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越发变得生动活泼、充满灵性。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学生可以尽情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内涵。然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教师为了设计多姿多彩的教学过程,往往设置了繁多的问题和学生活动、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课堂看似热闹、高效,而学生却收益不多,既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又使学生双基不实。比如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识字写字教学”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p><p class="ql-block">一、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p><p class="ql-block">不少老师贯彻新课程理念走进了误区,过多地注重了教学过程的多样化,而识字写字教学被日益淡化,把字词教学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少于检查,疏于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轻描淡写地带过。</p><p class="ql-block"> 曾经观摩过一个老师《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心制作了幻灯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先播放了婉转动听的《枉凝眉》,同时展示了人物老祖宗、刘姥姥,王熙凤等人物图片,教师又配以精彩的语言导入新课。接着教师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带着任务读了课文。五分钟后开始交流,教师投影出示生字新词,先指名认读,然后幻灯片上弹出了拼音,最后让学生齐读一遍。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对课文进行了赏析,整堂课气氛活跃,精彩纷呈,重点突出。但我觉得教师在字词教学的处理上不够合理,《刘姥姥进大观园》属于古代白话小说节选,生字词较多,教师引导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很有必要。这位老师的本意可能是要学生通过自由阅读,自主发现并解决生字词问题,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对文本的赏析。但要学生在五六分钟内读完课文并且还要标出生字新词、概括课文内容,如果课前没有认真预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应该很难落到实处;接下来教师以投影出示生字新词的做法则是教师以自己的主观猜测取代了学生自己所标示出的字词,并且以幻灯片的直接呈现取代教师的示范书 写;其次,指名读、出示拼音、齐读,显得笼而统之,效果怎样很难说。这样的处理方法也许是一些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惯用的做法。</p><p class="ql-block">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重心的偏移。新课改以来,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对文本的解读成了语文课堂的重头戏,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一些老师认为字词教学是非重点的内容,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就会如蜻蜓点水般走个过场了事。加之一些教师往往用多媒体展示生字和字音,忽视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字形、读音在往往在幻灯片演示中一闪而过,学生只动口不动手,造成学生对应掌握的字词印象不深,记忆不牢。加之初中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他们渴望感受思维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识字写字在他们眼中就成了一种而又无味的“弱智”的学习活动,于是出现了一些学生字词积累不够、错字别字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字词不会认读、能认读但不会书写,或者书写潦草、笔顺混乱、结构不够工整规范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p><p class="ql-block">二、摆正识字写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当今时代,电视、手机、电脑、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捷,也致使很多人认读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2013年我县通过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对全县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一次检验,也是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而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教育学生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p><p class="ql-block">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第四学段(7~9年级)识字写字的阶段目标中是这样阐述的:“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由此可见,初中阶段仍然具有“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任务,而且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理应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视。</p><p class="ql-block">三、初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p><p class="ql-block">(一)教师应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意义和价值的认识</p><p class="ql-block">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几种表意文字中唯一留存至今,且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识字写字的过程不仅是掌握汉字音形义以便更好地交流表达的过程,更是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审美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不能错误地认为识字写字只是工具,只要文章能读懂大意,个别字词不认识无伤大雅。教师不能简单地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字词障碍,或者课堂上提醒一下、幻灯片闪一下、读两遍就完事,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必须引导学生会读会写知义,让学生改变可以依赖电脑或手机打字、没必要浪费时间去认字识字的错误思想,要经常用标准的读音、规范的书写、正确的运用为学生做好示范引领,加深学生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二)教师应指导学生扎实预习课文,养成用字典解决生字难词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学生基础不一、识字量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认真自读课文,在阅读中将自己的生字难词找出来,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扫清字词障碍。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来的生难字词才更准确,如果由教师在课堂上主观提出,则可能脱离实际。当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难字词后,就指导他们及时阅读课文注释和查阅字典,了解生字难字的读音和意义,或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才能牢固掌握。</p><p class="ql-block">(三)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资源,加强识字写字教学的落实。</p><p class="ql-block">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将字词教学环节考虑进去,对于有一些生字词较多的课文,更要认真细致,重点突出,保证时间,指点到位,尽量让每个学生的眼、口、手都能动起来。不论课堂内外,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读错写错的字,要立即指正。在批改作业、作文过程中,发现错别字必须给学生标示出来,并让学生改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电视、网络、报纸、书籍、标语广告等中错别字,适时在班上进行交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四)教师要重视词语积累教学,培养学生积累生字美词的习惯。</p><p class="ql-block">词语的积累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p><p class="ql-block">1.引导学生做好课文笔记,在课堂上学习积累美词美语,一课一记,把每课的美词美语“尽收囊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严谨的治学精神也能得到培养。</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学会在积累此篇文章中的美词时,联想引进其他文章的相关美词并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的方法。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可引导学生从文中精妙的四字写景美词联想到学过的其他古诗文中的四字写景美词,既能促进知新,又有利于温故。</p><p class="ql-block">3.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积累,以建立“文件夹”的方式,专门归纳积累某类内容的词语,构筑自己的语言仓库。如在马年来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与“马”有关的词语;让学生注意重大节日里电视播音的内容,积累一些充满欢乐喜庆的词语;学习《论语》、《孙权劝学》等课文时让学生积累一些成语,会让他们感到这些熟悉的内容原来是那样的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4.引导学生积累网络热词、新词,追溯这些词语的来源、含义和背景,体会其创新、个性和生动内涵。如“顶”、“囧”、“给力”、“走你”、“粉丝”、“吐槽”、“雷人”、“山寨”、“杯具”、“蜗居”、“正能量”、“神马都是浮云”、“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等等。当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提高甄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提倡学生使用符合语法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规范词语。</p><p class="ql-block">(五)激发兴趣,授之以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地读读写写,教师要在形象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再上升到理论层面,可在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如通过对字理的阐述,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写字方法和技巧。如:可运用多媒体演示汉字的笔画或书写过程,能促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汉字的笔画书写要点、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结合课本附录书法欣赏部分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展示名家书法作品或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依托书法课或写字课让学生养成每日练字的好习惯,通过组织书法展览、汉字听写比赛等活动展示学生的练字成果,促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逐渐养成自主识字写字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六)建立严格的评价标准</p><p class="ql-block">教师对学生平时的朗读、演讲、作文、考试等过程中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要提醒学生考试中一些同学因为卷面上笔画不清而被判错的例子,凡笔画不清的都算错,文言诗文填空题错一个字都算错等。严格的评价标准可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总之,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夯实过程,力求实效,做好汉字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