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泉——江南省造光绪元宝每百枚当十文版式及错币鉴赏

闲云——国富

<p class="ql-block">江南省造光绪元宝是指清代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1898-1905年)由南京造币厂铸造的“光绪元宝”系列铜圆。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清朝初年设置江南省,辖地范围为如今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之后江南省辖地范围逐渐减少,直至划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南省所铸的机制币在市场上流通的时候,江南省早已不复存在了</span>。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货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并且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铜圆及银币标明为“江南省造”。江南省造货币系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有名无实的省份货币。</p><p class="ql-block">1898年~1905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江南造币厂在八年时间里所生产的铜圆和银币,增加了干支纪年(俗称新江南)。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因和江苏省造光绪元宝的交替,造成了模具混乱,因此产生了面背汉文与英文的错配及江南八尾龙与江苏七尾龙的错配的现象此类错币成为一种特殊品类,为铜圆收藏爱好者所关爱。</p> <p class="ql-block">1、1901年12月无干支纪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在南京铸造。</p><p class="ql-block">规格:28.4*1.5㎜</p><p class="ql-block">重量:7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注:此铜元无干支纪年,品相上佳美品,为江南造币厂初期铸制,面背汉文英文及龙纹图案统一,中心满文宝南,藏界称谓“老江南”,存世稀少,同时此币面鎸汉文“江南省造”(KIANG-NAN),背英文错配“江苏省造”(KIANG-SOO),为错版币,因此更为独特珍稀。</span></p> <p class="ql-block">2、1902年3月”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添铸干支纪年“壬寅”,这是江南省造铜圆干支纪年的开始。</p><p class="ql-block">规格:28.4*1.8㎜</p><p class="ql-block">重量:7.5克</p><p class="ql-block">注:此铜元面鎸汉文“江南省造”(KIANG-NAN)、壬寅、中心小满文宝南,背英文错配“江苏省造”(KIANG-SOO)并且错配江苏七尾龙,也就是说此币正面为江南版,背面却是江苏版,因此无疑为错版币。另外当时无论江南或江苏版材质均为红铜质,而此币为黄铜质,更为少见,因此是错版币中的独一。</p> <p class="ql-block">3、1903年江南省造“葵卯”干支纪年铜圆。</p><p class="ql-block">规格:28.3*1.4㎜</p><p class="ql-block">重量:6.6克</p><p class="ql-block">注:此币黑色锈浆厚重,文字及纹饰模糊不清,只能辩识大体,细节难以识别,所以对于其由于江南造币厂同期铸制“江苏省造”所造成的混版而存在的正面干支癸卯的“癸”字的书法不同(有两点癸和一点癸之分),以及背面“NAN”(江南省)或“SOO”(江苏省)和龙纹八尾或七尾,包括边花的不同均无法辩识。在此只能作为江南“癸卯”的普通版收藏。</p> <p class="ql-block">4、1904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甲辰”铜圆,</p><p class="ql-block">规格:28.2*6.7㎜</p><p class="ql-block">重量:6.7克</p><p class="ql-block">此币文字及纹饰清晰,品相上佳。正面汉文与背面英文,为八尾飞龙,中心满文宝南,是名副其实江南造币厂产品。且干支“甲辰”的甲字为开口甲(另有闭口甲),</p> <p class="ql-block">5、1905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乙巳”干支纪年铜圆。</p><p class="ql-block">规格:38.7*7.2㎜</p><p class="ql-block">重量:7.2克</p><p class="ql-block">注:此币错配江苏七尾龙。</p> <p class="ql-block">注:1906年以后”江南省造光绪元宝”铜圆改铸为“大清铜币”中心宁字铜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