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抒情怀 耄耋恩师作表率</p><p class="ql-block">学海无涯您引领 吾爱吾师恒久在</p> <p class="ql-block">鹤岗教育的骄傲</p><p class="ql-block">“130”(人),这个称号是鹤岗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她源于50年前在鹤岗教育青黄不接的窘况下,由市教育局牵头,在王家驹主任(我们尊敬的老师)亲自主导下,通过层层选拔,终于给予这批人步入教育殿堂的美好机遇。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说过: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50年中,我们这些只有刚满小学学历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挫折、艰难、坎坷、困境与彷徨;也经历了刻苦、勤奋、努力、拼搏与辉煌。50年我们用我们的稚嫩与青春、用我们的热忱与忠诚书写了鹤岗教育史上无数个感动和壮美的诗行。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人生不是一支蜡烛,而是在三尺讲台上燃烧的火炬,并有幸地让这火炬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我们无愧于这三尺讲台给我们搭建的人生的第一个平台,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无愧于党的辉煌的教育事业。5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鹤岗教育的“130”、我们是鹤岗教育的骄傲、我们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骄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兴安区:我们身处市郊,地域偏远,条件艰苦。但当望着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的心静下了,决心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教好书,育好人。清晨我们踏着泥泞的乡村土路,晚霞我们迎着寒来暑往,灯下刻苦夜读、孜孜以求。淳朴的学子终于给了我们最好的回报,“看见自己的学生胜过自己,永远是作先生的一件乐事”。看到家长们面带容笑给我们送来了自家产的大葱、白菜、土豆,我们欣慰了,也荣幸地“受贿”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东山区:我们距市区不远,但却是城乡的结合部。从小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看到邻里家的大爷、大妈们送来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信任,只能不断地充实自己,讲好每一节课。那时的我们还没有多崇高的理想,只为博得邻里乡亲在我们的父母面前夸上一句:这孩子教得真好!随着我们在社会上赢得的良好口碑,市里的孩子居然要来我们这里上学了,而且必须得找区里领导“走后门”方可。为此,我们迎晨光、携群星的劳累全都一扫而光。这仅仅是荣誉吗?不!它更是我们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p> <p class="ql-block">南山区:我们这里距市区较远,矿工的孩子居多,学校分布比较疏散、偏僻。一到家访时,硬是“滚一身煤土,练就一双铁脚板”。因为家长是矿工的较多,同他们交流起来,说得口干舌燥才能把情况讲清楚。“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却是垫脚石使得你站得更高”。正是在这艰苦的环境里,我们虚心向质朴的老教师学习,刻苦钻研,认真探讨新课程,新理念,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勇于承担起素质教育改革的重任。当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偏僻、无名的学校打造成了市属的名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农区:这里是我们市的繁华经济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学校也相对比较多。当时各学校虽然师资短缺,但是教师水平的起点很高,名师名校都出自这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相长”。也是我们的成功秘诀。在这里我们每天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刻领会教育内涵,积极参与各个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优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们恪守田园,辛勤耕耘,收获了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这群曾经的丑小鸭,破茧成蝶,展翅翱翔与天鹅共舞!</p> <p class="ql-block">向阳区:这里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天子脚下”,是市委、市政府、矿务局党政主要部门的所在地。区域的优越,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家长们随时随地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与评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教育的整体大局。在这种大气候的氛围中,我们立志“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我们只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知识,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承担各部门、各领域来学校的检查,才能有与各级领导(家长)交流的资本,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照本宣科的“孩子王”。我们感谢天子脚下的护佑,我们也感谢成长中的如履薄冰,更感谢不断接受检查的历练,让我们荣幸地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使者”;成为“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高中学:只有小学文凭的我们,让我们去中学教书,这简直是“登高望远”的奢望,然而历史就是给了我们这个机遇。并且还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该是“夫志当存高远”,但这一重任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通过小小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况且当时的我们上有老人要服侍,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女要教育。夜晚当万家灯火几近熄灭时,我们才开始挑灯夜战,从衣兜里拿出随时可以背读的“数学方程式、英语单词、古汉语的生僻字词等等……”来学习。知识的海洋虽浩瀚无边,但我们得有遨游的本领,这时“拼搏”对我们而言不再是口号,而是泪水、汗水与困苦的象征。当我们骄傲地站在与我们齐高的学生面前讲课,并博得他们掌声的时候,我们欣然的泪水里,真正蕴含了苦辣酸甜的滋味;当我们的莘莘学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凯旋归来看望我们时,他们的一声:老师您好!我们仿佛欣慰地看到了蓝天白云间,用我们的双手绘制的一幅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教育出来的人素质都很好!在教育的三尺讲台我们奉献过青春。但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先后出了教育。正如作家契科夫说过:路是人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向没有人的地方走。走出了教育的大门对我们而言,又是一个重新的开始。但我们坚信: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因为我们有了过去的经历与积淀,所以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继续发挥着我们的聪明、才智与热情,顽强地向陌生的领域进军,用我们的实力打拼出了一番新天地。赢得了让社会满意的优秀公务员!</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30”的佼佼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成为了鹤岗市教育最高层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这些岗位对我们而言是陌生、是拼搏、是历练、是骄傲、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我们坚信:智慧、勤劳和才能高于显贵和财富。我们成为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好的教育者;我们成为了教师口碑中最好的培训者;我们成为了为全市教育发展的最好的工作者,我们在本职的岗位上继续发挥着我们的光和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为鹤岗的教育史谱写了壮美的华章。</p> <p class="ql-block">人生50年,我们把一辈子的情怀都献给了这片热土和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如今我们虽已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为了儿女仍然身处异域他乡,但我们的心却一直都在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上,每逢节日,登高望远,家乡在那里,我却在这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泪水潸然而下。如今有幸的网络平台给我们筑起了“温馨家园”,让天涯海角的我们相聚于此:畅聊师生情、同学情,重拾梦想,憧憬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愿我们的“130”是春天的故事,是夏天的浪漫,是秋天的风景,是冬天的傲寒。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用我们的生命与热血演绎人生瑰丽的斑斓!</p><p class="ql-block">在此,感谢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与鼓励!再次感谢为了这个活动积极参与并做出贡献的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