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3日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听力健康。</p> <p class="ql-block">一、节日由来</p><p class="ql-block"> 1998年,部分政协委员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十部门对该提案给予高度重视,经过认真调查论证后,一致同意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p> <p class="ql-block">二、耳朵的结构</p><p class="ql-block">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p><p class="ql-block">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p><p class="ql-block">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p><p class="ql-block">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p> <p class="ql-block"> 三、听力障碍的定义</p><p class="ql-block"> 听力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 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听悄悄话有困难</p><p class="ql-block"> 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噪声环境下听说话有困难</p><p class="ql-block"> 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大声说话才能听到</p><p class="ql-block"> 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p> <p class="ql-block">四、预防听力障碍的措施</p><p class="ql-block"> 根据听力障碍发生的病因、患病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如果家族中有耳聋成员,要引起重视,可进行耳聋基因诊断确诊是否为遗传性耳聋,以采取措施避免其他成员出现耳聋。</p><p class="ql-block"> 孕妇孕早期应加强营养、减少感染,孕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高危孕妇还需加强自身及胎儿监测,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p><p class="ql-block"> 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不要随意掏耳,注意耳部卫生。一旦发生中耳炎,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 尽量远离噪声或减少噪声暴露时间,预防噪声性耳聋。</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应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p><p class="ql-block"> 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预防药物性耳聋。</p> <p class="ql-block">五、一起来学习如何保护耳朵</p> <p class="ql-block"> 爱耳护耳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p><p class="ql-block"> 呼吁大家,关怀您的耳朵!</p><p class="ql-block"> 一起保护听力,一起享有听力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融爱幼儿园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