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55 西北演义</b></font></h1> 这里,对西北背景有做一交待的必要。<br><br> 西北本来在辛亥革命后就是个烫手山芋,不仅荒凉,而且棘手。荒凉系指黄土高坡贫瘠弱疲,棘手是英俄外国插手染指。不过再荒凉,再棘手也是我们的国土,不容老毛子插足胁迫。<br><br> 初时,袁世凯力图维持“五族共和”一如清廷,不料俄国趁辛亥战乱策动蒙古独立,并趁乱与民国签订联合声明,蓄谋谋取蒙古脱离民国政府的自治权。 <h5><b>民国全图</b></h5> 到了民国六年,俄国发生革命,趁俄国内乱,同为东亚人,崛起的日本也企图趁机插足。民国七年(1918年)苏俄革命后,中国西北问题开始突出。<br><br><br> 一战即将结束的前夜,段祺瑞宣布中华民国参战,战争结束,中国旋即成为战胜国。其实中国并未派出参战部队,战争期间北洋政府实际派出的只是非武装部队的劳工。日本其实也没参加欧洲的战争,为谋取山东半岛利益与德国宣战而已。 <h5><b>徐树铮(中)</b></h5> <h5><b>中国参战军</b></h5> 中国人反对战争,本不愿参战。段祺瑞政府亲日,决计附日主战,无奈国内反战声音高涨,徐世昌与段祺瑞“府院之争”事情便拖延下来。在日本怂恿下准备的参战部队未及日式装备的武装起来,世界大战就结束了。<br><br> 同为战胜国的日本,本着黄种人的“大东亚共荣”,趁俄国战败失去对蒙古的控制,竟然筹谋内外蒙古一并独立成“大蒙古国”,要抢先把蒙古拉入“共荣”阵营。<br><br> 外蒙惧于日人,酝酿回归中国。民国正好将准备用于参战的部队投放到西北去收拾蒙古,便委任段祺瑞的高参徐树铮为“一级上将”,成立“西北边防筹备处”同时组建“西北边防军”(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拨西北军;冯玉祥乃第二拨,杨虎城系第三拨)。北洋中央特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兼任“西北边防军总司令”,遣其前去笼络威慑外蒙古。<br><br> 徐树铮不负众望,,迅疾将8000军队开进库伦,还真的争取到了外蒙古王公贵族的依附,震慑住独立倾向明显的蒙古喇嘛,堵住日俄两国的插手,使活佛哲布丹尊撤销了所谓自治。 <h5><b>徐树铮</b></h5> 外蒙重归中华民国版图。<br><br> 徐树铮任西北边防督办后,西北边防军发展到三个师四个混成旅,使徐树铮成为张作霖“东北王”和直系曹锟之外的“西北王”。<br><br> 由于徐树铮大功在身且西北边防军装备精良,加之徐树铮比较自诩自负,引起包括同为段祺瑞心腹的靳云鹏、正在崛起的曹锟之悍将吴佩孚在内的一干众人的排斥。为皖直争战埋下隐患。<br><br> 随着吴佩孚南北战争撤兵衡阳,阻碍段祺瑞武力统一部署,直皖两系冲突加剧。<br><br> 1920年5、6月间段祺瑞调回了西北边防军和徐树铮。但因为“府院之争”余波未断,“大小徐”(徐世昌、徐树铮)间也上演了一出好戏:大总统徐世昌开去了徐树铮的西北筹边使职务,撤销了他西北边防军总司令。<br><br> 直皖冲突在所难免。 <h5><b>徐树铮收复蒙古</b></h5> <h5><b>徐树铮(中间多勋者)</b></h5> 作为总理的段祺瑞一怒之下,皖系以原拟参战军发动成立了“定国军”;保定的直系曹锟、吴佩孚则成立“讨贼军”。两军对垒,第一次直皖战争开打的实质就在于此。<br><br> 三天之后直皖两军胜负两分,那时候北京和北洋政府还都能“识大体顾大局”,段祺瑞和徐树铮并未做最后挣扎,争端刚起旋即放下了。<br><br> “西北边防军”从此烟消云散。 <div><br></div><div> 之后,张作霖意图插手西北边防事务,先是推荐了他的亲家张勋为“察哈尔、热河、绥远”三特区“巡阅使”。继而张作霖自己获任“蒙疆经略使”,自督“察热绥”地带。<br><br> 但是,张作霖作为东北王,对西北事务鞭长莫及,加上当地没有多少油水,西北一带边防年久废弛。<br><br> 在西北,除了“山西王”阎锡山坐镇一方兀自不倒,云贵川陕甘宁也都是割据一方的军事大鳄,北洋中央无暇顾及的边远地区。一直到冯玉祥任陕西督军,以及其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获得“西北边防督办”,算是获得北洋政府“正统”准许势力西移,才成为新的“西北军”势力。</div> <h5><b>徐树铮墓</b></h5> 就在吴佩孚在武汉与北伐军打得你死我活时,冯玉祥得到苏俄的军援带着苏联顾问,在国共两党的大力支持下回到西北。<br><br> 吴佩孚从汉口逃出滞留信阳的那些日子,9月15日冯玉祥也抵达五原,重组“西北国民军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br><br> 9月17日国民联军举行“五原誓师”,冯玉祥率全体国民军宣布集体加入国民党,举义旗,声言“革命”。国民党员于右任、徐谦,共产党员李大钊俱是冯玉祥的幕僚,共产党员刘伯承、邓小平、宣侠父、刘志丹也都聚集在西北国民军工作。<br><br> 很快,冯部十路进兵,将吴佩孚的“第三路讨贼大军”刘镇华围困达七八个月的西安城解围,国民军旧部张之江、石友三、岳维峻、李虎臣、杨虎城纷纷回归。 <h5><b>冯玉祥(右)与蒋介石</b></h5> 在苏俄顾问的全盘谋划下,拿下武汉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与同样打着红旗的冯玉祥,“南赤”“北赤”遥相呼应。<br><br> 连南口大战时从旁观到参战的敌手阎锡山也重与冯玉祥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由联奉反冯,转入应付奉张,抛弃直吴,观望北伐,骑驴找马。<br><br> 南口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西北军又卷土重来。<br><br> 西南局势一抹变红了。 <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56 泰山压顶</b></font></h1> 吴佩孚其实对国民党和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未尝否认,甚至有些还是有相当默契的。<br><br> 起初,孙传芳搞“五省联军”时有意与北洋政府的中央集权保持距离,也像湖南一样搞起“联省自治”,吴佩孚对此颇为反感,派蒋百里到南京问孙传芳“究竟想怎样?”并特别向孙传芳说明自己的宗旨:反对南北战争穷兵黩武,但也坚决反对分裂国家。<br><br> 吴佩孚认为,国家必有武力才有可能保持统一,武力虽是促成国家统一的工具,但不应用来制造战争。他特别反对借外人、举外债打中国人。他赞成共和国,维护民主政体,反对独裁和黑暗政治,主张召开全国会议统一南北。<br><br> 这些主张反映着全民族的期待,是全体中国人的希冀,也迎合了南方革命派的主张。 <h5><b>汉口江面上的外国军舰和中国小帆船</b></h5> <h5><b>汉口大智门火车站</b></h5> 吴佩孚也推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但他期期以为不可的是当时的所谓“联俄容共”政策,这一点他与奉张高度默契——与冯玉祥除了私怨,还有冯玉祥依靠苏俄的立场和方法令他不屑——此际,国民革命政府与冯玉祥已经南北呼应,北洋分崩离析,曾经的盟友阎锡山也明显靠不住了。<br><br> 举目四望,革命军势不可挡,孙传芳自顾不暇,奉张已经放弃“关内”“关外”议定的分野,不安于关外天地,嚷嚷着借道南下与北伐革命军决战。除了张宗昌个人还略为顾忌颜面念盟军之谊外,“直鲁联军”的李景林在奉张的默许下已经将保定视为自己的地盘,逼得吴佩孚留在北方的齐夑元没有出路。所谓借路名曰南下抗击革命军的北伐,莫如说就势要取河南湖北夺自己的底盘。 <h5><b>封锁中的汉口英租界</b></h5> <h5><b>准备进入英租界的中国士兵</b></h5> 眼下,自己仅剩的身边大将就是靳云鹗了,而靳云鹗整日在聒噪噪“抗奉”,坚持不让道于奉张,似乎今日之局面全由“拒冯”所致。以往“联奉”毫不犹豫的吴佩孚,痛定思痛也不能不承认靳云鹗等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眼下如此这般进退失据,实在是独木难支。吴佩孚举棋彷徨,进退两难。<br><br> <br><br> 9月至12月,这是十分微妙的四个月份,四个多月时间南北情形发生了巨大变化。<br><br> 9月10日,蒋介石亲临战场观战未能攻入武昌后,北伐军放弃京汉路上纠缠,把武昌交给北伐军第四军唐生智继续围困,亲自率领北伐军主力掉头东进,向长江中下游的孙传芳奔袭而去。 <h5><b>占领租界的北伐军士兵</b></h5> 此时,北伐军李济深部已占领赣州、朱培德占领萍乡,连克宜春、高安。固守江西的孙传芳原指望吴佩孚在汉口与北伐军一搏,借取胜后令南北能缓口气。到这时才真正慌起来,匆忙将原驻苏、浙、皖的军队集结到江西,编成三个方面军,准备与北伐军作一番拼杀。<br><br> 孙传芳坐镇九江,与蒋介石在南昌相持了40多天。<br><br> 蒋介石亲自指挥三路大军。<br><br> 9月19日,北伐军右翼程潜部第一次攻入南昌,旋被孙传芳赶出来;<br><br> 30日,左翼李宗仁取得箬溪大捷。<br><br> 10月10日唐生智部武昌城破后,孙传芳部属夏超(浙江省长)、陈仪、周凤岐、陈调元投奔北伐军;川军杨森也归附北伐军;福建方面何应钦进占汀州后,陆续占领南靖、福州。 <h5><b>北伐形势图</b></h5> 蒋介石在高安下达总攻击令,孙传芳遭遇吴佩孚同样的四分五裂命运,捉襟见肘,应付不迭。<br><br> 11月2日孙离开九江返回吴淞。<br><br> 次日白崇禧再攻南昌,7日南昌守敌缴械。孙传芳再也不抗奉,改为迎合。<br><br> 蒋介石大本营移营南昌,继而规复九江、湖口,北伐军第一期作战计划完美收官。革命军在湘鄂赣闽各省势如破竹。 <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57 不战不和</b></font></h1> 龟缩在河南的吴佩孚军,统帅分歧,三军彷徨。<br><br> 从1926年10月到1927年1月四个多月里,吴佩孚在如何选择战略方针中,不进、不退、不守,不战、不和,不走,彷徨犹豫,举棋不定。人心开始涣散,军心日益瓦解。 <h5><b>张作霖</b></h5> <h5><b>马上张作霖</b></h5> 坐镇奉天的张作霖眼看着国民革命军攻城略地,不仅打垮了吴佩孚,也击溃了孙传芳,武汉、南昌相继丢失。<br><br> 11月10日,张作霖也顾不得与吴佩孚“关内”“关外”的约定,由奉天入关,抵达天津。<br><br> 13日,江西败军之将孙传芳眼见得北洋势孤力单,自己孤掌难鸣了,悄悄离开济南,也顾不上大帅吴佩孚了。19日径自赶到天津会晤张作霖,与奉系和直鲁联军举行“天津会议”。<br><br> 天津会议撇开了吴佩孚,张作霖与孙传芳直接商榷。张作霖当仁不让要挑头对抗南方了。会议议定多方筹备成立“安国军”,以奉军为强大后盾以安“北洋”之国。 <h5><b>张作霖就任“安国军”陆海空大元帅</b></h5> 本来,“安国军”还给吴佩孚(甚至阎锡山)留了个“副总司令”的位置,作为最后一个北洋团结的集团,张作霖还给他反冯联盟盟军的“二哥”留下面子。奉张和孙传芳仍对吴佩孚仍怀有期待,尽力拉拢。然而,无奈到尽管连吴佩孚这边的大将寇英杰都忍不住表示要拥戴奉张了,吴佩孚这边还是无声无息。闷葫芦不开瓢,不卑不亢地拖着,不肯屈尊俯就。<br><br><br><br> 说来也难为了号称“不做督军,不占地盘,不入租界,不举外债”的吴大帅,如今个个都与他扭着劲儿,天下大势不可违拗啊!他自知自己接近穷途末路,既不忍与“两贼“妥协,也不屑与南军媾和;自己阵营中也放不下,杂七杂八的队伍已经无法带了。<br><br> “安国军”并也不更换吴佩孚保荐的顾维钧中央内阁,还派人把曹锟劝来天津,希图让他督促吴佩孚让路出兵。张家父子为了北洋团结,尽力对吴佩孚还保持尊重。<br><br> 被蒋介石夺了江西省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不得不向昔日冤家奉张低头。可是吴佩孚不是孙传芳,凭着他那股“英雄气”依然两头抵住,不肯示弱。 <h5><b>张作霖就职后的军乐游行</b></h5> 直鲁方面虽然张宗昌对待吴佩孚面子上还颇客气,但急不可待的褚玉璞并不含糊,已经不顾面子就要动手。<br><br> 10月2日褚玉璞部进驻保大,逼走吴佩孚的保定驻军,硬性“接防”了吴佩孚的前敌司令部总部所在的保定。<br><br> 奉军接防保定后,石家庄亦不保。吴佩孚咽下这口气,靳云鹗却咽不下。<br><br> 此举令吴佩孚靳云鹗更加对奉张用心不再怀疑。名节事大,局势复杂,虽然有靳云鹗在旁撺掇,吴佩孚对这位昔日对手和“定国军“名义分兵南下仍得十分小心。他既不能转投北伐军,像冯玉祥那样“参加革命”,也不能屈居于奉张之下与北伐军顽抗到底。至于靳云鹗和自己集团将领如何选择恐怕吴佩孚已经奈何不得了。 <h5><b>张作霖与公子</b><div><br></div></h5> <h5><b>张学良在前线督军</b></h5> “十四省联军”当初的势头已经不再,川军杨森一路、刘湘一路和孙传芳一路的周凤岐、陈仪,自己的湖北省长和孙传芳的浙江省长都投靠了北伐军,人心离散。甚至传言连靳云鹗也与冯玉祥和南方革命党都搭上了关系,自己的部属都离心离德,三心二意了。面对此一局面吴佩孚再刚强也到了欲哭无泪的时候,顾此失彼,一筹莫展。<br><br> 前追后堵,时不我待。<br><br> 张作霖等老一代北方军人先礼后兵;少壮派的张学良、褚玉璞等已经是按耐不住跃跃欲试了。 <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58 拒奉再谪</b></font></h1> “安国军”等不到吴佩孚回头,便抛开了吴佩孚。张作霖自任总司令,孙传芳、张宗昌任副总司令,对战略部署作适时调整:江苏、安徽北部让张宗昌进驻,孙传芳在沪杭一带布防。北联阎锡山,主攻冯玉祥;南御国民军,巩固河南江北。<br><br> 至于京汉路,命张学良、韩麟春即刻派兵入豫,对吴佩孚集团能拉就拉,不能拉就打。尽量拉拢吴佩孚,排斥靳云鹗。 奉军南下势头势不可挡,张作霖电责吴佩孚“阳夏不守……时逾半年,迄无解决之方……师已出发,万无停进之理。”奉军挺进河南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急迫之下,吴佩孚与张作霖的关系变得不伦不类,既非盟军,又非敌人。<br><br> 此时的京汉路北方吴军阵营,先是保定“让防”给了褚玉璞,继之又把石家庄“让防”给张学良。保大丢失,作为副总司令的齐夑元眼见黄河以北尽入奉军,料已无计挽回,觉得前途渺茫,自动弃职,下野去了(后来投入华北自治的日军窠臼)。<br><br> 原来京汉线上吴军北起保定,南抵信阳的防线,南方丢城失地,尚未喘息过来,北方盟友已经面露狰狞。龟缩在河南的吴军,统帅分歧,三军彷徨,终于由当年选择“两面作战”,变为今日的“腹背受敌”。<br><br> 吴佩孚担心的奉军南下,“恐救鄂未及,糜豫先成;讨赤未遑,绝友先见”,没想到这么快就毫不留情地逼近眼前,演成事实。<br><br> 奉方将吴佩孚进退失据的缘由归于靳云鹗。<br><br> 张作霖肯给吴佩孚面子,丝毫不给靳云鹗面子,毫不掩饰对靳云鹗的厌恶,通电斥责:“从前二三其德,早在洞鉴。阳夏之役,忍令失败,坐视不救,且有危害之举动。今则公然抗拒义师,旗帜显然”,痛斥靳云鹗对抗奉军,已无亲戚之谊。竭力离间吴靳,“我兄何必庇此不忠不义之部属?” <h5><b>奉军炮舰</b></h5> <h5><b>奉军飞机</b></h5> 此时,拿下湖北的北伐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坐拥湖南、湖北两省,无心继续北伐,忙着消化扩张,把原来的一个军扩展到四个军。<br><br> 此后,广州国民政府北移武汉,在武汉组织了国民政府中央执委联席会议。武汉方面正在想方设法遏制日益膨胀的蒋介石,也无暇北顾。一时京汉线战场沉寂下来,就等着瞧吴佩孚的好了。 <h5><b>唐生智</b></h5> 明知南方居心叵测,张作霖益发对吴佩孚的延宕拖延难以容忍,也不得不为自己违约入关进行辩护。最后也不叫“吴二哥”了,径呼“执事”,责之曰:“执事顿兵不进,诿过保大京汉两师。保大为中国领土,非执事所得而据。敌来犯境则退让不遑,友来假道则摒绝不许,真不知宗旨安在?近闻靳部包围左右,我兄已失自由……”那意思就是你还在听凭靳云鹗之辈危言耸听,播弄是非,我等已经兄弟情绝,要兵戎相见了。<br><br> 吴佩孚对奉张警告不能不认真对待,可是自己一贯以不谋地盘不谋私利为自豪,对奉张指斥无言以对。踌躇之下,靳云鹗亲赴南昌进谒蒋介石的消息也传来,为图缓解奉军南下,吴佩孚还真的于1927年1月28日又一次免去了靳云鹗本兼各职。靳云鹗的副总司令职务交由寇英杰接任。<br><br> 靳寇二人争斗顿起。寇英杰带贺国光、陈德麟南下接管靳部,身后的刘培绪和前面的高汝桐部都动起手来,截断铁路,占领明港。南部信阳的靳军也北上增援,寇英杰抵敌不过,先是辞去河南督理,继而放弃郾城,靳云鹗毫不手软。寇英杰见大势已去私潜天津,继而投靠了奉天张作霖。 <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59 革命信阳</b><br></h1> 靳云鹗离开郾城司令部,因再次被吴佩孚免职,不免彻底绝望,欲回鸡公山。再返信阳的靳云鹗看到信阳已经不是原来的信阳,山城邑驿都变了个样,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br><br> 地处江北淮南的信阳四境都在北伐革命的鼓噪下蠢蠢欲动,武昌丢掉后,信阳紧跟着就是前沿,形势危殆。各路大军云聚,民众翘首,兵士横行,连山乡郊野都开始动荡起来。<br><br> 北伐军唐生智部破武昌之后满足于既得两湖,但武汉政府责令跨越大别山继续北伐。前锋唐哲明部已迫武胜关,鸡公山已经成为北伐军的袋中之物。<br><br> “建国豫军”樊钟秀部早就动身北伐,率3000人马,从南阳间道循桐柏山,逼近信阳,轻取了平靖关。<br><br> 信阳驻军田维勤本系靳云鹗部下,也已经与北伐军暗通声气。 <h5><b>魏益三</b></h5> 10月24日进入信阳的魏益三部算是较为粗大的一支,直接在火车站下的“袁家大楼”设立了司令部,也接受了北伐革命军“第30军”的番号。<br><br> 此外本系靳云鹗部下的庞炳勋、李振亚、以及老豫军任应岐等,对靳云鹗虽仍较为客气,但实际上却各有盘算。<br><br> 谁都看得见形势逼人,作为前沿的信阳甚至比豫北豫西更加紧张。若不是国民政府北伐方针转变,蒋介石撇开京汉一路,率领北伐主力与孙传芳在东南地区较力,北伐大军一鼓作气就能扫荡信阳。<br><br> 眼下,唐生智坐镇武汉,蒋介石陈兵江浙,北伐形势看好。国民政府等待着吴佩孚的政治态度变化,暂停下来的北伐军也要喘息一番,期待冯玉祥尽快掩杀过来,盼望北方奉张与阎锡山最后决裂。<br><br> 这样等待下的相持,信阳各驻军在朝不保夕中获得了艰难的苟延残喘机会。<br><br> 不过,这仅仅是暂时的平静,犹如老虎嘴边的肥肉随时都将被吞噬。尤其不可遏制的是已经萌动的豫南城乡,百姓的抗争已经不容再被鱼肉。 <h5><b>胡景翼交棒给岳维峻</b></h5> <h5><b>信阳老城卫星图示</b></h5> 信阳的民众革命运动其实早在民国十一年(1922)就开始被有效策动。<br><br> 1921年主张息战和平的吴佩孚从湘鄂战场北撤退回河南。接下来直皖战后的吴佩孚威势煊赫,驻节洛阳,获授“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直隶、山东,湖南、湖北,当时皆归吴佩孚节制,曹锟名麾下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炙手可热,无人堪比。<br><br> 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国共两党加紧合作,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斯大林、第三国际的扶持策略不谋而合,令国共两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吴佩孚也许看不透这些,但他看到穷苦的中国工人,也抱持同情态度。<br><br> 1922年“中国劳工组合部”特别注重发动铁路工人,1月22日在江岸车站成立“铁路工人俱乐部”,林祥谦等聘请施洋为法律顾问。在吴佩孚允许下为改善铁路工人工作生活状态,京汉铁路全线16个站区都成立了分会。<br><br> 信阳铁路工人俱乐部首开先例于当年2月成立。 <h5><b>武胜关涵洞</b></h5> <h5><b>信阳铁路工人大罢工</b></h5> 铁道工人在俱乐部的组织下举办夜校,读书识字、娱乐联欢、讨论时局,闹得不亦乐乎。随着运动的开展,“劳工神圣”的号召早就超越了最初“保护劳工”的局限,到5月,全国总工会成立后“罢工”风起云涌。<br><br> 北大学生王复生(中共党员)被派到信阳并出任京汉铁路工会代表大会信阳方面代表。<br><br>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不顾军警严令禁止,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万岁”口号声中于郑州成立。成立后的总工会立即转入地下,酝酿发动了“二七大罢工”。吴佩孚怎么也想不到他羽翼下的工会将危及他的国家,危及京汉铁路。<br><br> 不靠洋人,不举外债,那可是他赖以养活子弟兵的唯一来源啊。<br><br> 信阳工会在罢工中冲在前头,施洋在信阳铁路俱乐部做了“争自由、争人权”和“劳工神圣”的演讲鼓动,京汉铁路南北2000多名铁路工人聚集信阳,“无论南北何站,开车至此须勒令停止!”一时之间铁老大的地位无人可比,连荷枪实弹的军人也避退三舍。 <h5><b>京汉铁路时刻表</b></h5> 为维持秩序,靳云鹗十四师派出第53团协助军警前往弹压,迫于工人集体卧轨,终使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瘫痪。吴佩孚动了杀心,2月5日,靳云鹗逮捕了在郑州的罢工领导人高斌,萧耀南在江岸逮捕了林祥谦、施洋,并杀害之。靳云鹗在信阳命53团长王乔与信阳县知事李培元、警察局长李兆荣和民间众多团体软硬兼施,逼走了信阳铁路工会委员长胡传道,瓦解了罢工。 <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60 顺应时事</b></font></h1> “二七大罢工”之后,“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受吴佩孚之命冯玉祥率部进入河南,冯部的野心开始超越吴佩孚。接下来“第二次直奉战争”胡景翼取代吴佩孚统治河南。由于胡景翼部国民军与国共两党关系融洽,包括信阳在内,河南境内“新思想”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 <h5><b>刘少猷</b></h5> 民国十四年(1925)北大学生刘少猷(中共党员)以国民党的公开身份受命到信阳,恢复了国民党县党部、重建铁路工会,在信阳的省立第三师范及民众中宣传“三民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开展工农运动。信阳山乡也于1925年5月在“信阳党团独立支部(Cy)”的名义下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基层组织。信阳作为“豫南道”(汝宁道、汝阳道)道署所在地,道尹刘莪青与刘少猷联手筹建(Cy)系统,很快各区党部也建立起来,一批共产党员如高擎宇、周叙伦、蔡灿猷等和国民党员打成一片,经历“五卅运动”“信阳保卫战”“打老陕”等一系列政治变故。<br><br> 信阳城乡工会和农协,以及红枪会、白枪会风起云涌。宗社民团遍地开花,山寨土围子时分时合,反抗兵匪豪强,各地纷纷自卫自保。吴佩孚“南口大战”获胜后立即回保汉口,被北伐军逼迫北撤之后,在信阳也鼓励借力民间力量组织枪会、民团。信阳地方势力渐渐形成两个极端,红白彼此抗衡。 <h5><b>动员民众</b></h5> <h5><b>工农运动</b></h5> 靳云鹗在信阳已经没了绝对权威,鸡公山也上不去了,只能在信阳城垣逗留。不过,他并没有片刻闲着,在河南境内异常活跃。<br><br> 回想起不久前大帅也在信阳遇阻,还是自己的命令所致,靳云鹗不禁扼腕叹息,痛感坐失良机。眼见得奉军张学良部由北京南下到了卫辉,指挥三路大军将渡河南进,而吴佩孚还对张作霖心存侥幸,对北上南下犹豫不决。<br><br> 吴军散据各处相互掣肘不能共进退,局面越来越糟。大帅本人有心无力,大帅帐下有兵无将,且对自己生分提防,又不能劝说进言,眼见到处都是沸腾的民众运动,十分无奈。不得已在军营盘桓几日,就离开了信阳。北伐军虎视眈眈,随时北上已经是箭在弦上,他不能不考虑如何应对,不能不做出历史性选择了。 <h5><b>民团武装</b></h5> 好在信阳前线的田维勤、庞炳勋、魏益三表面上还能给靳云鹗面子,这些都是当年冯玉祥国民军和东北军的残兵败将,与奉张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铁杆抗奉又倾向南军。弄好了还能彼此勉强维持,弄不好就各奔前程。<br><br> 靳云鹗心急如焚,盘算河南境内直系军队尚有几十万人,愿听从指挥的仍有十几万,想到原本受河南父老之托的“河南保卫军总司令”身份犹在,并不受吴佩孚节制,扯起“河南保卫军”的大旗应该大有可为。 <h5><b>武装农工</b></h5> <h5><b>武装民众</b></h5> 他的战略是联合西南两面,与冯玉祥的国民联军和唐生智的北伐革命军保持和平协作,矛头北指,全力抗击正在南下的奉张集团。<br><br> 靳云鹗毫不怀疑这样的选择是对吴佩孚最为有利的选择,他相信革命的力量不可遏制。<br><br> 靳云鹗一边坚持防卫河南,抵御奉军南下;一面加紧联络诸路兵马将领,协调一致襄助阻奉南下的军事行动。靳云鹗与吴佩孚已经不是若即若离,变得更加独立。他决定靠自己抗衡南北,凭其掌控的部队与奉军和冯军周旋,亦与南方北伐军斡旋,以求自保。他甚至表示“大帅不叫我打,我自动去打。不用大帅名义,用‘保豫军’名义。”<br><br> 这恐怕也是北伐的革命军和冯玉祥都乐于看到的,也是乐于助成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请接下来等待阅读第十六部分】</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