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红旗村干打垒群

魏旭平

<p class="ql-block">  在大庆石油会战以及后来油田开发建设中,大庆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不畏重重困难,艰苦奋斗,逐步形成了“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传统的重要内容,被大庆人称为“六个传家宝”。</p><p class="ql-block"> 干打垒精神……指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广大职工因陋就简,解决居住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p><p class="ql-block"> 美篇收录了红旗一村干打垒群,红旗二村干打垒群的照片,记录下了大庆会战时期广大干部职工的居住生活历史。60多年的干打垒经风雨冲刷,房屋有的已经倒塌,有的房屋残垣断壁,破旧不堪已成废墟……。</p> <p class="ql-block">大庆市龙凤区红旗二村干打垒群,2013年11月为黑龙江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为大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址现为大庆市龙凤区“建工二村”。</p> <p class="ql-block">碑文</p> <p class="ql-block">大庆市人民政府公告</p> <p class="ql-block">“红旗一村”干打垒群,位于大庆市采油四厂西北十公里处,大庆市13路公交汽车杏二路站点路附近。现名为“建工一村”。</p> <p class="ql-block">大庆《战报》:“延安人人挖窑洞,今朝处处干打垒,革命精神辈辈传,艰苦奋斗最光荣”。</p> <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是当年历史的见证。大礼堂是那个时期的“豪华建筑”,召开大会,文艺汇演、放映电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的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公社食堂、商店</p> <p class="ql-block">食堂商店的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红旗一村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红旗二村当年人们生活用水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红旗一村三栋干打垒房</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土房是大庆的历程碑,忆起当年入荒原啰,红旗那个指引路线……我们大庆人哪,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向前进”。会战时期传唱的“干打垒之歌”。</p> <p class="ql-block">残垣断壁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窗户</p> <p class="ql-block">当年红旗村种植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灶台与居住睡觉的火炕</p> <p class="ql-block">灶台</p> <p class="ql-block">窗户</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火炕</p> <p class="ql-block">住户的房山大门</p> <p class="ql-block">抽油机(磕头机)旁的住户</p> <p class="ql-block">室内取暖用的火墙与火炕</p> <p class="ql-block">萨东五号</p> <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界桩</p> <p class="ql-block">生活区用电变压器</p> <p class="ql-block">居民房后的菜窖,用于冬储白菜、土豆、萝卜,胡萝卜等。</p> <p class="ql-block">红旗村最北侧的室外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住户的烟筒</p> <p class="ql-block">住户生活用的石油储存坑</p> <p class="ql-block">  七律.干打垒 大庆王献力</p><p class="ql-block">野塞秋来沼路深,泥屋萧索向何寻?</p><p class="ql-block">墙颓雨雪荒欺鸟,檐压霜风矮过人。</p><p class="ql-block">篝火何燃冰月冷,大军曾卧梦鼾频。</p><p class="ql-block">夯声重撼旧基土,广厦千间闯入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干打垒住房:建干打垒先测定以子午线为标准,取面南偏东方位,为之大朝阳。打土墙先将两块木板搭在一起,置于将要打成的墙体两侧,构成一个适合宽度的“槽”,填黄土与槽内,两人手持石夯锤依次夯打成约十公分厚土层,在土层上加一层柴草,再填入黄土依次夯打,这样反复多次,直至墙体达三米高左右,墙体是底宽上窄,这种建房方法叫“夯土版筑”。墙体分为东西南北四面墙及中间隔墙,室内墙面用黄土泥抹平刷白灰,外墙用碱土泥抹平。房顶由主木梁与小木梁架起,木梁上面加一层厚的芦苇,在芦苇上用当地的碱土泥抹平,防止漏风漏雨,窗户和门都是木制的,每户的房顶都有烟筒。每户由灶房与睡房分开,住户有的是一间房与二间房。</p> <p class="ql-block">卫生间:一侧是男卫生间,另一侧是女卫生间,中间一道墙隔开。</p> <p class="ql-block">1960年3月至5月大庆会战初期,当时居住条件十分紧张,工人只能居住在牧场遗留下的牛棚、马厩、地窖和活动板房里,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四万人的会战职工居住可真不好安置,而且过冬是大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冬季生产就得停,那得多大损失啊?想建房子还没有那么多原材料。当时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向余秋里和康世恩建议:“有一种办法就是搞东北老乡那种“干打垒”,这种房子,一可以就地取材,二可以人人动手来得快,三可以节省木材,四是冬暖夏凉”。会战领导机关果断决定,不管寒流如何凶猛,会战队伍要坚守阵地,并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人人打干打垒”的群众活动,从当年的六月一日至九月底,经过120天的奋战,赶在大冻之前,终于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费用共900万,解决了职工过冬住房困难,保证了石油会战的顺利进行。荒原上出现了成片的村落,如会战村、铁人村、标杆村、文化村、打虎庄、井下、八百垧、解放村、方晓中心村、创业庄、红旗村等十几处干打垒群。</p><p class="ql-block">当年黑龙江省委、安达地委受约帮助解决建筑材料,木材、苇席、油毛毡、玻璃、红砖等物资,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积极组织抢运建筑物资的供应,确保了大庆干打垒住房建设的顺利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