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天涯——唐天涯乙未泼墨作品赏析

继贤阁书画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br>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br>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br><br>与文人雅士感怀无限相似,文人画也大多是纵情山水、情寄天涯的感怀之作。今天分享唐天涯几幅乙未(2015)画作,一起来体味一下作者微妙的心路历程。 (图一唐天涯作品《天涯》) 【<b>唐天涯作品《天涯》图一</b>】是一幅浅绛山水,<b>题款只有“天涯”二字,既是题名也是落款</b>,没有年款,但按内容和表现手法,与后几幅相类,推断是同期作品。<br>这是站在高山之侧、俯瞰苍穹的视角——远景包含三个层次,云海天际、海上岛屿、岸基云雾中的群山,群山被野水横隔;中景是一座山峰,腰间有白云漂浮,下接深涧云蒸霞蔚;近景只有左侧自上而下的一角崖壁。<br><br><b>凭高远望,苍穹无尽,天涯无限;<br>无边的思绪,正随着大雁飞向天际,飞向天外。</b><br><br><b>整体构图简洁,画法凝练。</b>近景、中景山石以折带皴、雨点皴勾勒,杂以草木,点染,浅灰设色渲染,高亮处赭石黄;远景则是泼墨渲染而成。<b>色调灰暗中透着光亮,云雾升腾,大雁北归,这些共同暗示着希望、生机、思念。</b><br>题材虽是常见,但构图布局、画法极富创意,情感真挚感人,意境深远。 (图二唐天涯作品《深山藏古寺》) 【<b>唐天涯作品《深山藏古寺》图二</b>】也是浅绛山水,题款注明作于乙未(2015)秋月,应该是一幅写生作品,描绘的景色很像是秦岭北麓刚入冬时山里的雪后场景。<br><b>首先注意高处的远景</b>,天空一片云雾苍茫,能见度较低,隐约可见山脊覆盖着皑皑白雪,只有少数的松柏凸显在白色风雪中。<br><b>画面的主体是一座高山巍峨,山顶凸显一处红房寺院。</b>山顶与远景相接,山上主体树木是也是松柏。右侧有垂直的崖壁,崖壁准确的表现为冰冷的灰白。<br><br><b>近景内容较为丰富</b>——一条蜿蜒的野水自左而右,绕过山向右上崖壁流去,注意水流的两岸是冰雪覆盖,只有河中央可见水流;<br>再近是一座小山,岸边有松柏、枫树,山体靠水处山石裸露,几处高亮的石面也是结着薄冰,呈灰白色,其他石块则灰褐色;<br>再近处,是整个结冰后被白雪覆盖的水面,一片洁白的湖中,有两处滩石露出,其中一处更是屹立着几株枫树,红色的枫叶在风中凋零,飘落。<br><b>为了表现冬雪中的山景,作者在画法上大胆创意</b>,山色、白雪、水流多处采用泼墨渲染,崖壁、山石则采用折带皴点染后灰白敷色,石块、松树点染而成,实际呈现效果非常成功,将初冬雪后的山景表现的淋漓尽致。<br><br>画中,<b>近处的枫树与山顶的寺院呼应,是通常所说的画眼</b>,也是画意主要表达——<b>冬雪的深山里,谁还在坚持修行?枫叶在冬雪中凋零,但赤心不改。</b> (图三唐天涯作品《激流飞瀑图》) 【<b>唐天涯作品《激流飞瀑图》图三</b>】作于乙未(2015)秋月。<br>作品主体山石完全以泼墨而成,远景山顶局部以浅浅的蓝绿渲染,近景点画树林,树叶竟然也是浅蓝,树林中还杂以浅红苔点。<br><b>描绘的应该是初春的景色</b>,冰雪溶化,飞瀑激流,山体润泽,草木复苏。远山高耸,山顶远处云雾苍茫,雪山溶化的溪流而来,飞瀑流泉而下,在近处山上形成激流,散布再汇流至山下,形成湖泊环绕着群山。<br><b>山体、石块之所以采用泼墨技法,是用泼墨晕染后的自然变化,来表现山体被水浸润后的通透、潮湿状态,实际效果相当完美。</b>另外注意,溪流在山顶蜿蜒、飞瀑而下、散布、汇流而下,这整个状态靠留白、渲染形成,与山体泼墨渲染一体构思、一体完成,功力精湛深厚,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笔墨技法。<br><br>落款隐藏于左侧若隐若现的瀑布中,即不影响画面整体效果,又自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是追慕唐宋先贤遗风。为了增加初春的气息,山顶局部淡淡的青绿渲染;近景树<b>叶天青、天蓝敷色,这是很独特的创意,比单绿或更多设色,更显淡雅、明丽,与山顶青绿渲染呼应,也使得画面稳重。</b> (图四唐天涯作品《峡江行》) 【<b>唐天涯作品《峡江行》图四</b>】作于乙未(2015)秋月,是一幅浅绛山水横披。作品有北派山水之貌,应该是<b>写生之后的再创作</b>。整体有肃杀之感,色调微寒,草木稀疏,树叶凋零,应该是<b>初冬的季节。</b><br><b>构图极富创意</b>,自左上角而来的江河,自左侧山上汇流而下的激流,共同汇集环绕着上、中左下、右边各处山脉,整体上既有左中右,亦有远景、中景、近景。<br><b>左侧内容最为丰富</b>,远景是山水环绕,中近景是山涧激流汇入峡江,近景此岸山丘自然形成一个观景台;中间是一座被峡江环绕的主体山脉;左侧峡江斜向上流出画外,左下角是云雾迷蒙中的山影。<br><b>远景画法</b>,采用泼墨渲染加米氏点染,中近景山体披麻、折带皴点染后渲然。注意,所有渲染的墨色中应该是调和了很少的青绿,这是为了表现初冬时山色灰白中透着青色。<br><b>远处的河流,左侧的山中激流,环绕群山的峡江,完全采用留白和墨色的渲染而成,动静有致,墨色深浅自然,加之水雾迷茫的渲染,带给画面自然的灵动和气韵。</b><br>绕山的峡江上,<b>行船前赴后继,昭示着</b>——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暗示着作者的感怀和思念,一切都如同这江水流向远方。 (图五唐天涯作品《心境》) 【<b>唐天涯作品《心境》图五</b>】作于乙未(2015)秋月,也是一副浅绛山水横披。相比前几幅作品而言,这一次作者完全是脱离现实的束缚,直抒胸臆,写心中之境,直接题名《心境》,因而画面整体带着些许梦幻之感。<br><br><b>远处天际</b>苍茫无边,云天灰暗,局部有极浅的绿色渲染,这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的些许迷茫,迷茫中伴随着希望;<br><b>中近景</b>是主体表达,这是可触摸的——横列的山脉,局部有皴法,大面积是勾勒后直接渲染,这也是紧扣主题;<br>左侧两处<b>飞瀑</b>,与右侧<b>激流</b>相呼应,汇流成河横贯左右,滋养万物的<b>大河</b>,给画面<b>带来生生不息的韵律;</b><br>山顶以浅蓝色、浅绿色渲染,暗示<b>青山绿水永恒,强调青绿山水图的源远流长</b>,这是表达自己对先贤的礼敬追慕之情;<br>隔着深涧的近景只有左下一角,地面也是渲染而成,再次点明主题。几棵挂满红叶的枫树,与对岸山上各处红叶点缀遥相呼应,<b>枫叶的寓意是情思和坚毅,这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b> 【<b>总结</b>】<br>苏轼评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r><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b>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br><b>国画,亦同此理。</b><br>从这几幅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b>作者时而把自己放进天地万物,时而抽身以极高的视角全方位的观照这大地苍穹</b>,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和对艺术人生的追求,倾情而作。<br><b>每幅作品,各自自成体系</b>,构思构图极富创意,笔墨流畅浑然天成,格调清丽淡雅,意境深远超逸,绝对是难得之上品佳作,可谓是唐天涯国画艺术步入成熟期的代表作。<br>(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图片使用得到唐天涯老师的授权) (继贤阁二维码,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