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头刀韭菜

亦湜

<p class="ql-block">  老伴儿要吃肉絲蚕豆香干炒韭菜,这天正好是石化周日农贸市场开市,这个市场几经搬迁,有着三四十年的历史,己成为滨海大港人的购物好去处,好像农村的大集一样热闹非凡。闲暇无事正好去逛一逛,也可以捎带买一些韭菜。</p><p class="ql-block"> 天气变暖了,素菜价格降了好多,两块钱一斤的韭菜遍地都是,商家们都喊自己的韭菜是头刀的。可是他们骗不了我,溜了一大圈,也没有见到哪一家韭菜是头刀的,大都是大棚和薄膜韭菜,想买头刀韭菜难上加难。人老了话多,我问一个熟悉的商家:“你这是头道韭菜吗?”她告诉我“必须的。”我心里好笑,估计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头刀韭菜。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头刀韭菜吗?你吃过头刀韭菜吗?你知道它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吗?</p><p class="ql-block"> 韭菜是个好食材,北方人都很喜欢吃,天津老乡更是钟爱。韭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消食通便,消毒养颜,如果你有脚气,放上一把韭菜末洗一洗泡一泡,疗效无比。真理有时候很简单,一句话就给你说清楚,好的东西也不一定非常昂贵。说的有点离题,不过朋友,我可以告诉你,现在市场上根本没有头刀韭菜,因为它种植起来太难了,太费事了,成长期太长了,效益太低了,农民不愿种,久而久之都忘了种植它的方法。在天津市我家乡种韭菜比较有名,祖祖辈辈都以种韭菜为生,种出的韭菜别具一格。你只要吃过我们这里种出的韭菜,对现在的韭菜才会不屑一顾,更会对一些所谓的学者专家说农民种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多么的可笑。</p><p class="ql-block"> 那么老一辈的头刀韭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听我慢慢给您道来。一是选择什么时候的韭菜,韭菜虽然是连根常生作物,但也有生长周期,也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头刀韭菜要用青年时的韭菜,什么是青年韭菜这里学问大了,咱们等着那些有学问的人回答吧;第二道工序就是前期准备,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让韭菜养精蓄锐,夏天秋天那些准备割头刀的韭菜,农民们只管理不在收割,就是要把它养的壮壮的;第三道工序做好各种越冬保暖工作,一般霜降前要夹好风障,就是一到严严实实的篱笆墙,立冬前后还要在篱笆墙外贴上稻草苦子;第四道工序很简单,就是清理干净韭菜上的杂草杂物;第五道工序很费事,需要打一些稻草苫子,每一个大概有十几米。然后还要制作一些高粱杆做的靶子,还要制作一些小元宝似的小土坯,主要是为了隔开苫子和韭菜的距离,便于它生长。第六道工序就是日常管理,立冬前后,莱农就在准备割头刀的韭菜田上就铺盖上了稻草苫子,等于给它盖上了一床床厚厚的棉被。这样十几天后韭菜就钻出了绿头。到了这个时候,菜农们就在韭菜田里摆放好了像金元宝似的坯头,再把捆绑好的靶子放在上面,给生长的韭菜留出空间。日出时卷开稻草苫子,到了傍晚再盖好,还用专用的竹签子放松韭菜根部的泥土,并且陪上土埂,埂子随着韭菜的增长而增高,那韭菜白茎才长也更鲜嫩。这些操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很难,在我们这里摆弄冬韭菜的,全是一些有经验的老菜农,二把刀们干不了。</p><p class="ql-block"> 行家里手种的头刀韭菜,收割的时间都会赶在春节前,可以才能卖个好价钱。天津人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下转的习俗,这些美食都离不开韭菜,除夕夜的年夜饭,过去韭菜更是当家菜,所以这个时候的韭菜价格不仅高,而且好出手。</p><p class="ql-block"> 记得儿时,我们家的头刀韭菜,大都是在春节前收割,韭菜割完后还要收拾一下,捆绑成一斤多一小捆,整齐的码到小筐中,然后盖上保温的小被。这样就可以担到市里去叫卖,从郊区到租界和老城里,要几十里路。当时一斤韭菜的价格是2千多块,(旧币折合现在两毛多)因为是春节前卖的快,几茬韭菜割完,年过过和越冬的费用就全有了。真正的头刀韭菜,味道非常鲜美,一捆韭菜就满屋飘香,二刀三刀的韭菜味道就不一样,内行人过了二月二再吃头刀韭菜,就是敞菜的第一刀韭菜,(没有保温的)这要等到秋分和清明前后了。不过也吃不出越冬的头刀韭菜味儿来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写这些东西不是故弄玄虚,只想告诉那些人们,当农民也不容易,更不简单。当前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农村经济已成为工作重点,工人、农民、应当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愿这一天早日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