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春回大地,暖阳高照。随着气温的回升,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时候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孩子极容易被传染。为保障幼儿健康,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常见春季传染病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预防。</h5> <h5>一、流行性感冒<br> 病征: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br></h5><h5> 居家护理: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若发现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咳嗽、喘息、面色发白或青紫时,有并发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医。</h5> <h5>二、手足口病<br>病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每年3月底开始,手足口病开始高发,到四五月份达到高峰。每年的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其中4~7月是全年第一波发病高峰期(主高峰期),9~11月是第二波发病高峰期(次高峰期)。<br><ul><li>如何预防:</li></ul></h5><h5>1.注射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手段。<br>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br></h5><h5>3.家长下班回家接触幼童前要先洗手。<br>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被褥。<br>5.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两周将被褥进行暴晒(暴晒时间4-6小时)<br>6.如果在孩子的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发现疱疹,马上带孩子到附近的正规医院就诊!</h5> <h5>三、诺如病毒<br>病征:潜伏期为24-48小时。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故也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粪便呈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长及病情较重者排毒时间也较长,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本病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 <br><ul><li>如何预防:</li></ul>(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br>(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br>(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br>(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br>(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 <br>(6)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h5> <h5>四、流行性腮腺炎<br>病征: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疼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疼痛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但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是疼痛明显。<br></h5><h5><ul><li>如何预防:</li></ul>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腮风疫苗)。<br>2、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r>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br>4、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br>5、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br>6、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人群。</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