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周德南 <div>摄于泰国普吉岛<div><br></div></div> <div><br></div>沙滩泳装的欣赏角度<br><br>1、阳光沙滩是吸引大多数游客的主要原因,在沙滩上晒太阳,同样是众多游客的选择,因此最大限度地暴露肌肤是明智的办法,要是遮遮掩掩那怎么达到晒太阳的目的呢?<br><br>2、从游客的皮肤肤色可以看出来,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所谓的小麦色,并将视其为健康肤色,真正的苍白色皮肤肤色原因,除了本身就是白种人之外还表示没有机会晒太阳,这也是贫富差距的一种象征性标志。<br><br>3、普吉岛的海滨沙滩数量很多,而且规模很大,一些沙滩来回行走就有5-6公里之多,因此游客非常喜欢在沙滩上边行走边晒太阳,所以我们能欣赏到游客健美的行走姿态。<br><br>4、关于身材,这世界本来就是由各种人种和群体组成的,高矮胖瘦那是人间常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无须大惊小怪,但是各国游客的泳装那倒是可以对比自己的身材做个参考,以便有机会到海滩上晒太阳的时候做个选择。<div><br></div> <div>附参考资料:比基尼的来历<br><br>1946年之前,比基尼只是一个地名—杜鲁门总统批准进行核弹试爆的小岛的名称。那一年上半年,女人只敢穿着立领、平脚的紧紧包裹着身体的“泳衣”到海边游泳,沙滩景象是乌黑一片。<br></div><div><br></div> <div><br></div>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原子弹爆炸后的第18天,法国人路易斯·里尔德于1946年7月18日在巴黎推出了一款由三块布和四条带子组成的泳装。这种世界上遮掩身体面积最小的泳衣,通过胸罩护住乳房,背部除绳带外几乎全裸,三角裤衩的胯部尽量上提,最大幅度地露出了臀腿胯部。它形式简便、小巧玲珑,仅用了不足30英寸布料,揉成一团可装入一个火柴盒中。<br><div><br></div> <div><br></div>比基尼的面世令世界震惊的程度不亚于那一颗原子弹爆炸。别出心裁的里尔德不失时机地利用比基尼岛原子弹爆炸的影响,果断命名这种两片三点式泳衣为“比基尼”。<div><br></div><div>尽管这种新款式引起了很大争议,它还是在法国受到了“那些点缀了海滩的顽皮姑娘”的欢迎。在早期的轰动平息下来后,作为妇女们在海滩上和游泳时穿的泳装,比基尼泳装迅速取代了连体泳装,并风靡全世界至今。<div><br></div></div> <div><br></div><div>读者看完图文,应该知道比基尼的来源了吧?</div><div>再提个小问题:你认为小麦色的肤色值不值得效仿呢?</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