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论语•雍也》中有孔子佳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释义: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p><p class="ql-block"> 若是能够将读书作为一种乐趣,便可孜孜不倦,获益深远。故以“乐之者”为名,以勉读书的乐与勤。</p><p class="ql-block"> 吉安市思源实验学校四年级的小朋友们,时常以书为伴。快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做成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故事,讲述了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但是他的宝贝却给他带来了痛苦,于是他扔掉了宝贝,之后发现这只是他的梦,他也因此改正了缺点,开始认真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却饶有兴味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梳理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发散创意,帮助我们在某一个创意下深挖、垂直思考。看着同学们用心绘制的一幅幅思维导图,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寒假里认真阅读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历史悠久,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与文本对话的读书方法。</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