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学期,新开始,新气象,新征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轻拂,万象更新。当沉寂已久的校园再次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时,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学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学期新气象,开学第一课,我们准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安全第一,我们进行消防疏散演练,同学们积极配合,有序撤离。</p> <p class="ql-block">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寒假作业班内评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假期是充电的最佳时刻,经过一个寒假的沉淀学习,我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卢禹潼同学的假期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张家湾镇位于通州城区东南5公里处,是一个千年古镇,是通往华北、东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你走进张家湾,会感受到古运河河畔悠久深厚的漕运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辽代统和年间(1005-1008),辽熙宗之母萧太后,捐资修筑了从京城至张家湾的人工运河,用于运兵运粮。因此这条人工运河叫萧太后河。通运桥是张家湾城南门外的一座桥,因横跨在萧太后河上,又俗称萧太后桥。此桥原为木桥,明神宗时建石桥,1605年建成,名为“通运桥”。桥南北向,全长13丈,宽3丈。两边设石栏,一色青砂岩;每边各有雕狮望柱22根,狮子神态各异;浮雕宝瓶栏板21块,瓶纹有别。当年,船通桥下,帆樯相连;车行桥上,鞭声不断,非常热闹。张家湾不愧为京东水陆交通要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朝廷鉴于张家湾漕运枢纽的重要地位,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批准修筑张家湾城。古城不大,四面设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致使这座古城毁于一旦,仅留下残垣断壁。古城只有南面城墙有一些遗迹:南门城楼西侧20米外的一段半米多高的残墙是原有的古城城墙遗迹(现用铁栅栏保护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07年,通县人民政府再次出资修复城墙和通运桥。我们现在看到的完好的南城墙门楼、一段城墙和通运桥,都是修复过的。南城墙门楼北侧有一通高大的石碑《敕建通运桥福德庙碑》,简要记载了修复情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近百年来,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张家湾城随着漕运的衰败,逐渐被人们淡忘了。2006年5月,国务院把大运河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标志牌已经立在了通运桥旁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殷伊宣同学送给大家的新年祝福。</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就是新的期盼、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获。新学期,新起点,新期待,让我们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再一次踏上征途!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