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7818部队亲密的战友们致敬

悟 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很欣慰曾经有过一段当兵的历史!我们是1970年穿上的军装,1971年“元旦”后,乘火车到达贵州遵义新兵训练营。经过三个月训练后下到连队,当年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7818部队。我们团部和一营二营在贵州桐梓县,三营在四川金口河。</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营有10个北京兵,十二连最多有5位。在五年的军旅生涯中,1973年送走了湖南、陕西、湖北老兵,迎接了山西新兵,1975年我们退伍回归北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时间已经过去50年,回想起大渡河畔、凉山脚下的军旅生活,我们百感交集。当年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三营在金口河参加了全部战备施工建设。我们中的晓江同志在施工中负重伤,有两人成为残废军人,鲁京同志临危不惧保护战友,荣立三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退伍后部队调整,据说原来的总后7818部队划归昆明军区,改为59203部队,1981年部队被撤编。深深地感叹7818部队虽然在军史上仅存了20年,但是我们为之骄傲这支勇于吃苦和能打硬仗的队伍。</span></p> <p class="ql-block">1971年新兵训练营时的班长。</p> <p class="ql-block">1968年的湖南兵文艺老班长。</p> <p class="ql-block">1979年的陕西文艺兵李友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70年的湖北兵王远训班长和余焕凤副班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71年三营的北京兵。</span></p> <p class="ql-block">1973年十二连三排的山西兵胡和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