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2《规则和压力》

娃娃雨

<p class="ql-block">  今天看到了一句话“其实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不喜欢被要求”。</p><p class="ql-block"> 一个中学的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全班23个男生 ,老师拿出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让他们玩,刚开始都是兴致勃勃、欣喜若狂,过了5分钟后,老师开始逐步的加要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过几级、升级到什么程度……然而,仅仅15分钟,就20个孩子放弃了玩游戏,不想玩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孩子难道不喜欢玩游戏吗?不,都喜欢玩。为什么都要放弃呢?</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了规则和压力......</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都会选择退缩,如果这个时候继续鼓励或者适当延长时间,很多孩子都又继续了……这就说明,在任何一种规则之下都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在后面推动一下,放弃很简单,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自身有个提升,就有自信。如同中考体育一样,800米可能刚开始要跑10分钟,后来经过训练证明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够达到标准的3分多钟,规则就是规则,遵循规则之下,怎么才能达到要求?我想还是方法、坚持、努力。</p><p class="ql-block"> 一些人一开始就选择了放弃,一部分是努力了之后放弃,只有极少数是做不到也在努力也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刻,这就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坚持,其次方法、最后是努力</p><p class="ql-block">才有可能有所成就。</p><p class="ql-block"> 平常很多朋友聊天时候问:你让雨雨坚持舞蹈、英语、打卡那么久,她能有什么变化?这时候我都会说,学会坚持,是她一生的必修课,我不是要在她身上立马看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是想教会她不轻易放弃,任何破茧成蝶的过程都会很漫长、甚至有些痛苦,我去推动她不是说我对她家教要多么严,我多么重视她的成绩,而是说在她最容易放弃的年龄,领着她往前奔跑,学无止境,大人孩子都一样。</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雨雨身上我确实也有发现一些让我感动的事情,坚持成了习惯之后,她自己都有一股劲,无论天气多么冷、雪多么大、雨多么大,她从来不说妈妈,我不想去上课。很多时候都是我不想去,她一定要我送她。比如昨天那么大冷的风天,她就一定要去上她的感统课、情商课。记忆犹新的还有两次:一次暴雨,一次暴雪天,她依旧坚持出门。</p><p class="ql-block"> 娘两个上完课,八点多才回家,路上就说,妈妈回家我要接着背古诗、学英语,冷冷的风中,我也从她身上看到了许多,哪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她呢?</p><p class="ql-block"> 坚持之后,是效率,合二为一,其实晚上雨雨有很多自己的时间去玩,跟我们谈心,陪妹妹疯,没有想象中的孩子一晚上都在学,没有自由。</p><p class="ql-block"> 当然有时候她自己也会拖拉,只需要小提醒,比如玩20分钟,看表,基本到点都能克制自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段时间有几个朋友想凑伴一起去上书法课,于是几个孩子一起去体验了下,但是依然坚持上的只有雨雨一个人,我就又好气又好笑的问朋友们,把我们拽去了,你们都为啥不去了,都说:孩子不喜欢,觉得累,死活不去,即使报了也会找理由不学。我就开玩笑说,孩子不想学文化课也没见你们不让她学,行不行的,坚持下看看.......其实雨雨我们也没有硬性要求必须学书法,我们也尊重她的想法,但是她学会了不轻易放弃,所以,革命道路很长,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你好李焕英》中,有句台词,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了就好</p><p class="ql-block">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最基础内心的呼唤,也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是该走的路还是要走,该吃的苦还是要吃,过程中,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就是需要我们耐心解决,一路走下去。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现在郭麒麟在荧幕中没有负面的评价,基本所有的评价都是说他有超级礼貌,谦谦君子,努力上进……其实很多都是归功于郭德纲对他刻在骨子里最严格的家教,郭德纲有一句话我至今印章深刻,我记不太清楚原话了,意思就是:郭麒麟我对他要求严格、管教他,教他做人,总比去社会上别人管教他哈好,我心里舒服。很睿智的一个人。德云社最成功的就是教养,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的原因,可能对于那些学徒来说,过程很难,要求多到令人发指,多少人心里恨师傅,但是真正走出来的哪一个不是感恩感激,这些品质日后就成了他们成功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包括自己的孩子哪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老二说话慢,认知少,对我来说都没关系,该去上的必须去,所以半年以后,很多人会觉得换了一个孩子,我想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