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书是郭初阳展示了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思考之路。文字中无不流露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对现实教育现存问题的思索,以及自身的努力,他有自己明确的课堂目标,那就是“培养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达的公民”。前三章反映了其关于文学教育、人格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的看法,是为具体的学科建设;后三章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教育层面,谈教育之殇,谈学生和老师的双重困境。书中对许多教材的解读,运用接受美学,文化社会学,女性主义批评,存在主义,解构和建构,神话原型批评……不一而足。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粉墨登场,都成为郭初阳的解读工具。虽然对其许多解读观点并不认同,但对其教学手法和理念确实心悦诚服。</p> <p class="ql-block"> 开始反思自己在“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在对手中的教材进行“审视”后,我们应思考如何使用这些教材。“教教材”是将教材本身作为一种目的,教师只要按照一定的设计,完成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就算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利用教材来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前一个目标指向的是教材,而后一个目标指向的是人。而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让语文“回归”。“语文原本就是美的,我们只是让它回到最本质的层面。”郭初阳这样解释“回归”。在他看来,只有让语文变得有趣、美好,孩子才会愿意来听课,这份“自愿”,又是学好东西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手法方面一定要打开视野,营造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形式上也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了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孩子们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制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在课堂中,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而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我想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写了《获得教养的途径》,语文就是这个途径。好的语文能帮助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语文好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好的语文,让人摆脱恐惧,走向勇敢、温暖和自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