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认识惊蛰</p><p class="ql-block">轰隆隆!”打雷了,睡了一个冬天的小动物被惊醒了! 一阵阵低沉的春雷,是春姑娘敲门的声音。伴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春天的脚步也更近了。小朋友们正在认知节气惊蛰呢,一起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公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虫惊而出走,所以将这一节气命名为“惊蛰”。</p><p class="ql-block">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p><p class="ql-block">惊蛰由来:</p><p class="ql-block">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在民间,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到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就体现了惊蛰对农事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p> <p class="ql-block">祭白虎——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如果和白虎犯了冲,那么在这年之内,你将常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祭先农——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惊蛰节气前后,民间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开始告别农闲,下地劳作,因此这天又被称为“春龙节”或“春耕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有“挑龙头”和“五谷丰登”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惊蛰 节气农谚</p><p class="ql-block">春雷响,万物长。</p><p class="ql-block">惊蛰春雷响,农民闲转忙。</p><p class="ql-block">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p><p class="ql-block">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p><p class="ql-block">到了惊蛰节,耕地不停歇。</p><p class="ql-block">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p><p class="ql-block">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p> <p class="ql-block">宝贝们通过亲手自做梨汁,感受动手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看!宝贝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多开心😁,干杯🍻祝我们健康快乐的长大。</p> <p class="ql-block">惊蛰时节,万物解冻,迁徙的鸟儿也纷纷归来,看!小鸟也飞到了我们中三班</p> <p class="ql-block">惊蛰童谣:</p><p class="ql-block">雷敲鼓,轰隆隆,敲醒睡觉小虫虫。</p><p class="ql-block">小虫虫,乐坏了,争着抢着跑出门。</p><p class="ql-block">又是唱,又是跳,大家见面闹哄哄。</p><p class="ql-block">咕咚咕咚,冰糖雪梨全喝下。</p> <p class="ql-block"> “一年之际在于春”,惊蛰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也开始了丰收的期望,真心希望小朋友们在这大好春光里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每个人都健康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