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4至5月,县委部署开展“三大攻坚战”专项巡察期间,工作之余,我意外见证了一番景象,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因为巡察驻地就近安排在所在街道的旅馆或者饭店,看到那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饭店经常客满。询问得知,是当地村民或者街道居民在举办宴会庆典,此前疫情防控政府不让办,现在放开了,于是乎就大张旗鼓,开办!</p> <p class="ql-block"> 办就办了,为啥会如此相对集中,似乎比常年显得频次更多呢?原来,相当一部分宴会是在“补办”,娶媳妇嫁女儿、乔迁搬家等等,头一年的“日子”都“择”好了,虽然时值疫情严重期,也因“天意”不可违,只好简单低调处理一下算是没有错过日子。但是,程序虽然走过了,场面没有“办”,这在本地很多村民眼里,还不能算圆满。自己该收的红包,别人该还的“礼”,还是要的,不然,要么是自己不近人情,要么就是人家“不讲亲戚”,“不给面子”。</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近日,还遇到过两件事,啼笑皆非。一件是农村老家一邻居,去年刚刚娶儿媳妇大办,今年初得了个孙女,九天“喜三”,居然继续大摆宴席,笑纳礼金。这宴席的滋味,只有吃者知晓了。另一件,更加奇葩,是一个发小闲谈时说的,说是一个常年在外地务工的居民,某日突然宣布,自己在本镇街道买房子了,虽然没有完全装修好,但是“大师”给择好了日子,必须近期搬家。于是呼朋喊友,开始操办。前后三四天匆匆“办”完后,他就立马回到务工地方上班去了,街坊四邻至今为止没看到他搬到新家居住。操办时候,用手一指的“那套房子”,到底是不是他买的,至今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问号。</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婚嫁搬家宴有时候补办还可以理解的话,有一种庆祝活动的“补”,就实在实在令人费解了,那就是孩子十二岁的生日宴。本来在防控期间,孩子的12岁生日已经过了,现在却也来补“办”。搬家婚嫁可以延期,生孩子日期也能人为延期数月,简直可以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了。就这样,偌大的集市村口,“你方唱罢我登场”,花样翻新,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党的“十八大”特别“八项规定”施行后,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基本销声匿迹。在此氛围下,城区市民操办劲头也渐趋消减。</p> <p class="ql-block"> 但是,驱车乡镇,尤其每逢“黄道吉日”,街头巷尾,各种彩虹门竞相亮相,锣鼓喧天,灯红酒绿,常致道路拥堵。大部分操办者为了“方便”来访者,提前两三天就搭好了场子,“随时来都有饭吃”,关键还能送得掉红包。每到这时候,居住在乡村或者老家亲友比较多的,一天之内跑四五处送红包赶场子的,屡见不鲜。</p> <p class="ql-block">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热衷办事,甚至过期了还去“补办”?时下的乡风为什么如此通情达“礼”呢</p><p class="ql-block"> 随机采访一位村民,问题成因就昭然若揭。原来就是一句话:“大家都在办”!张家儿子结婚要排场,李家女儿出嫁也得“平等”;王家乔迁张灯结彩,赵家孩子升学也应披红挂绿;你当老板经商换车了要庆祝,那我搞养殖母猪下崽也是可喜可贺,来来往往,大家都不能空手。</p><p class="ql-block"> 总之,自己有事不办,别人办事还必须要去“贺”,不然自己吃亏不说,还落下个“不通情、不讲人”的话柄。如此这般,你追我赶,终于成就了另一个版本的“遇事办”。</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继续追问一句“感觉这样好不好?”几乎千篇一律的回答都会是:“不好,太累”。操办之后,除去消费浪费的,虽然也会有所结余,但是,那都是人情债,循环往复,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一切趋之如骛的背后,蕴藏更多的却是无奈和困乏,那些看似热闹的外衣下,遮盖着的多为表面繁华。</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当前很多农村家庭的最大开支负担就是应付办事“随礼”,由此不难预测,部分脱贫户家庭很大的可能会因此返贫。</p> <p class="ql-block"> 实事求是的说,多年以来,我们的各级政府,建设文明乡风,倡导移风易俗,是很下过了几番功夫的,在部分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中西部的大多数地方,办事收礼这件事在农村收效甚微,个别地方甚至还愈演愈烈。村民一百个不情愿去“随礼”,但是自己遇事还是“必须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人情往来,合情合理。但是缺乏合理尺度,就是过犹不及。解决当前乡村操办陋习,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推出一以贯之的主旋律,施以一抓到底的持久性。</p> <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在举国上下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陈规陋习明显已经成为不和谐的杂音。试想,假如我们能够继续坚定脱贫攻坚时期的勇气和决心,拿出绣花一样的功夫,溯本求源,精准施策,变堵为疏。然后,全民动员,全党提倡,宣传舆论铺天盖地,干部入户反复强调,监督跟踪严肃问效,根除流弊,河晏海清,乡风文明,当指日可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