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时光在岁月中流逝,一转眼,我又走过了花甲之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如今的60岁不老也不少;于我而言却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还记得很多年以前,描述老人的词语大多是用年近半百或年过半百,而今我天命之年又过去了十载却浑然不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新世纪初年,我因儿子在长沙读书,常去岳麓山下的大学城,漫步在牌楼路的林萌道上的菁菁校园,周围都是英姿勃发的青年,感受到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青春气息,使我沉寂的心理迸发出年轻真好的感慨,早已过去的学生时代,仿佛像是昨天和前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泰戈尔对于人生百年有非常精辟的概括和总结。生于夏花之灿烂,死于秋叶之静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先圣孔子对人生也曾有准确的定义: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我理解的这个耳顺,应该是指人的胸怀的意思,就是说人到了60岁,心胸应该像天空和海洋一样,什么东西都能装得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从20多岁到60岁,就我个人而言,变化不可谓不大,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今天的我已不再年少轻狂,血气方刚,更多的是沉淀,更多是思索,享受夕阳下照耀的无限美丽。60岁,是人生一个新一轮地开始,一切都很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的我,依旧难以改变的是善和真,虽然社会上对这两个字有很多别解,我仍将它当作自己的立身之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步入退休生活后,要不断地提醒和告诫自己,性格不温不火,做事不急不慢,待人不亲不疏,学习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待人或事物,多一份从容和淡定,少一点抱怨和责备,更多享受孤独,从中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平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很欣赏一位东方哲人的人生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拒绝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这样在后知后觉中真正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见贤思齐,望麓自卑。既是我孙子名之由来,也是我以一贯之的座右铭。我认为凡是于我有用有益的都去学,借以弥补自己的学养不足,不固步自封,不自以为是,活到老,学到老。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缺失和不足,从学习中得到安宁与幸福。我想这也是花甲之年给我的一种启示。正如宋人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