,变着花样做。“万变不离其宗”怎么变都离不开玉米面。早上散面粥由小米配玉米面,中午是玉米面窝窝或者玉米面河捞等,晚上是烫玉米面饼或石条等,石条是由玉米面和黄豆面组成的,因为黄豆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吃在肚子里例外顶事,在我们东乡一带就叫石条,在北乡等地还称为“假豆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家姐妹弟五个,大小间隔两岁不等,一个挨着一个,都在青壮年以下系列,“半不大小,吃死佬”哩,正是两晚不饱吃三碗的年龄,好在那时候地里分粮父亲买粮,玉米面管够吃。只是没有什么肉蛋奶的,饭里也没有油水,没有扎住肚子的东西,每个孩子把肚子灌的看不见有线条的腰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磨上一口袋玉茭吃不了几天就得再去磨面,于是老磨坊就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家乡的老磨坊有两家,都是大队的。一家在南头,一家在正街。因为青城村是集镇村,在县里是大村,人口有两千多口人,每天磨面的人也多。一般第二天想磨面,头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大早就排上队了,就这样还有在中午不能轮上磨面的,遇到这个时候,我吃过午饭就被妈妈喊着去替磨面的奶奶或者父亲吃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逢我进了磨坊,就安生在里面,开始在磨面的机器前一个一个转着看,甚至于轮上自家磨面了,我还踮起脚尖用升往机器的入口里挖进玉茭。机器前头的地下是一个四方洞,放着一条长长的棉布袋,棉布袋连着机器出口处,等到机器一转起,布袋就鼓起来,鼓得圆呜呜的。磨面师傅停一会儿就提溜起棉布袋往下抖抖,一开始,我以为鼓起来的都是面粉,后来磨完面往出倒面的时候,才知道大部分都是空气,只有下面的一小截是面粉。棉布袋只有在磨完面才摘脱机器,把面粉倒入各家准备好的口袋里,就又捆在了机器出口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个磨坊里有五六台磨,有专门磨小麦面粉的,有磨豆面的,还有磨荞面的,有专门磨粗粮的,有磨细粮的,磨面的接口一般不会乱。磨面的师傅就是本村的几个人,磨粗粮钱少,磨细粮磨得次数多就需要加钱。磨面前就先把原粮过秤,算了需要出的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玉米面是粗粮的,如果要吃玉米面细面,就需要过萝筛,我记得我家有大簸箩,有萝架,磨回来粗粮然后过萝筛下细面,粗面做散面粥和糊嘟。细面做吃河捞、斜式餎瘩、石条等。那时候吃粗面散面粥或者糊嘟的时候,母亲说,面粗疙瘩少,反倒是现在,散面粥和糊嘟饭都是细面做成,玉米面都是脱了皮的,到底是细面口感好,这也是国人生就带有“阿Q”精神的缘故吧。如果能吃上刚磨出的面粉做的饭,那饭必带有原味面粉的甜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要进了磨坊的人,就不能瞎讲究了,面粉的粉尘吹的浑身都是,磨面的师傅整个就成了面人人,头发眉毛胡子都挂着白乎乎的面粉,根本看不清眉眼。机器的隆隆声分外作响,想搭一句话,都得凑到耳朵跟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磨坊,石头墙蓝瓦帽木头梁,面人人,隆隆声,还有跑着我们穿着红的绿的几个孩子的身影。这些孩子们即使到了磨坊里,也绝不会消停,尽管有大人们生怕被机器伤着的吆喝声,但是玩起来什么都不顾,穿插在机器和大人们中间跑着、笑着、还做着“藏老猫”的游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磨坊不老,它就挂在心口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