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太原民间"社头"一一背棍铁棍表演

阿宝

<p>太原铁棍是一种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1]。只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p><p>适逢牛年正月十六,太原清徐县东于镇西高白村有民间背棍表演,几位朋友一起去凑热闹,观看了民间艺人精彩的表演!</p> <p>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英雄人物,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诙谐活泼的表演,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p> <p>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出尽风头,但是高超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一般来说,每架铁棍有八个人抬着前进,这八个人都是棍艺高超的中青年后生。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红布裹头,或白羊皮手巾罩头,腰系腰带,前结蝴蝶结、马蜂翅。行进时舞步缓行,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成为年节闹红火中,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p> <p>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横条小高台,两端竖起两支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棍,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当在这三支铁棍上绑好三个男女孩子之后(一般是女孩子),导演就根据自己的构思,让演员在铁棍上扮演出许多剧目来。自然,演员中也包含了抬起横杆的十六个男青年的走步与动作。</p> <p>有的演员,单脚踩一只花瓶,随着铁棍的悠扬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很快就会使三个女孩子悠悠扬扬地摇摆起来。内行的民间艺人,抬起社子,两三步就要使女孩子们飘动摇摆,让观众满目生情。</p> <p>和抬的铁棍齐名的姊妹艺术就是“背棍”。即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沿街表演,招摇过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p> <p>担棍,与背棍大体相似,难度却要大一些。它由三人进行表演,下面一人与背棍同,上面两人,一肩一人,故名“担棍”。其绑扎法除比背棍多一个三角铁架,多加一位表演者外,其它一如背棍。</p> <p>背棍是一种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的传统民间艺术,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祈盼。</p> <p>作为一种民俗文化。铁棍,又称为抬铁棍,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其底为上好硬木制成的矮桌,高二尺余,长六尺许,宽五尺左右,桌面下两侧一丈八尺长的抬杆一根。木桌中心以铁制的芯子,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上分三或者两股插座。表演者站立于插座的脚蹬上,身与丁字形铁撑齐,从下至腰间用白布裹紧固定。凡有三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三位表演者,凡有两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两位表演者。在这些表演者中,技艺较高的扮演主角,居中而高的铁架上,稍次者则分列较低的两侧。一般的铁棍高度为四米,抬起行走时达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只有站的高,才能被远处的观众看见。</p> <p>并不是太原独有的艺术,在太原附近的交城县、文水县、祁县以及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其它县也有这种民间表演加入“闹红火”的行列中。</p> <p>背棍和担棍,往往是同一队表演,这是一种当地的习俗。这种表演队伍,一般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穿插于人群中,奔走于乡间村舍,颇受当地人的欢迎。</p> <p>铁棍在民间“社火”中是一种比较温雅精致的民间表演艺术,每台小舞台前,都有一班民间艺人组成的乐队,往往由唢呐领奏,笙和其它民乐伴奏,通常以晋剧音乐或吹奏整出晋剧吸引观众,加深“铁棍”的艺术勉力。</p> <p>至于划棍,多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所谓划棍,乃是杠杆原理古老的应用。它由四个后生作为支点,抬起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抬杆最末的下端,捆绑一块重物,抬杆最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或龙、或凤,上面有三角铁架,铁架上用白布将一胆大的八九岁男孩坐缠于仙鹤等饰物上,身着剧中人的服装。而抬杆中间依前端饰物进行装饰。一待表演开始,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表演者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高跃天际,惊心动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p> <p>早年的各种棍式表演,多用于祭神祈雨的祭扫活动。为的是取悦于龙王雨师,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当然逢年过节,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节,也要出动表演,但为次之。直至解放后,在移风易俗活动中,才成为节日喜庆的俗成活动内容。</p> <p>清徐背棍即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沿街表演,招摇过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 “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的小高台上,竖起两根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背棍,棍与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把演员从脚到腰和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长杆前后,则由许多青年男子将铁棍抬起,迈着有节奏的步子前行。被绑在上面的演员一般是三个男女孩子,她们根据导演构思,在铁棍上扮演出许多剧目来。</p> <p>在晋南一带,虽然不是“铁棍”与“背棍”,但也有一种被称为“抬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p> <p>随着铁棍的悠扬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三个男女孩子就会悠悠扬扬地摇摆起来,跟铁棍齐名的是“背棍”,即在一个男子的背后竖起一根“铁棍”,铁棍上绑上一个化装的演员,随着背铁棍男子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演员也就会飘舞起来,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一般来说,铁棍上演员都是只有表演而没有演唱,属于造型艺术那一类。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p> <p>抬阁也被称为高台,即人们在木箱上竖起一根铁柱,上面扎上人物、山水、花、马等,但后来,扎绑内容多以戏曲、神话故事为题材,后来就发展成也有人在抬阁上表演。</p> <p>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因其活动位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p> <p>同治年间,山东长山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正月十五看了徐沟的背棍、铁棍后,兴致大发,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不惜代价,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点得花团锦簇,斗艳争奇,大大促进了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民间盛传,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徐沟在当地大财主王启恩家住了一夜,二日启程时由徐沟轿夫抬送。原定在子洪驿站换班,因徐沟轿夫抬得步平轿稳,绵软舒适,很得慈禧赏识,下令由徐沟轿夫一直抬到西安。徐沟轿夫的高超技艺,与抬棍、背铁棍有关。</p> <p>据说当时清徐人们在新春元宵节观灯火时,娃娃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节日里经过精心打扮的娃娃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便把经过挑选的娃娃们,精心化妆,由大人双肩顶着,走上街头表演。以后又用背棍绑在下面大人的背上,棍高过头,娃娃由双肩升到棍的顶端,便于人们观看,便于棍上的娃娃表演。这样,便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背棍”。</p> <p>徐沟背棍、铁棍的渊源,根据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壁画等考查,可推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1)那年,境内旱灾严重,百姓心急如焚,于是县城内“十老社”组织部分人去太谷县的白村龙王庙求神祈雨,不几日天降大雨,百姓大悦,为感谢神灵恩赐,将龙王泥身置一高桌上,并配一对童男女侍奉,抬着游街庆贺,称之“抬阁”。后每有旱象即抬神祈雨,继而,有人将此种祭神形式改制为《凤凰拉车龙打伞》的神阁,并将侍神的童男童女由赤脚大汉扛在肩上颠摆过市以示虔敬,称之“走阁”。这“抬阁”和“走阁”的祭神形式就是徐沟背、铁棍的起源与雏形。再后,逐步演变发展,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揉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相沿成习,约定俗成,正名为背棍、铁棍。历经400余年,久演不衰!</p> <p>民间祈雨祭祀活动,是源于农业生产和民间信仰的古老风俗。这种风俗历经千年而不衰,因地域不同而有各自不 同的表现形式。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清代晚期以后,就全国范围来讲,祈雨的风俗趋于衰亡,原先的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艺术或民间体育竞技的独特形式。在山西境内,徐沟铁棍就是由祈雨祀神活动而演化为民间舞蹈形式的突出例子,成为太原乃至晋中等地春节民间社火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虽然徐沟铁棍原有祈雨的文化含意被日渐丰富而时尚的戏曲人物舞蹈表演所冲淡,但在很长的时间内,铁棍(尤其是抬阁、划棍)的外观装饰和人物服饰上,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云纹、水波纹图案,向人们暗示着徐沟铁棍那段隐秘而遥远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