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奋力前行——竹沟中心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

竹沟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3月3日下午,数学组的老师们便如约而至的相聚在一起,大家来到四楼会议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合作探究,因为只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很难系统的把握教材,把握大纲,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所以同科组的集体备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可行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  全体数学老师正在认真地研讨教案,整个活动过程,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了许多困惑和实际操作的教学问题,丰富了数学组教师的教学经验。</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组:备课内容为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九。认识图形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面”是“体”上的一部分,更要让学生们在动手拼一拼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图形王国的魅力。通过纳他人智慧来突破本单元教学目标。十几减9的教学以“破十”法寻找突破点,帮助学生摒弃陈旧的掰手指算数法。</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组:备课内容为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关键是如何突破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这个是本单元的难点,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建立方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大家先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张老师说,四则运算在四年级终于学完了,学生也理解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相互关系。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材上也作了详细的解释,从两种情况分析:一种是得不到商,即初中学的无解;另一种是得不到确定的商,即初中学的无数解。</p><p class="ql-block"> 接着现在大家就本单元的难点进行探讨下,对于树形题,让学生先不计算得数,直接把算式往下抄,直到抄出最后的综合算式,就相当于是把算式一脚踩下去,把它们踩平了。最后检查下要不要添括号。</p><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老师说,先认真观察,观察算式与得数的关系,观察每个数字的位置,在写综合算式时,不能随意改动数字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组:备课内容为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观察物体让学生会根据已有图形的表现,想象,拼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因数与倍数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会列举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组:备课内容为第一单元:负数 在数轴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接触负数的初步比较第二单元百分数当中的折扣和成数以及税率,虽然知识点儿不算太多 太要求很强的基础知识 单位“1”很重要 要多注意。</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长王小燕老师对这次活动做出总结。这次活动各年级负责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各位老师研讨得比较积极,都提出了自己的个人建议。经过研讨教案,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主讲的老师能回去根据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做出整改。</p> <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集体备课发挥了集体优势,老师们既统一了认识,又表达了自己独特见解,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利。集体备课活动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也让老教师们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我们会继续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p>

备课

单元

年级组

算式

学生

老师

教学

数学组

因数

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