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裤袋香”想到的

潮石斋

<p class="ql-block"> 从“裤袋香”想到的</p><p class="ql-block"> 我爸的朋友壁坚叔是凤凰山的茶农,每到我家做客都带一斤凤凰茶叶。我爸泡茶时,他说:“先不要拆那斤茶,我这里有一泡更好的”。说着就从裤袋里拿出一个小纸包,有两三层土纸包着,一层一层慢慢翻开,约有半两的茶叶,茶个完整、叶叶精细。开水一泡,香气洋溢。我爸开玩笑说:“你的裤袋香真是茶中极品。”其实,茶农都有这个习惯,在自己喜爱的、香味独特的茶树精选嫩叶,用自家制茶技术精工细作制成茶叶精品接待贵客。也常常随身携带供作评茶、比茶、品茶之用。民间戏称“裤袋香”。</p><p class="ql-block"> 玩石也有类此雅兴。常常见到玩家珍珍重重地从衣裤袋中拿出一精品小石供人欣赏。石市中也很多见到这样的情景,石农把要出售的石头摆在地上,若见到熟客,从衣裤袋中掏出几块自认为精品的小奇石,这几块石头当然出价较高。市场雅称“裤袋秀”。玩家对“裤袋秀”十分感兴趣,笔者也不例外,工闲时雕塑泥塑架座将心仪小蜡石组合成蜡石盆景,石友们评价甚佳。(详见图)</p><p class="ql-block"> “裤袋秀”自古就有。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芾玩石常常把石头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米芾任职涟水,此地接近灵壁县,蓄存的各种奇石甚为丰富。米芾要一一地品题奇石之名目,一去玩赏就会终日地不出来。当时,上司杨次公到米芾的任上来督察,严正地对米芾说:“朝廷把一个郡的千里地交给你管辖,你哪能终日地玩弄石头呀?” 米芾答道:“在我辖地不见人民争衣抢粮,只见人民作画赏石,足以证明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米芾说后从左袖中取出一石,玲珑剔透,有峰峦有洞穴,颜色极为清润。杨次公一点也不留意,米芾又取出另一块石来,叠峰层峦,在奇巧上胜过前一块,而后米芾又把它存入袖内。最后,米芾取出一石,极尽天工刻划、鬼神镂雕之精巧,米芾手拿此石问杨次公:“这样好的石头,哪能让人不爱?”杨次公忽然开口道:“不只是你爱,我也爱呀!”说着就从米芾的手中夺去这块石,转身登上车走了。</p><p class="ql-block"> 中华祖国央央五千年,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区区茶叶、奇石便有“裤袋香”、“裤袋秀”,可想而知,民间类此象“裤头方”、祖传秘方等私家秘传技术和传统工艺流程何其之多。这些都是民间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些瑰宝的拥有者,每家每户都要好好珍惜,在实践中完善提高,并且详细总结成文,著书立说,使其不至于失传。作为社会、国家和政府机构要给予引导、扶持和保护,奖励无偿奉献推广者,鼓励拥有者发展为专利技术,支持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保护专利权,为造福全社会、全人类服务。</p><p class="ql-block"> 陈扬丹2008年11月3日撰于潮石斋</p><p class="ql-block">(图文发表于2008年11月6日《潮州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