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茶叶作为传统农产品,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茶叶生产时间划分的话,茶叶可以分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p> <p class="ql-block"> 1、惊蛰</p><p class="ql-block"> 惊蛰,在每年公历的3月5-7日。“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响,万物生”,惊蛰时分,是万物复苏萌芽初始的时段。</p><p class="ql-block"> 茶树,大多在“惊蛰”期间开始萌芽,进入萌发生长期。对于自然生长的茶树而言,通常经过20天左右可采。</p><p class="ql-block"> 2、春分</p><p class="ql-block"> 春分,在每年公历的3月20-21日。“至於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p><p class="ql-block"> 茶树,经过20余天的萌芽生长期,到“春分”期间,便可开始采摘了。</p><p class="ql-block"> 3、清明</p><p class="ql-block"> 清明,在每年公历的4月4-6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草木繁茂,春意正浓。从春分到清明期间,是踏青郊游的好时间,也是茶叶采摘的最好时间。</p><p class="ql-block"> 从春分到清明之间采摘制作的茶叶,叫做“明前茶”,从清明往后一周时间内采摘制作的茶叶,被称为“明后茶”。明前茶与明后茶,通常是茶叶的第一次采摘(头采)、第二次采摘(二采),头采与二采的茶叶,可以统称为“早春茶”。</p><p class="ql-block"> 早春茶好,明前茶尤甚。早春茶由于生长需要,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茶叶香气清新,滋味鲜爽,水质柔滑,口感与滋味,深得品饮者喜爱。对于茶园而言,此时切不可过度施肥催生。催生的叶芽,产量大,经济利益高,但茶滋味淡薄,有失早春茶特质。如果化肥激素类药品多用,势必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长期以往,将得不偿失。</p><p class="ql-block"> 4、谷雨</p><p class="ql-block"> 谷雨,在每年公历的4月19-21日。“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谷雨在清明之后约15天(2周)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谷雨前一周采制的茶叶,被称为“雨前茶”,谷雨之后一周采制的茶叶,被称为“雨后茶”。雨前茶与雨后茶,通常是茶叶的第三次采摘(三采)、第四次采摘(四采),三采与四采的茶叶,可以统称为“正春茶”。</p><p class="ql-block"> 再往后约一周,在立夏前采制的茶叶,是春茶的第五次采摘(五采)时间。此时采制的茶叶,可以被称为“晚春茶”。</p><p class="ql-block"> 5、立夏</p><p class="ql-block"> 立夏,在每年公历的5月5-7日。“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植物的生长到立夏期间,已经开始长大了。立夏之后,中国的南方大部份地区开始进入雨季,气温升高,雨量增大,植物的生长日渐旺盛。</p><p class="ql-block"> 茶树在此期间,生长发育加快,茶叶较易老化。于此同时,茶园的杂草生长也是极其旺盛的。农谚有云“(立夏)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尽”。锄草的工作量极大。对于茶园而言,尽量不要使用大量的除草剂,以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立夏之后,病虫害进入高发期,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护,但对农药的使用,需要格外注意。</p><p class="ql-block"> 6、小满</p><p class="ql-block"> 小满,在每年公历的5月20-22日。“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之时,气温高,降雨量大,植物生长速度快。</p><p class="ql-block"> 茶树从小满开始进入夏茶开采期。夏茶,在云南叫做“雨水茶”,在福建广东叫做“夏暑茶”。夏茶的开采期历时最长,从每年的5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上中旬。夏茶,由于叶芽生长非常迅速,叶片较大,纤维质较为粗硬,叶片颜色较深。成品茶色深,较显黯淡。茶汤香气浓烈,苦涩较大,水质显淡薄。</p><p class="ql-block"> 7、白露</p><p class="ql-block"> 白露,在每年公历的9月7-9日。“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白露之后,雨量减少,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植物也需要为过冬而开始存储养份了。</p><p class="ql-block"> 糖份,是植物过冬存储的重要养份物质。茶树,此时内含物的多糖类物质生成较多,在白露之后的气候条件下,茶叶内含物的生化演变非常的复杂,香氛的构成也非常丰富。所谓的“春水秋香”,便是如此形成。一年之中,从白露之时,进入了秋茶的开采期。</p><p class="ql-block"> 8、秋分</p><p class="ql-block">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24日。“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秋分时节,正是江南大部份地区收割晚稻的时节。稻谷金黄,针芒如花,在此时采制的茶叶,云南称之为“谷花茶”。</p><p class="ql-block"> 从白露、秋分到寒露期间(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是秋茶的高产时期。与春茶不同,秋茶的内含物氨基酸含量略低,糖类含量略高,香气浓而高扬,茶汤甘甜,苦涩较低。秋茶的茶汤较为清爽,柔滑不及春茶,但易品味到“水含香”。茶汤入口感觉略有平淡,但稍等片刻,甘甜与香气,从喉底慢慢涌出,香气绕喉,经久不绝。对于铁观音,便有“非秋茶不出观音韵”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9、霜降</p><p class="ql-block"> 霜降,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24日。“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秋,金之义。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p><p class="ql-block">茶叶,到了霜降时节,叶片开始枯黄。在江南的绿茶产区,此时的茶叶已不能采制。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仍有少量的可采摘量。云南普洱茶的“老黄片”、广西六堡茶的“霜降老茶婆”、广东/福建/台湾乌龙茶的“雪片”“冬片”都是此期间的茶叶制作。</p><p class="ql-block"> 10、立冬</p><p class="ql-block"> 立冬,在每年公历的11月7-8日。“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之后。茶树需要进行冬季休眠期,不宜采制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我们说到的二十四节气与茶的采制时间,仅供参考。国内产茶区域非常广大,各地的水土气候有所不同,茶树品种也有差异。本文所述,可用于人工种植的茶园产茶时间参考。</p><p class="ql-block"> 对于某些晚生种的茶树,或高山自然生长的树龄较大的茶树而言,春茶的采制时间会有推迟10-20日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关于各个时令茶叶的不同特征,品饮者可参考拙作:《观茶.辨茶2》,文内有较为详细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清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前茶,这个时节的茶,是茶中佳品,比如绿茶、白茶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谷雨,雨前茶,在清明节后,谷雨前这段时期采摘,传言之这个时期的茶叶芽叶中含有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这个时期的新茶有明目的功效,比如绿茶、乌龙茶等。</p> <p class="ql-block">立夏茶,也就是当前这个时节最宜采摘的,这个时候的茶经过雨露的滋润,更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口感也更醇香。我们都知道茶叶的嫩老会以立夏这个节气作为分界线,古时候有一句“夏前宝,夏后草”就是形容如此的。比如,红茶、乌龙茶、黄茶等。</p> <p class="ql-block">小满茶,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个节气开始意味着春茶的采摘结束,红茶的炒制正是被开启,比如黑茶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芒种茶,这个时期气温更高于之前,恰逢梅雨季节,所以这个时期茶叶的颜色会更深,茶的味道也会更浓郁,比如白茶、黄茶。</p> <p class="ql-block">夏至茶,这个时节的茶树叶更为肥硕,茶香浓郁,入口微涩,比如白茶、红茶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暑茶,这个时期的气候,是全年中最潮湿最闷热的前期,这个时候的茶入口更为醇香,比如白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暑茶,全年中最热的时期,这个时候的茶入口微涩,之后转为甘甜,比如白茶、黑茶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秋茶,至处暑前的茶叶吗,这个时期的茶香味更为厚重一些,例如白茶。</p> <p class="ql-block">处暑茶,处暑到白露这个时间段内采摘,因为这个时候茶树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所以茶叶中的苦涩味会越发的浓厚,比如白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露茶,秋分时采摘,茶味浓郁,略带苦涩,值得品尝,比如白茶、乌龙茶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分茶,寒露前采摘,茶叶中涩味浓重,耐品尝,比如乌龙茶、红茶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寒露茶,深秋的茶,这个时期的茶有明显的甘醇还清冽,回味无穷,比如乌龙茶等。</p> <p class="ql-block">其实了解节气,了解每个节气后适合采摘的茶类后,我们也可以根据采摘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茶冲泡饮用。我们食用一些瓜果蔬菜时,也会追究个吃当季的水果,营养价值会高于非当季的水果。茶,或许亦然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