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与阅读同行——记莫旗教育研修中心假期读书汇报会

香雪海

<h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是个体与作者的对话,而阅读后的交流则是思考的碰撞收获的互换。3月4日,莫旗教育研修中心召开了“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假期读书汇报会。此次汇报有教研、培训、科研三个部门共计26人参加。历时一天,大家汇报深刻,读思结合,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了深入交流,精彩不断。</h3> <p class="ql-block">  一、阅读激发了我的教育梦想</p><p class="ql-block"> 教育生活原来可以这么幸福的过,沉淀许久的教育梦想再阅读的体验中再次被点燃!    </p><p class="ql-block"> 二、阅读刷新了我的课堂教育观   </p><p class="ql-block"> 教学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创新科学,对教学技术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对学困生的转化,对提升教学质量策略,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p><p class="ql-block"> 三、阅读完善着我的师德素养</p><p class="ql-block">   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积累;阅读之美,美在常读常新。阅读能够促使教师的自身成长,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享受教育成功带来的幸福。   </p><p class="ql-block"> ——马云峰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感悟</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阅读”吧!读中感受“悦读”快乐,获得“跃读”与“越读”的能力,在书香中走向诗和远方! </p><p class="ql-block"> ——崔颖</p> <p class="ql-block">  要打造出多媒体有效支持下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相长的人性化“双主”教学高效课堂,作为今后莫旗历史学科落实统编三科课程改革任务的初中历史教研主题总目标。作为党员教师,要在今后全旗教育教学中真正学史、用史,引领全旗历史教师努力学习建党100周年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内化为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杜广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p> <p class="ql-block">  像医生那样做教师:把了解学生放在首位;把了解学生的工作落在实处;像医生了解病人那样去了解学生。 </p><p class="ql-block"> ——纪长生</p> <p class="ql-block">  杜威说:“从教育产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生活。没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从何谈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等,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 ——许振梅《热爱可抵岁月漫长》</p> <p class="ql-block">  《深度学习 走向核心素养》让教学触及心灵,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其内涵是学生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而核心素养需要深度学习来支撑。 </p><p class="ql-block"> ——萨仁高娃</p> <p class="ql-block">  “名人和科学家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厚重的标志。” </p><p class="ql-block"> ——唐秀红《胡同里的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师生都对学习充满期待,是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转型发展的方向。 </p><p class="ql-block"> ——王秀丽</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课堂语言几乎支配着其他所有的教学行为,没有语言的参与,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燥、乏味。那么,教师到底该怎样说话?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看了《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这本书。美术课堂中的语言:要说“对”,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要变着花样说,语言表达要符合当时情境的需要;不要全都说,要具有启发性;饱含真情,发自内心的去感染学生;语言要“美”,怎样做?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常运用! </p><p class="ql-block"> ——石兰</p> <p class="ql-block">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气沉丹田、心手合一的读书状态,可以养生、助生、优生。你认真读书的样子最美,没有之一! </p><p class="ql-block"> ——伊晓丽</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阅读犹如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一个人的精神样貌里,终会助力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让我们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幸福充实。 </p><p class="ql-block"> ——付绯</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倡导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而解决教师“怎样教”的深度教学和学生“怎样学”的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的落地之路。 </p><p class="ql-block"> ——孙玉敏</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育心里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 </p><p class="ql-block"> ——解丽君</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工作者永远不能忘记教育人的初心和本真,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能给予孩子最多的不是喋喋不休教导,而是“我该怎么做”的实践,谁都愿意看到成长、成才、成功,但需要我们教育人有助力学生发展的动力,新的时代不缺少夸夸其谈的贤人,唯独欠缺带领我们走向理想的凡人,愿我们的努力成就当今孩子的明天! </p><p class="ql-block"> ——包健</p> <p class="ql-block">  寒假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通过阅读和学习,从内在和认识中强化我自己的理念。读这本书不仅是教师的修行,亦是修养、修身、修心。从书中我解析到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电影的教育价值、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精彩内容。作为教研员将把这些坚持分享给我的学科同仁们,一起共同用心的从教学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来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卢正来《读者寻真谛,研中索收获》</p> <p class="ql-block">  教学资源整合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王国辉</p> <p class="ql-block">  音乐教育作为情感启迪与表现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情感的体验,才能达到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p><p class="ql-block"> ——孟健</p> <h3>  一天的汇报金句掌声不断,欢声笑语。体育教研员孙平辉老师汇报之前带领大家互动。</h3> <p class="ql-block">  “修行”就是不迁怒,不贰过。把自己变成孩子是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诀窍。</p><p class="ql-block"> ——孙平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重要的事总是有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总是能找时间去做,让读书成为人生最好的修行! </p><p class="ql-block"> ——李相琴读《白说》《读书是最好的修行》有感</p> <p class="ql-block">  与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一行禅师将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最终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翻开这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p><p class="ql-block"> ——石卉</p> <p class="ql-block">  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们自我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p><p class="ql-block"> ——吴丽梅  </p> <p class="ql-block">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用与众不同的眼光进行深入的思考。文章本不是说教,而是作者生命感悟的分享。愿我们通过阅读,带上最简单的行囊和最丰盛的自己出发! </p><p class="ql-block"> ——陈艳杰</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人生铺垫!小时候,父母催着我们读书,我们总以为读书是为父母和老师读书,长大后,我们才发现:读书,让我们明白了事理;让我们认知了世界;让我们开阔了视野;让我们结识了许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物。有读书的人生舞台,变得更广阔、人生更炫丽。 </p><p class="ql-block"> ——苏玉兰</p> <p class="ql-block">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国历史》本书从北方游牧民族依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与农耕民族的关系、历史作用、文化的贡献来阐述的。中国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落后,但是,在中国历史发展演变中,特别是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中却做出了突出贡献。各个民族在历史中血脉融合、文化融合早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密不可分。 </p><p class="ql-block"> ——郭晓斯</p> <p class="ql-block">  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带领读者领略阅读之美,汲取教育智慧。毫无疑问,阅读是个人成长的必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李冬梅</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自修,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助修。 </p><p class="ql-block"> ——戴常福</p> <h3>  李小兵副主任对大家的阅读思考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分享了自己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的感悟和下一步阅读工作方向。他说:大家对读书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值得探讨。要阅读经典,读得时候要联想和思考结合,加上自己的主观思维,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作为教师,守住初心,循序渐进,自我超越。多去阅读,跟随成功者的脚步,少走弯路。</h3> <h3>  史桂华主任与大家分享了假期读《羊皮卷》的感悟:用积极的心态去化解消极,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确定目标要立即行动去达成,滋养精神像滋养身体那样;阅读要思考,思考后去总结提炼……并在总结中提到了单位安排读书的目的:一是营造一种读书氛围,从被动到主动。二是通过假期的必读书与选读书,大家读书思考交流分享。三是结合生活和工作去实践,推荐给学科老师,运用到工作中。</h3> <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读。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如果把读书比作播种,每本书便是每个作者成长的一生,种下种子,人生的全部就是收获季。(摄影:萨仁高娃)</p>

读书

教育

阅读

教师

修行

教学

学生

素养

思考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