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这是他们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的第四年。从2018年起,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持续跟踪记录了其中十位代表的履职经历,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代表》首期嘉宾是湖北代表团代表周洪宇,他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时还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b>深耕教育学教研几十年,他已是四次当选的“资深”人大代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人大代表第19年 初心未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不辜负选民的信任</b>周洪宇说,就像长跑一样,一年接一年地跑,现在是跑的第十九年了。“国家在不断发展,所以每一年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感觉。但是初衷还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辜负选民的信任和委托,发挥好代表的作用。”</p> △周洪宇周洪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一次当人大代表提出的第一个建议,2003年,周洪宇提出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的建议,“但当时国家财力有限,代课教师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建议没有现实性,拒不签字,不认可我的观点。”<h3>周洪宇表示,直到两年后,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用两年时间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很多人才说他当年提的建议是对的。</h3></br><h3><strong>长江生态如何治理</strong></h3></br><strong><strong>周洪宇谈长江保护法</strong>实施过程</strong><h3>去年由于疫情,周洪宇带了29份建议到全国两会,“今年我本来想回归常态,控制在20份左右,没想到这个数字直接升到了31,会前还有教育界的朋友呼吁有问题要反映。”</h3></br><h3>周洪宇的很多建议都是围绕长江做文章。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h3></br><h3> <h3>谈及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的过程,周洪宇谈到,一开始他通过研究发现,国外一般都是一条江河一部法,但我国河流众多,操作起来不现实,“我在2005年前后提出制定大江大河法,但针对性不强,也难以落地,所以就进入了一个思考期。”</h3></br><h3>2016年,总书记在重庆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会上的讲话为周洪宇明确了方向,那就是要提非常具体的长江保护法。</h3></br>当时在学界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制定长江法就够了,但周洪宇认为导向不明确。“从2019年正式启动立法,一年时间完成起草,又用一年时间进行了三次审议,<strong>长江保护法从初提到正式实施不过4年时间</strong>。”关于长江的保护和开发该怎么平衡?周洪宇表示,他此次的建议有不少都涉及长江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关于创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的建议。它强调的是生态文化运动,不与长江生态保护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和生态保护是不矛盾、不冲突的。 <strong>老师惩戒孩子后</strong><h3><strong>家长应该如何跟孩子交流</strong></h3></br>2021年3月1日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实施。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曾提了关于教育惩戒权的建议。老师惩戒孩子后,家长如何跟孩子交流?周洪宇谈到,<strong>老师依法依规惩戒孩子,是应该支持的</strong>。“我会告诉我的孩子,教育惩戒制度不是针对你、也不是针对我或是我们的家庭。除非老师理解有误、执行不当,否则,老师惩戒你就是因为你行为不当,要反思自己。”<h3>周洪宇的本职工作跟教育相关,关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的议案,周洪宇谈到,编纂教育法典是教育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目前有8部教育法,两部与教育法相关的法律,分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法,还有一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义上也算在教育法内。所以目前整个教育法体系可以被称为“8+2+1”,编纂教育法典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h3></br><h3> <p class="ql-block">△周洪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快问快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记者:</b>关于过去这一年,您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b>周洪宇:</b>最开心的就是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那天,我非常激动,终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我们可以加快工作速度,把耽误的时间都补回来。当天我就应媒体邀约写了一篇文章,感谢我的战友们,我们没有缺席这场世纪战役。<b>记者:</b>过去这一年,您觉得对您帮助最大的人是谁呢?<b>周洪宇:</b>对我帮助最大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湖北省人大的同事们、湖北省民进机关的18位战友、国家教育事业合作团队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等都是我最想感谢的人。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参与,很多工作都做不了,也做不好。<b>记者:</b>过去这一年您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b>周洪宇:</b>我的一个想法更加强烈了,那就是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要抓紧时间,干好工作,不留遗憾。</p><p class="ql-block">周洪宇履职19年来提出议案、建议超过300份,超七成被采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