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绝•岐沟故事——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大事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寥落古岐沟,文明载史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千年多故事, 卷缩写神州。 </b></p><p class="ql-block"><b> ——2021.3.5</b></p><p class="ql-block"> 注 六大事件如下:</p><p class="ql-block"> 1、飞虎夺关灭“桀燕”。见《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八卷;</p><p class="ql-block"> 2、宋辽岐沟关之战;</p><p class="ql-block"> 3、直皖大战岐沟关肉搏战;</p><p class="ql-block"> 4、伪军中队岐沟反正;</p><p class="ql-block"> 5、岐沟土改试点运动;</p><p class="ql-block"> 6、涞水战役之岐沟阻击战</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岐沟关,位于京南涿州城西南20公里,是历史名村,上古称府,当地有“先有岐沟府,后有涿州城”之说,这是一个由州府寂落成为村庄的琅嬛福地,辽称易州(见《续资治通鉴》)。</p><p class="ql-block"> 一个岐沟村,半部中国史。岐沟历史名村,启于上古新石器时代,山顶洞人顺拒马河择水草而居,形成聚落,耕种繁衍。成村邑启于黄帝的祁姓后羿,故称“中国第一历史名村”。</p><p class="ql-block"> 《岐沟的起源与传说》 岐沟“上古称府”。黄帝涿鹿之战,统一北方,问鼎中原,建都城于涿鹿。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得姓,并分封了部族,也就是独立门户,为发展农业生产,他们各得封地。黄帝的第三个儿子获祁字为姓,名祁豹,这也是祁姓由来说法之一。分封祁在涿鹿山下的冲击平原,南北拒马河(那时还没这河的名称)中间的肥沃土地,建聚落,邑于今日的岐沟地,古称“祁邑”,建祁宅,即祁家大院,后人称祁府。村西面的河称“祁沟”,后势力扩大或征战迁徙外地。向南河北境内的是“尧”,尧是谥号,本名祁放勋,黄帝五世孙(由于迁居于封地也称徙祁、伊祁),后封唐国侯,今唐县,也称唐尧。向西过太行山到山西的祁县。祁的右偏旁“阝”是邑的变形体。“礻”是示。岐沟三皇五帝时期是“祁氏”府地,故当地有“上古称府”之说。“祁沟”的河套也由于后来唐建关隘,挖护城河取土筑城,为易于隐蔽守城调兵,形成八卦阵式的奇特地形变化,祁沟演变为“奇沟”或“岐沟”,岐字通“崎”,即崎岖。故当地有:先有岐沟府,后有涿州城一说。 </p><p class="ql-block"> 史料考据。乾隆涿州志:“輿地上,古轩辕氏宅都于幽,亦越炎汉置郡,俾侯星衡,尾宿天险祁沟,西延奥室北拱。”清·道光二十五年,在岐沟城东真武庙西侧,专立“护城戒赌碑”:“盖闻岐沟自唐宋已来,已历有年。府矣,地居要害,如同函谷之关,俗尚敦庞,俨有城池之险。”《水经注》:“今谓之歧沟,奇沟也,亦曰祁沟。</p><p class="ql-block"> 唐朝筑关:关城南北长约430米,北边缘东西宽430米,南边缘东西宽380米,高13米多(四丈五)。土城夯层厚10-12厘米,夯窝直径10厘米,棍眼直径10厘米。夯土层中存有战国、汉代及唐宋时期陶瓦片,城外曾出土大量铜箭镞等战争遗物,旧志资料称此关址建于唐末。城墙建成“刀”形,意寓兵家重地,雄关要塞,宝刀在握,八十年代初城墙遗址尚完好,后遭毁仅剩残城遗址,定位市级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 在那里发生过数起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均有史书记载及论述。那里还有多处古人类部落遗址,既有古代的,更有红色历史。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党员,朝鲜革命家王巍(朴一禹)以小学教师为掩护,在岐沟、东古丘、王村(现涞水)一带搞抗战宣传和党的组织发展活动,仿照抗大组织了以教师学生为主的“军政训练班”。在八路军四纵政治工作团团长王巍的领导下,1939年3月,司令部设在岐沟的民间抗日武装“联庄会”,第一个被统战,成为八路外围抗战力量,被编为挺进军“房涞涿人民抗日自卫队第一纵队”。涿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涞涿县”和共产党公开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挺进军涞涿支队”在这里酝酿,“涞涿县”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残酷斗争和重大战役,主要是在岐沟周围的四、五区。父亲郑君(郑福顺)作为本村人,王巍老师的学生,参与了上述革命活动,曾任八路军“挺进军涞涿支队”第一任政委,“涞涿县”县长王巍的秘书等职。陈辉烈士就是这片沃土培育的英雄诗人,更有数名革命英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b>读岐沟就是一部华夏文明进步史的缩卷。</b> </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因为近代政治地理的变迁,岐沟以致廖落低调。但一个如今的偏僻村庄,发生过如此多的影响国家古今社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有这么多历史风云人物在此地叱咤,绝无仅有。由于历史的历练,造就了“勤劳、质朴、包容、爱国”的岐沟精神。作为岐沟人,我有责任把“岐沟故事”讲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b> 1、飞狐夺关灭桀燕</b>——岐沟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p><p class="ql-block"> 周德威飞狐夺关灭桀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后唐时期的公元911年,燕主刘守光僭号称帝,国号大燕,史称“桀燕”。唐•晋王李存勖派大将周德威率军三万讨伐。周德威出蔚洲(蔚县),过飞狐(涞源),夺取岐沟关,占涿州,直杀到幽州城下,次年燕灭。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八卷:“乾化二年壬申,周德威自蔚洲出飞狐,与赵王将王德明、义武将程岩会于易水。丙戌,三镇兵攻夺燕祁沟关,下之。戊子,围涿州,刺史刘知温降。丁酉,德威至幽州城下,乾化三年己巳朔,燕主守光帅众出逃。庚午,周德威引兵邀击,大破之”。</p> <p class="ql-block"><b> 2、宋辽岐沟关之战</b>——岐沟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之二。</p><p class="ql-block"><b> 宋论史评:“岐沟之蹶 终宋不振”。</b>著名的宋辽“岐沟关之战”,<b>改变了中华社会的历史进程,创造了百年无战事的民族融合、社会繁荣。是古代十大经典战例之一,也是涿州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六大事件之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雍熙三年,宋东路将领曹彬、米信统十万大军攻幽州,在涿州岐沟关被辽将耶律休哥围困,萧太后统大军驰援,大将高怀德、高怀亮战死岐沟关,曹彬只十几人突围逃走。《杨家将演义》第十五回“曹彬步兵征大辽 怀德战死岐沟关”是也。</span></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史•辽史•圣宗本纪》:“庚午,辽主与太后自驰罗口帅大军应援休哥,与曹彬等战于岐沟关,大败宋军。已酉辽主次(住在)岐沟,射鬼箭,辛亥还,次南京(幽州)”。<b>《续资治通鉴》“东易州,即岐沟关也”。辽代岐沟关称易州。</b></p><p class="ql-block"><b> 宋辽之战前宋太宗住岐沟,战后萧太后和辽圣宗住在岐沟。岐沟有涿州“第一行宫”之称。</b>《续资治通鉴》“ 丙寅,太宗次金台顿(今保定市),辽境也。丁卯,帝躬擐甲胄,率兵次岐沟关,辽之东易州即岐沟关也。(次:古汉语驻扎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 3、直皖战争中的岐沟肉搏战</b>——岐沟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三。</p><p class="ql-block"> 先录一首参加岐沟肉搏战皖军军官战后写在村头关帝庙墙上的诗</p><p class="ql-block"><b> 岐沟关祭</b></p><p class="ql-block"><b> </b>——步岳飞“满江红”韵</p><p class="ql-block"><b> 直皖争冠,拔刀处,嗽嗽不歇。杀红眼,弹丸呼啸,肉搏激烈。奔骑扬蹄尘与土,烽烟赤染云和月。莫愁闲,鸦雀跳枝头,声悲切。</b></p><p class="ql-block"><b> 段、徐耻,无人雪;曹、吴恨,喽啰灭。炮灰车,踏破太行山缺。拒马河漂冤鬼肉,岐沟关洒无辜血。寻儿头,娘泪没山河,嚎天阙。 </b></p><p class="ql-block"> ——皖军一丘八</p><p class="ql-block"> 民国九年七月二十日</p><p class="ql-block"> 直皖大战,1920年7月,军阀争夺政权,曹锟的直系军阀和段祺瑞的皖系军阀开战,对垒杨村、固安、涿州、涞水一线,攻进北平,关键的战役是拿下岐沟关。<b>直皖混战5天,岐沟关就打了3天,</b>直军先占岐沟,后皖军重兵攻占,<b>吴佩孚又亲率直军西路再夺岐沟关后,</b>直捣松林店,俘获皖军前敌指挥曲同丰,攻占北京,北京政权易主。<b>三进三出,炮轰机枪扫,肉搏大刀砍,士兵丧命,百姓涂炭。吴佩孚亲临岐沟指挥。</b></p><p class="ql-block"> 《直皖大战始末》:“西路皖军王兴文率一师一团把守岐沟,15日晚,吴佩孚亲率葛敬臣的第十二团猛攻歧沟,<span style="color:rgb(33, 33, 33);">陈清远的第十一团则从侧背配合作战,</span>皖军团长王兴文被直军炮火击中阵亡,直军强占岐沟与皖军展开肉搏战,皖军西路军陷入混乱。直军攻下岐沟关后遂向东推进,18日,皖军前敌总司令曲同丰被俘。”</p><p class="ql-block"> 《直皖战争中的岐沟关肉搏战》一文,由保定文史专家任牧辛会长提供《保定文史资料》第十七辑,由碑子村乡儒曹兴礼撰写,记录了亲自听参战直军班长的讲述:“沟内直军,一层死人一层活人,填满壕沟,用死人叠成一条通道。后继部队踏着尸体冲过去再杀皖军”。</p><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文章说直皖大战只死了200多人,非常谎谬,一场大战可想而知,只岐沟血战就尸骨成堆。我小时候家乡就传一顺口溜儿:“机关枪、嘎嘣脆,曹锟专打段祺瑞,刀砍炮轰尸成堆,不知谁对谁不对”,因直军皖军同属北洋军,穿着一样军服,且两军指挥官大部是保定陆军军校师生或同学,如直军吴佩孚就是皖军曲同丰的学生,老师打学生,学生俘获老师成为笑谈。再就是各军阀不许在京汉、津蒲铁路沿线开战,须离开铁路五里地外开仗,那是各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范围,有他们的护路队,各军阀分属于英法美日。</p><p class="ql-block"> 那时也没有现在的107国道,涿州出城往南的东路是南关,南皋至新城;另一路是西路南关、包子铺、岐沟至涞水、易县。过去涿州水网地带多,要走旱陆。以前涿州、松林店、高碑店等城镇都是在铁路西几里的地方,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p> <p class="ql-block"><b> 4、岐沟伪军中队反正</b>——岐沟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四。</p><p class="ql-block"> 40—41年日伪猖狂扫荡围剿,抗日最困难的时期,涞涿抗日政府促成伪军反正,在全国尚属首例,瓦解了伪军的汉奸队伍,扰乱了日军的进攻部署,鼓舞了民众的抗战决心,也为策反伪军摸索了经验,对华北的抗战局势,乃至全国的抗战民心影响极大。</p><p class="ql-block"> 1940年9月,日寇对我晋察冀和平西抗日根据地大扫荡时,伪军汉奸助纣为虐,首受其害的是太行山抗战根据地的屏障“涞涿县”。我活动在岐沟村东面贾庄、韩村、常村一带开辟新区的“涞涿独立营”被打垮,驻守岐沟的八路外围抗日武装“联庄会”被缴械,伪军李春芳中队占据岐沟关。根据地大大缩小,平西抗战到了极其艰难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涞涿抗日政府在王巍县长的领导下,多方位开展武装斗争,并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把瓦解伪军作为同武装斗争同等的斗争任务来开展,具体实施由涞涿政府熟悉岐沟情况的本地人展开,由郑福顺(郑君 岐沟村人)、董一欧、何才(二人是新城县台中旺村人,曾是住岐沟八路外围抗日武装“联庄会”的骨干)等秘密潜入岐沟城,打入敌内部策反,肖炳林、郭宗善等分别从东西围城袭绕。起初策动这事的是王巍县长,真名朴一禹,是个朝鲜籍中国“涞涿第一任抗战县长,中共党员、党的七大代表,所以很具有国际性和戏剧性。是他凭着与中国人民和毛主席的深厚战斗友情和特殊关系,49年到中国借回了以朝鲜人为主的东北野战军的两个师,壮大了朝鲜的军事力量,1950年作为特使,到中南海请求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并任志愿军副司令副政治委员。经过半年多的攻心战术,内外夹击,经策反伪军中队于1941年6月1日起事,投奔平西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涿州人民革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P110—114)第四章第六节“敌工工作和李春芳反正”: “驻防岐沟的伪军中队长李春芳,在我涞涿抗日政府的秘密策反下,毅然反正,率部三百多伪军弃暗投明,奔赴解放区,壮大抗日力量,对涿州和邻县的伪军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b> 5、土地改革运动试点</b>——岐沟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五。</p><p class="ql-block"> 岐沟作为全国土地改革试点,先行拉开了中国土改运动的序幕。</p><p class="ql-block"><b> 土地改革,由原来的减租减息到实行分田分地,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乡村权力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革命史)。</b>岐沟作为土改试点,对华北平原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全国土改运动取得了经验。土改后的农村经济,积极提供了解放大军的供给,有力地支援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 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了落实《五四指示》,1946年6月,“易水地委”副书记李陶庭(1914—1997,原名李若愚,满城西阎童村人,后南下豫西),带领工作组到涿县(路西)岐沟等村搞土改试点,岐沟是两个试点之一,岐沟土改队长:刘云程,邢建屏。当时路西涿州属于察哈尔省易水地区,47年撤销恢复平西地区,但直到49年9月前,路西涿县属于察哈尔省管辖。</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选择岐沟,一是这里是“解放区”,是“八路”的底盘。那时铁路以东的新涿县和涿良宛(路东涿县)是国民党“下山摘桃子”的国统区,岐沟一带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和游击区,群众基础好。二是这里是督亢膏腴,良田沃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粮仓,被称为根据地的“小乌克兰”,解放区其他地区是山区或沙地,地贫人稀。三是岐沟人均土地较多,当时有4500多亩(见李文哲著《古今岐沟》)。岐沟是旗汉融聚村庄,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绝大多数农民是贫雇农,是礼王府、恭王府的租地佃农,这是由清朝入关“跑马圈地”强占形成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过程:1946年6月,县长林彤(1907—1996,河北安平人,北京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陈洪新(1919—2018,河北唐县人,海南省政府顾问)配合地委一百来人的工作组,亲自到岐沟发动群众,团结骨干,指导运动开展。但到10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94军一个团占领岐沟,民主政府退进山里,地主还乡团反攻倒算,杀害贫协骨干,土改中断。1947年12月的“涞水战役”,我晋察冀大军击溃了傅作义的王牌35军,路西涿县又得解放,岐沟土改又如火如荼的继续进行。</p><p class="ql-block"> 《涿州人民革命史》:“易水地区选择了两个土改试点,一个是岐沟……解放区的土改运动,消灭了这里的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身以后,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努力发展生产,积极参军支前,解放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得到取之不竭的源泉” 。</p> <p class="ql-block"><b> 6、涞水战役之岐沟阻击战</b>——岐沟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六。</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的“岐沟狙击战”,对和平解放北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1947年12月,傅作义王牌35军袭击涞水进而进攻解放区。战前,父亲郑君(郑福順)作为华北社会部平西情报站站长,获情报后到南拒马河西岸的南郑各庄,给三纵政委胡耀邦,副政委王道邦送情报。华野三纵将35军32师围困在拒马河西岸的庄疃。晋冀一纵的独一旅在旅长曾美将军率领下,将35军军部拦截在拒马河东岸一线激战,将过河的三十五军虎头师32师与其拦腰截断。八路军一纵一旅旅部驻岐沟。1、2、3团在温辛庄(距岐沟关1.5公里的高易公路边),包围35军军部,傅作义急调卫戍北平的暂17师第二团,过榆林、碑姿从我军背后插刀,袭击岐沟一旅,企图挽救35军,如果袭击成功,解放北平的历史将会改写。</p><p class="ql-block"> 曾美(解放后任67军军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建国阅兵副总指挥,河北军区政治委员,55年授少将)的一纵独一旅主力都去前线了,双方伤亡数千,打得精疲力尽,岐沟旅部空虚。当时正在岐沟前线筹集援军粮食担架的涞涿县长林彤(曾任北京市高检院长、政协副主席)等政府人员和地方武装,组织岐沟村民配合留守的旅部战勤人员,依据岐沟古城墙的地利优势,打退了傅军二团逃亡高碑店,有力的保障了前线不背后受敌袭击。家父郑福顺(郑君)作为林彤县长秘书的本村人,参加了上述战斗。后唐延杰1纵之成少甫2旅的5团,马辉3旅的7团赶到岐沟附近,击敌骑新四师溃败,独一旅歼灭35军军部,击毙35军少将参谋长田世举,拒马河西岸三纵在庄疃全歼32师,击毙少将师长李铭鼎,二纵在吴村、高洛消灭101师大部,共歼灭敌军七千多人,35军军长鲁英麟自杀毙命。从此傅军大伤元气,龟缩北平再无反手之力。</p><p class="ql-block"> 岐沟狙击战,意义非凡,使路西涿县(涞涿县)彻底解放,为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涿州文史名家说岐沟(以NL先后)</b> 著名诗人亦群(85岁)诗:念奴娇·《岐沟关怀古》千年古隘,岐沟关,剑影刀光远去。遗址残城悠悠史,笃记沧桑一笔。辽宋征杀,横尸野遍,安乐桥血浴。铁衣寒光,平添多少传奇。遥忆亲莅太后,曹彬败绩,太宗逃倚驴。从此酸枣枳无刺,传说凌空荡趣。今俯新颜,依然画卷,百岁榆神叙。豪情阡陌,谈笑随风畅欲。——2019.8.29</h1> <p class="ql-block"> 文史专家赵海声在《涿州革命史》、《平西烽火》、《涿州文史资料》等书籍,多篇撰文写岐沟故事。</p> <p class="ql-block"> 著名文学家、文物专家原县委副书记李振寅,84年考察岐沟关珍贵留影。</p> <p class="ql-block"> 文史专家刘桂郁编著:《涿州历史文献辑要》——“唐宋时期岐沟关”。</p> <p class="ql-block"> 著名警事作家李焕志撰文《岐沟关》:岐沟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乡土文化名人李文哲专著《古今岐沟》。“打开尘封的历史,字里行间,又凸显着古关岐沟的曾经”。</p> <p class="ql-block"> 文史专家王法文到“岐沟关”调研考证。</p> <p class="ql-block"> 著名文史专家杨卫东:“岐沟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地方”。并有多篇文章写岐沟。</p> <p class="ql-block"> 著名文史学家,诗人、辞赋家李长青写诗《古隘岐沟行》</p><p class="ql-block">颓墉老树太行端,古道西风拒马寒。壁垒雄关守督亢,森严险隘矗危竿。何谈直皖争冲要,莫论宋辽谋固垣。烽火硝烟多少事,烹茗桑梓话宏观。——2020年10月5日 于涿州</p> <p class="ql-block"> 著名文史专家,第二任博物馆长方青老师(女士),撰文《辽宋大战岐沟关》。</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写到: “涿州,据督亢膏腴之重地,扼四方交通之要冲。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多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其中载入中国历史著名的十大战役之一 ——宋辽“歧沟关之战”,就发生在涿州西南二十公里的松林店镇歧沟村 ”。</p> <p class="ql-block"> 著名年轻女诗词作家瑭诗写岐沟关</p><p class="ql-block">白云织絮袅如烟,红日腾空似锦悬。义庙近观桃木秀,岐沟遥忆剑光寒。三雄天下出忠义,两虎相争损将贤。风卷黄沙千载土,留得青史任人谈。——2014年10月31日</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见着文字的写岐沟关。感谢各位文史大家对岐沟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今岐沟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岐沟古城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