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疮面为何久治难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入老烂腿的世界,揭开引起老烂腿的神秘面纱。 如前文所述,引起老烂腿的原因众多,有静脉返流性疾病、回流障碍性因素、血栓与非血栓的原因,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那么如何才能不被浮云遮望眼,那么就需要我们拥有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以及一流的影像检查水平,这样才能站在最高层、透过现象看本质。 <p class="ql-block">病案介绍:这是一个65岁老年男性患者,左下肢肿胀十余年,未做相关检查及治疗,无明显静脉曲张,左下肢皮肤反复溃疡5余年,在当地医院久治不愈,遂至我科求治。入院后经查左下肢深静脉造影提示:左髂静脉血栓形成、盆腔大量侧枝血管开放、左股静脉大部分再通。</p> <p class="ql-block">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p class="ql-block">治疗计划:1.介入开通左髂静脉,行左髂静脉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p><p class="ql-block"> 2.结合患者全身症状、局部表现、体征及舌脉表现,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指导下,给予四妙散联合萆薢渗湿汤口服以清利湿热;</p><p class="ql-block"> 3.伤面定期换药,适时清创,复方黄柏液外敷以清热燥湿,抗绿生肌散应用以提脓祛腐、偎脓长肉,促使伤面愈合。</p> 术中造影发现左髂、股总静脉闭塞,盆腔大量侧枝血管开放,股浅静脉大部分再通、流入道尚可。 分别应用8*100mm、 14*40mm球囊对髂股静脉闭塞段进行逐级扩张。 对病变扩张后分别置入一枚Elu14*120mm、Wallstent14*90mm的支架,并在支架置入后进行充分的后扩张,造影提示血流速度良好、盆腔侧枝血管消失。 介入开通左髂股静脉后,在中医辨证施治、个体化理念指导下,给予萆薢渗湿汤口服以清热利湿、中药四黄洗剂熏洗创面,适时清创,并给予抗绿生肌散外用以提脓祛腐、偎脓长肉,同时配合缠缚疗法,促使伤面愈合。 科普小贴士 1.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是怎么来的?<div>顾名思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干年以后,由于瓣膜的破坏和血液回流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这种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酸胀、慢性水肿、浅表静脉扩张和曲张、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甚至为慢性皮炎、溃疡等,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并发症<br></div> 专家介绍 <h1><font color="#167efb">科室简介:</font><br>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是河南省内最早成立的周围血管病专科,国家“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重点专科(周围血管科)建设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第六届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全国周围血管专业临床药理试验基地,河南省中医周围血管病医疗中心。目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及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周围血管科在中医特色治疗、血管外科手术及外周血管放射介入各方面在省内乃至国内均有较大影响力,发展几十年来,已形成了“名医名牌”效应,享有较高声誉。<br> 科室目前开放床位55张,医疗及护理团队共30人,包括首届“国家名中医”崔公让教授及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依托医院平台,可采用双源多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大型平板C臂数字减影X光机、彩色多普勒双功超声诊断仪等大量先进设备进行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br> 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种周围血管疾病现代诊疗技术,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及开放手术、下肢静脉血栓腔内机械清除血栓及介入溶栓治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下肢动静脉取栓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下肢静脉曲张综合微创微痕美容手术、负压吸引创面修复技术等。同时在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中医内治和外治的诊疗规范,研制了系列内服外用药物,并开展了“针刺听宫穴治疗下肢缺血性疼痛”、“袪腐生肌疗法治疗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淋巴性水肿”等颇具特色的中医外治疗法。针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肢体坏疽、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肢体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布加综合征、血管瘤、颈动脉硬化等周围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