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巾帼故事汇”——讲家风故事

长武县妇女联合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本期:讲家风故事</i></b><b style="color: rgb(1, 1, 1);"><i>(王艳)</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公说她“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丈夫说她“妻子就是他的贤内助”;社会人士说她是爱心救助的“牵线人”;农民说她是心中的“大好人”。她,就是王艳,1977年1月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区,1998年10月与长武县的一名复员军人在北京相识、相知、结婚。婚后,夫妻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经过10年的打拼,在北京共同营建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她是公公心中的“好儿媳”</span></p><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她公公因患胃穿孔病情加重,北京的医院下发了病危通知书,为随公公“叶落归根”的心愿,她和丈夫连夜将公公从北京送回了长武县人民医院治疗。公公住院期间,她每天都陪护在公公身边,一有空就给公公揉腿翻身、疏松筋骨,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公公的女儿。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她不这么认为。四年来,她为公公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理发、捶背,并主动承担起了公公的“家庭医生”,公公平常吃什么药,吃多少药,什么时间吃,她都熟记心中,并能在公公危急时候应对自如。她很少回北京,偶尔回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亲生父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这儿媳妇待她比亲女儿还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二、她是丈夫心中的“贤内助”</span></p><p class="ql-block"> 她的丈夫在北京一直从事贸易和广告生意,为了支持丈夫干好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2008年5月,她丈夫所在单位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奥运会餐饮售卖点经营单位,当时她丈夫是单位重点推荐选派人员,但前提是入驻的筹备人员三个月时间不能回家,且无休假。正在丈夫为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读初中的儿子而犹豫不决时,她对丈夫说:“这正是锻炼你的好机会,去吧,这个家有我呢!”丈夫走后,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婆婆病了,儿子因打篮球扭伤了手,自己腰椎疼的厉害,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丈夫。在她报喜不报忧的一个又一个电话中,丈夫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被北京奥组委任命为“餐饮综合助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三、她是爱心救助的“牵线人”</span></p><p class="ql-block"> 2015年7月,她从网上得知在丈夫的家乡陕西省长武县有一个不幸罹患罕见疾病神经母细胞瘤的3岁儿童郭铭杰急需来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但因特级专家马晓丽的专家号挂不上孩子不能及时得到诊治,她主动联系了孩子家长,承担了挂号员的职责,她在北京儿童医院风餐露宿排队二天二夜,终于挂到了特级专家马晓丽的专家号。当孩子住进医院后,她发现孩子的父母一直闷闷不乐,追问之下才得知孩子在陕西西京医院诊疗期间已经花掉了自己的、借来的60多万元,在北京儿童医院治疗仅仅手术费就得近20万元。她深知对于一个贫困县的农民家庭,近百万元确实来之不易,不是小数目。当时就让她的丈夫建立了一个“陕西铭杰救助群”,利用他是“长武人在北京群”群主和网络优势向全长武在北京的爱心人士发出救助倡议。随后的几天时间她们就奔走在“新浪公益”、陕西在北京的商会等公益机构、慈善机构。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陕西铭杰救助群”从原来只有长武人的群变成了全国各地人的群,大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到20天时间,募捐救助资金达12.5万元。“新浪公益”、陕西在北京的商会等公益机构、慈善机构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小铭杰募捐资金21.8万元。通过此事,她深深认识到做公益要高调宣传,低调行善,要用网络、媒体宣传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正能量的传播,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和影响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一起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四、她是老百姓心中的“大好人”</span></p><p class="ql-block"> 长武县亭口镇杨厂村,是312国道黑河大桥上坡第一村。该村沟壑纵横,地块零散,土地瘠薄,是亭口镇一个相对贫困的村。然而,当她得知正在筹建中“亭口水库”正是在杨厂村的左岸后,自小在北京市密云水库边长大的她就怦然心动了。2018年5月,经过周密筹备、紧张准备,“陕西左岸壹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终于注册成立了,以每年1000元/亩的价格在杨厂村流转土地64.5亩,做起了有机蔬菜种植、有机水果种植、苗木花卉种植、生态旅游以及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公司成立后,她就立下规定,在园区内不管是砌墙、打路,还是栽种、除草,首先考虑杨厂村的富裕劳动力,并优先考虑贫困户。到目前为止,公司给杨厂村村民累计结算劳务费24万元。在园区建设、发展当中,她更没有忘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没有忘记奉献爱心、帮扶群众。2018年六一儿童节,她为杨厂小学的12名学生捐赠了运动鞋和大批学生用品,并和孩子们一起互动演出;2018年重阳节,她为幸福院老人们送去了过冬的棉衣、食品和慰问金;2019年六一儿童节,她为杨厂小学的9个孩子送去了每年提供1.8万元的生活资助;2020年疫情期间,她为亭口镇疫情防控点送去了价值1.5万元的防疫物资;2021年春节前,她为长武县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们捐赠了饮水机、桶装饮用水等物资......记得去年7月,村民们看到她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与大家一起在园区劳动,他们高兴的说:你租了她们的地,为她们解忧,为孩子们谋福,你就是她们老百姓的大好人,入股到你的园区她们放心。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杨厂村10户贫困户真真正正得到实惠后,先后有亭口镇亭北村、马屋村、二厂村、柴厂村共计165户贫困户将120万元入股她们公司。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按照合约陕西左岸壹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8年累计给贫困户分红23.5万元,2019年累计给贫困户分红11.85万元,2020年累计给贫困户分红11.18万元。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她逐渐和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现在大家见到她都会亲切的叫一声“王丫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8年度“带贫益贫”先进集体,2019年度“万企帮万村”优秀社会扶贫企业,被亭口镇党委、镇政府评为2019年度“扶贫示范龙头企业”。</p><p class="ql-block"> 她没有豪言壮语,用良心去做好每件事,用孝心去对待公婆,用宽容心去对待丈夫,用耐心去教育子女,用爱心去救助弱困,用真心去温暖百姓,这就是她,王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