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会稽山北的兰亭,一个由世家大族组成的文人团体和往常的上祀节一样,在一起祈福消灾,饮酒和诗。 </h3> <h3> 面对着会稽山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等壮观秀美的自然美景,与回环曲折得小溪流边流殇的热闹景象。才华横溢的与会人员诗性大发,于是平展纸笺,饱蘸浓墨写出了一篇篇清新俊朗的诗歌。</h3> <h3> 诗作写成以后众人又推荐当时声望名气,官衔都不小的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文。后来这篇序文的草稿便成了千古绝唱――《兰亭集序》。下面笔者从文章情感和笔墨特色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书法艺术生命力的理解,拳作引玉之石,不到之处敬请指教。</h3> <h3> 文章情感方面</h3> <h3>一、情感跳跃性与丰富性: <br> 从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是相当丰富的。 <br> 首先是壮丽而秀美的自然风光,少长咸集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愉悦兴奋之情。所以即使没有“丝竹管弦之盛”,仅靠着“一觞一饮”便足以“畅叙幽情”。 <br> 其次是人生易老的慨叹。本来秀美的景色,热闹的场面都是令人愉快的,然而这种愉悦是短暂的,对于王羲之这些名门望族而言,他们还担负着振兴国家,收复失地的家国重任,但由于当时国家的虚弱,以及政治集团贪图享乐,偏安一隅的现状的使他们无可奈何,所以会有产生烦恼、焦虑、无奈等情绪。 <br> 死生无常的悲叹,这一点在汉魏六朝时期表现的相当明显。原因比较复杂比如长期的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给人们生命带来的威胁,仕途上,政治上得不得志等等。 <br> 还有很多细小的情感完美的融合在这篇文章中,由于时间原因再此不再赘述。 <br> <br></h3> <h3>二、强烈的时代特征 <br>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人们谈玄悟道,修仙长生等,其实都是一种无可奈何。在加上佛教的进一步发展等的影响下人们多不愿探讨社会问题,往往把精力放在老庄哲学,佛理佛法等玄学问题上,这其实是知识分子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与其这样不如多寻求精神上的解脱。<br>《兰亭集序》其实也是这样的。统治阶层不思图强,而沉溺于饮酒作诗谈生道死其实也是一种无可奈何,这与那个时代完美的吻合,但王羲之作为司马集团功臣的官宦集团的重要人他没法像下层人士比如竹林七贤等人一样做到彻底与现实划清界限。</h3> <h3>三、中庸平和,不激不励 不激不励,中庸平和的传统审美观。在中国人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不像西风推崇更高、更快、更好的思维习惯,总是喜欢把度把握在恰到好处。所以圣人讲求去其两端择其中于民,普通人也追求“合适”,不过分等。纵观《兰亭集序》全文,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h3> <h3> 不激不励,中庸平和的传统审美观。在中国人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不像西风推崇更高、更快、更好的思维习惯,总是喜欢把度把握在恰到好处。所以圣人讲求去其两端择其中于民,普通人的“合适”,不能过分等。纵观目前看到的最接近《兰亭集序》墨迹的摹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h3> <p class="ql-block"> 笔法上变化莫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兰亭集序》的笔画变化相当大,当然做法书法这是他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里面的笔画笔画有以下几种情况。</p><p class="ql-block">一、同一笔画不同位置笔画间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如永字第一个点,起笔出劲健爽利锋芒外露,行笔时稳重厚实,圆润饱满,收笔处利索干净。所以整个点画体现的风情万种,既有刚健爽利,又有圆润饱满柔情似水。</p><p class="ql-block">二、同一个笔画的不同形态。</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里表现的很突出。如横画的不同形态。如“一”的写法,“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两个“一”就不相同,“一”的一上接盛的最后一笔,下开觞字的第一笔所以看起来连带很明显很实。二“一咏”的“一”则再没那么明显,入笔收笔都和前一个有很大的区别。再比如点画同样字字的第一个位置,但“永”中的点和“咏”中就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三、笔画之间的对比比较强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拿点来说其形态也各不相同,如斯文的文的撇捺粗细对比,“少长咸集”里少的长撇与其他笔画的长短轻重对比。</p> <p class="ql-block">字法上方面</p><p class="ql-block">一、结体紧凑,大小相间</p><p class="ql-block">《兰亭集序》的里字其主体部分是非常紧凑的或者说中宫收的很紧,这对于隶书其实是一大变化,不过其梢节却是向四周发散这样使得字形显得如美女一样躯体婷婷玉立,苗条有致,四肢修长。</p><p class="ql-block">二、大小错落,正斜相生。</p><p class="ql-block">记得白居易《琵琶行》里有一句诗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曲子的诗说:“嘈嘈切切错综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实《兰亭集序》里每个字看起来颇有这种感觉。比如第一个字“永”就写的很舒展,宽大,瘦劲。而“和”字则较扁平,有的字则正,有的斜。这些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正斜相对的特点让整篇整篇显的活泼大气,灵性十足。</p><p class="ql-block">章法方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章法上</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普通人认为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是整齐美观,排列有序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仔细观赏古人法帖便会发现,横有列,竖有行的情况其实是并不多见的。这一点在行草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如作品的前三行写的非常整齐,感觉也更加疏朗,清新。后面则写的急促紧凑。但整体缺不失和谐之美。还有部分片段行也不是直线性的而是不断的摆动。这些都给作品带来了不少的活力和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墨法方面</p><p class="ql-block">从目前公认的最接近《兰亭集序》真迹的冯承素摩本可以看出,整篇文章墨色清淡疏远,但在清淡疏远之间却又夹杂着一些浓厚的笔触,但这些却并不显得多余和突兀而是完美的融合在整幅作品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