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三章、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知之症</p><p class="ql-block">2014年随父母去南通看望中医界的泰斗朱良春朱老,朱老当时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但依然思路十分清晰,跟老爸谈论起中医,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朱老是我所见过的最有大家风范的中医,他不光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中医的政治家,对于时下的中医现状分析的鞭辟入里。他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对有才能的后学晚辈更是不吝赐教、提携有加,还帮助了一大批象蛇药季德胜那样的民间中医,使得很多绝学得以传承下来,可以说是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我爸常说,虽未得机缘正式拜朱老为师,但朱老对他有知遇之恩,在他心里早已被尊为恩师。每次与朱老见面,两人都谈的十分投机,老人舍不得我爸妈离开,常常是从早上谈到下午。还要自己的儿女们也都称呼我爸妈做大哥、大嫂,所以与朱老应该算是“份数师生、情同父子”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去拜望朱爷爷时,他伸出一只手说到:“中医是个巨大的宝库,我所掌握的只有一个手心这么多,很多知识都还没有掌握,但就这样也已经可以治很多病、救很多人了,所以其实并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知之症!”这句话令我记忆非常深刻。如朱老这样泰斗级的人物,还只是掌握了一点点,那么每一个中医人都应该永远在路上,永远不要停止探寻的脚步。因为每一次探寻,都有可能造就一个奇迹,挽救一条生命!</p> <p class="ql-block">跟着老爸这些年,见到了很多疑难杂症,且都病势凶猛,着实令老爸也感到非常棘手。这些来诊的患者大多是亲戚或者朋友介绍来的,也都是四处求医无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的。</p><p class="ql-block">老爸一见到这样的患者就会感到十分挠头,因为确实没有见过,也没有把握治他们的病,但是善良的老妈见不得病人痛苦无助的样子,总是在一旁劝老爸道:“你就试着给治治呗!”每每在这样的时候,老爸总会竖着两个眉毛,冲老妈用他独特的、带着唐山味儿+山西味儿的口音喊到:“我能治了这个病?都不知道是啥病?咋治?”这时候老妈也会使出硬手段:“怎么不能治,你之前治的那个XXX和XXX,以前也没治过,最后不是也治好了吗!不是你说的:’不管他是个什么病,咱就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找到根源治就对了’,要对你自己有信心,更要对中医有信心!”老爸就在老妈这种软硬兼施的威逼和鼓励下,为病人仔细诊脉、认真辩证,加上病人们的配合度也非常高,居然每次效果都还是出奇的好。(以上软硬兼施的方法,尺度非常难以拿捏,反正我是没有这个本事,说不动老头半分)</p><p class="ql-block">还好,老妈能劝得动老爸,不然真不知道这些患者们要痛苦到什么时候,而这些疑难杂症的医学难题恐怕也就难以攻破了。不过大凡是有本事的老中医似乎脾气都有点怪。就好像金庸小说里的杀人名医平一指、蝶谷医仙胡青牛,我老爸也是这样,用我妈的话说就是:“倔的跟驴似的!”其实,他就是特别执拗,一根筋,也正是他这种性格才让他对中医能够心无旁骛、一门深入的学习、研究。幸亏有我妈这样一位双商在线又懂生活的人在旁悉心照料,安排老爸所有生活的细节,否则真不知道他除了研究中医和看病之余还能有什么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几个令我记忆深刻的疑难病例。</p><p class="ql-block">让人生不如死的“类风湿”</p><p class="ql-block">“谢谢郭大夫把我漂亮的媳妇又还给我了!”</p><p class="ql-block">对于类风湿的记忆要回到我很小的时候了,那时我妈妈在山西一所医院的中医科工作,当时她有个同事纪大夫后来就得了类风湿。妈妈在医院工作时,我还比较小,所以对纪阿姨的印象也比较模糊,只记得她人很精神,发髻永远都非常整齐的挽在脑后,还记得妈妈常念叨说纪大夫是她们医院最棒的内科大夫,医术精湛,人也特别干练,是天津某医学院的高材生,也是他们医院最有风采的人之一。后来我妈妈离开医院,去了出版社工作,我也上了初中,再见到纪阿姨却令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整个人比之前矮了十几公分,两条腿变成了O型,八字脚严重外翻,两只手变形的十分骇人。那永远整齐的盘发,也因为手的不灵活,梳不好,垂下来好几绺,被风一吹,显得十分苍老、凌乱。从那开始,我就知道类风湿是个可怕得病。但直到我跟诊时与类风湿患者近距离接触,才深深体会到这个病带给人的痛苦。</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跟诊见到类风湿患者是很多年前在清华科技园的一间办公室里,是我好友罗Z的大姑罗老师的办公室。罗老师当时是清华科技园的一位领导,因我好友的关系,罗老师对我非常熟悉,也见过我的父母,知道我爸医术高明。一天罗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那里有个员工的女儿得了严重的类风湿,这家人为了看病已经是债台高筑,太可怜了,问我老爸能否施以援手,帮帮他们。我父母也都是医者仁心,马上就答应了罗老师去她办公室帮这个行动都困难的姑娘看病。</p><p class="ql-block">到了罗老师的办公室,罗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这个姑娘小孙的情况。原来,小孙夫妇和她妈妈都是安徽来京务工人员,孙妈妈在科技园办公楼做清洁工,干了好多年了,但最近好像非常需要用钱,就找罗老师问有没有兼职工作,于是罗老师就请她做了兼职小时工。罗老师是个热心人,她发现孙妈妈每天情绪都非常低落,又总是在四处筹钱,就问她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妈妈才说是她的女儿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现在已经生活无法自理,女婿为了照顾女儿和外孙女也无法出去打工,为了给女儿看病已经是一贫如洗、还欠了一屁股债,但依旧是毫无起色,甚至越来越严重。外孙女现在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却因没有钱而无法入学。本来靠着勤劳工作生活的还不错的一家人,都感到非常绝望,几近崩溃。</p><p class="ql-block">此时孙妈妈轻轻敲了敲门,怯生生的从门外探进半个脑袋说他们已经把小孙搀扶上来了,能否请郭大夫为她看病。罗老师赶紧开门让他们全都进来。</p><p class="ql-block">只见孙妈妈和女婿一边一个,吃力的架着小孙,步履蹒跚的挪进了办公室。小孙当时29岁,高大粗壮,看得出是因为长期服用激素,导致她的脸象满月一样,脸皮被撑得都透明了,好像随时有可能崩开。胖胖的手指就像10根小胡萝卜,挤的无法并拢。小孙坐下后开始讲述自己的情况:之前打工经常需要用凉水洗东西,日积月累就觉得手指骨缝酸痛,然后逐渐就变得浑身骨头都疼,起初还可以忍受,到后来就愈发厉害,甚至整夜疼痛呻吟无法入睡。听到这里小孙的丈夫附和道:“郭大夫,求您救救我媳妇吧!她真的太可怜了,总让我闺女去给买老鼠药,说是实在疼得受不了了,想赶紧吃点药死了就不用受罪了。我们租房子那的居委会大妈们,现在需要轮流看着她,怕一个没看住她就自杀了。她要是死了,我带着孩子可咋活呢!”说着说着就开始掉眼泪。他这一哭,孙妈妈和小孙也跟着啜泣起来,看着他们全家人哭成一片,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心酸不已。</p> <p class="ql-block">老爸赶紧给小孙诊脉,并细细的询问了她的各种症状和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又问她都去什么地方看过,有没有看过中医。小孙说她去过很多医院,刚刚还去过一家类风湿专科医院,把身上仅有的600多元也花完了,医院给开了一些西医和几包中药,说着孙妈妈就把那几包中药捧了出来,问老爸能否接着吃。老爸看着那些并不太对证的中药,想到这是小孙一家人用最后的钱换来的药,如果让她扔了一定会舍不得,于是帮她挑拣出来一些,让她接着把剩下的大部分中药先吃着,所有西药包括激素都停掉,然后我们再给她配药。</p><p class="ql-block">我爸是个面冷心善的人,小孙一家的惨状让他感到十分心痛。回去后就开好方子,让助理从安国药材市场选购了最好的药材,做成药粉,让我送到了罗老师处,并叮嘱孙妈妈让小孙按时定量服药。</p><p class="ql-block">老爸十分记挂小孙的病情,一有时间就看书钻研有关类风湿的治疗方法和病案,还让她每隔一段时间就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根据她的病情重新帮她开方、购药、做药,再让我送过去或者让她爱人来我家取。老爸听说蜡疗对类风湿效果很好,就让我从网上帮小孙买了蜡疗仪,并给她做了外用的药粉配合蜡疗外敷使用。</p> <p class="ql-block">半年后我们再次来到了罗老师的办公室,只见一个高挑秀气的美少妇笑吟吟的站在我们面前,深深地给老爸鞠了一躬。天呐,竟然是小孙,那个高大粗壮、面如满月的小孙吗?我不禁暗暗感叹:真的是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啊!小孙的丈夫更是喜滋滋的说:“怎么样,我媳妇还是挺好看的吧,之前是被这个病和激素折磨的不像样,停了激素和西药,再吃上郭大夫的药,瘦了40多斤。谢谢您把我的漂亮媳妇又还给我了!”那个曾经哭的稀里哗啦的男人,今天居然会说俏皮话了,真好!</p><p class="ql-block">这时小孙走过来,帮老爸拉开了椅子让他坐下,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奉上,我偷偷看她的手指头,那10个小胡萝卜棒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纤纤素手。孙妈妈激动不已地拉着我妈说:“谢谢郭大夫,谢谢您一家人,也谢谢罗主任,要不是你们,我家就完了!现在闺女生活能够自理了,还能帮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虽然还不能出去打工,但是起码不用我们轮流看着照顾了,女婿也能出去打工挣钱还债了,外孙女也上小学了。给我们治病、买药、做药一分钱都不要,这大的恩情也不知道该咋回报了!我们也没别的能耐,您家要是需要有人跑腿干活的,我们一定去!”</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一家人充满感激的笑脸,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虽然生活依旧不容易,但是他们看到了希望,我想,“希望”应该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吧!</p><p class="ql-block">后来,小孙的爱人来过我家几次,有一次我正巧碰见。大夏天的,他手里捧着个大西瓜,满脸大汗的敲开了我家的门,也不进来,冲我我妈憨憨的、尴尬的笑了笑说:“阿姨,我媳妇让我来看看您和郭大夫,我知道这西瓜不值钱,您也看不上,可是贵的东西我们买不起,只能买个西瓜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您别嫌弃。”于是就把西瓜放下,转身就要走。我妈忙把他叫住,让阿姨给拿了一大堆水果、点心、零食。小孙的丈夫手里拎着满满2大包吃的,怔怔的站在那里,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老妈赶紧拍拍他的肩膀,说:“快回去吧!给孩子拿点吃的,你们挣钱不容易,以后来看我们什么都不用带!”</p><p class="ql-block">这以后小孙的丈夫就没再来过,后来罗老师转达说是因为他每次来我妈都会给带一大堆吃的,他们觉得实在是不好意思,就不敢来了,但是如果有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一定随叫随到。</p> <p class="ql-block">反观小孙这个病,是因为寒湿入侵所致,故如果懂得一些中医知识,在发病初期就可以服用一些祛寒除湿的中成药,还可以多吃生姜、薏米等具有祛寒除湿功能的食品,亦可使用艾灸、拔罐等外治方法配合。如果这些手段都用到了,那么疾病就不至于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中医其实就是个纠偏的医学,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永远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身体就不会出现大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