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德国社会焦虑与压抑的敏感者——表现主义核心基希纳

江湖中人

<p class="ql-block">“现代的城市之光,大街上的运动——那里有我的刺激,观察运动能激发我的生命脉搏,我的创作源泉。一个运动中的身体显示它的各个局部的外貌,这些外貌又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内在形象。”</p> 基希纳1903年所作油画《街道》,充分显示出他的画风特点。画中描绘了一群漫步在街头的男女。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时髦女郎,其顾盼生姿的身形,颇有几分自鸣得意的味道。右边向橱窗观望的男士,则衣冠楚楚,很具有绅士风度。背景之上挤满熙熙攘攘的行人,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大都市的那种特别的拥挤和繁华的气息。画家在勾画出人物瞬间姿态的同时,也给画面抹上了一层空寂、缥缈的感觉。画中的人物形象,那些妖媚的女人和踌躇的男人,实际上都被高度概括化了,不过是一些戴面具的躯壳罢了。他们仿佛幽灵一般,身不由已,飘忽不定,似在梦的世界里游荡。基希纳自己曾说:"也许作品不一定符合大自然中的形象,但更清晰地传递了我所看到的一切。"在这幅画上,画家以大刀阔斧的简洁线条和略带颤抖的笔触,勾画人物的形体。他把立体派的构成与野兽派的色彩有效地结合,并且渗入了某种哥特式的变形,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基希纳是德国表现主义流派“桥社”的代表人物,他着迷于那种“尖尖的、间断式造型的、强调坦率的直觉和强烈感的德国哥特式”艺术风格。 1880年5月6日,基希纳出生于德国的阿沙芬堡,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家。基希纳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的绘画天赋,父母发现后,为他请了绘画的老师,但并不真的希望他日后走艺术这条路。<div>上了中学之后,基希纳又接触了一段时间木刻。1901年,21岁的基希纳前往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在那儿,基希纳认识了一帮与自己家境相仿,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就是日后“桥社”的主要成员。<br></div> 他的作品追求变形,艺术语言简练,呈现几何形构图。1931年被推举为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两年后院士资格被纳粹当局取消,收藏在各大博物馆的639件作品也被当局没收。 1905年,基希纳从德累斯顿理工学院毕业,“桥社”也在这一年成立。基希纳开始与桥社的朋友们到欧洲各地参观、举办展览,他们新锐先锋的艺术创作成功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在桥社的年轻画家中,基希纳称得上是最有才华和最脆弱敏感的一位。他是一个在绘画上十分有抱负的人,极力希望改变与法国印象派的从属关系,创建属于德意志民族自己的现代主义风尚,致力于“成功创造出第二个伟大的德国艺术时代”(第一个是荷尔拜因和丢勒的时代)”。 在基希纳的内心深处,有着对荣誉、名望及被肯定的渴求,这使他表现出种种奇怪的性格。他曾故意将自己作品的创作年代提前,而且不愿意承认同时代的艺术家对他的影响。这会让他产生一种十分不荣誉,近似于仰人鼻息的感觉。但他确实是个天才,他以惊人的速度同化来源于朋友的影响,化为自己的绘画语言,所以基希纳其实是一个要强又有实力的人。 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史中重要的一支,其在20世纪时的主要阵地即是德国,可谓是德国现代艺术觉醒的开端。德国表现主义发端于现代历史的转折性节点,并在此后造成了国际艺术界的大震荡,复杂的历史环境大大增加了彼时人事物的戏剧性与可探究性。 1911年,桥社成员由德累斯顿迁到了柏林,基希纳也定居到了柏林,在那儿开办起了“现代绘画研究所”。1912年,基希纳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同时也迎来了他的精神危机。他开始感受到一种危机的迫近,精神上的折磨和多病的身躯时常伴随着他。 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人及其强盛生命力的即刻存在,因而其画中的人物有着某种更深层的含意。通过这些表现街景的作品,基希纳将其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层示出来。在那浮华喧嚣的热闹场景中,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孤独、隔阂和焦虑之感。而这些表现主义作品上所充斥着的极度紧张的线条与笔触的形式张力,在某种意义上正反映了基希纳自身那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 他画中的节奏和着色都发生了改变:作品变暗了,也更复杂了。激烈的、哥特式的线条构成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风格。 1913年,桥社因成员意见不合而解散。据说解散的原因是因为基希纳把自己说成是“桥社”的领袖,因此与其他社员产生龃龉而分裂的。而且据说他还匿名发表了大量关于自己作品的解说和评论。 通过这些街景将他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层示出来。 1915年,一战开始后,基希纳自愿报名服兵役,然而他却无法忍受严酷的军队生活,长时间陷于对战争中失去绘画的右手的恐惧之中,精神濒临崩溃,战争结束后,他就离开了德国。 1917年,体弱多病的基希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到达瑞士,然而他认为自己在战争的经历中已经丧失了自我。之后,德国的政局变得越来越紧张,那些可以帮助他的人纷纷倒台,他回国的路断绝了。他也被定位“颓废艺术家”,并被取消了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的资格。 1937年,他的639件作品被移出德国的各博物馆,且被没收,还有一部分作品被销毁。除了油画、水彩画,基希纳也是一位木刻画高手,曾绘制过优秀的壁画,可惜后来也被纳粹毁掉了。 在精神饱受摧残的同时,晚年的基希纳,身体状况也极度不好,他受到梅毒、麻痹症、以及烟酒和过量药物引起的健康困扰。1938年,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离他家只有25公里,眼看家园不保的基希纳,在1938年6月15日,他维尔勃登家的外面,在他希望葬身的达沃斯园林墓地的不远处,举枪自杀了。 基希纳的作品追求变形、简练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和几何形的构图。 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事实上基希纳的艺术,收到了梵高、塞尚、高更及蒙克等的影响,马蒂斯、立体派、未来派及波利尼西亚、黑人艺术、印度石窟绘画等东方画法也对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希纳的艺术被灌注了一种沉重而痛苦的精神性,充满蒙克式的悲观主义情绪。也许是由于他身体多病、性格内向的缘故,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某种病态的焦虑与压抑,并带有一些神经质倾向。他常常通过某种歪曲形状、色彩和空间的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追求。他在画上,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冲突,并将由这种冲突而产生的痛苦,绵延不断地传达给观者。 关于基希纳的作品,或许用他曾说过的一句话作为概括再恰当不过了:“也许作品不一定符合大自然中的形象,但更清晰地传递了我所看到的一切。”<br><br> 基希纳《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系列版画创作于一战初期,当时他正从柏林的创作高峰时期进入到一种几乎危及其生命的精神崩溃中。这组版画是他的自我剖白,它正处于能够将危机爆发前后的经历相连结的节点。通过深入研究这组作品,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基希纳精神危机的产生、影响与解决,由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希纳的创作语言及风格转变。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基希纳是追求画面与情绪真实瞬间的瞬时记录者、谋求原始纯粹生活的自然享乐者、饱受精神折磨的自我分裂者、居功自傲且操纵舆论的假面经营者、在波折人生中寻找出口的影子追寻者。所有的侧面合成了一个立体的人,一个矛盾体基希纳,一个丢失了影子又不断寻找影子的人。 心怀对艺术的绝对热情与名留史册的野心,一代代的艺术家就此踏上追求他们信仰着的自由的漫漫长路。与其说他们在追求自由,毋宁说是以夺取对人生的掌控权来对抗社会中腐坏的部分。在战火纷飞、阶级固化、思想激荡的背景下,基希纳愿以其热忱燃烧自己,在混乱中求生,在迷惘中呐喊,划亮了德国表现主义的时代。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单纯以对或错去判别他的种种经历,在基希纳身上,没有传统艺术家传记式的伟大,他有他的脆弱、虚伪、狡黠、真实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