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谨以此文献给热爱眷念化龙桥的人们!</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化龙桥是我的故土。对故土的眷恋,尤为深刻。</p><p class="ql-block"> 记忆里的化龙桥,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在化龙桥生活过的那段时光里所留下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那时,化龙桥隶属于沙坪坝区,由三大片区组成:华村、化龙桥和龙隐路。片区的划分,大致是从印制四厂开始到朝阳厂为华村片区,从化龙桥粮库到银行为化龙桥片区,从弹簧厂到红岩嘴为龙隐路片区。</p> <p class="ql-block"> 蜿蜒的成渝公路从化龙桥穿过,有4条公交线路通过化龙桥并设站,16路牛角沱到小龙坎,后延伸到沙坪坝;17路牛角沱到双碑;18路牛角沱到新桥;19路牛角沱到凤鸣山。牛角沱到北碚、到合川的班车也从化龙桥经过,但未设站不停靠。到了八十年代,才有了104路红岩村到临江门的公交线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华村篇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牛角沱到化龙桥,过了李子坝的造纸工业研究所(刘湘公馆改建而成)和帆布厂(后改为印制四厂)后,就进入了化龙桥的地盘---嘉陵路501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用今天的眼光看,501号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社区,在公路边的坡坎下横七竖八摆放着17栋房屋,住着几百户人家,以机器铁工厂(后搬迁到石坪桥,改名杨家坪机器厂、重庆矿山机器厂)和开关厂的家属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紧临501号的是华村小学。后因中南橡胶厂的扩张被迁到了马路对面的山坡上,后又与化龙桥小学合并。</span></p> <p class="ql-block"> 华村小学的隔壁是空军医院。那时空军医院每月都要放一二场露天电影,是最受周围老百姓欢迎的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空军医院搬走后成了橡胶公司所在地,据说是当时西南地区第一个既生产又经营的综合性企业。</p><p class="ql-block"> 橡胶公司搬走后这地盘就归了中南橡胶厂所有。中南橡胶厂煞是厉害,在后来 的日子里,把马路边所有居民的住房都蚕食了,东起华村小学,西到开关厂路口,都归中南厂所有。</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南厂的尽头是一条很深的马路,通往开关厂(后改为重庆电器厂、博森电器公司)和四川美协。</p> <p class="ql-block"> 美协大院可是了不得,住着当时红得发紫的美术家,李少言、李焕民、牛文、吴凡、徐匡、吴强年、宋广训等等,那可真是如雷贯耳。据说,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岩,也曾在这里进行创作。</p> <p class="ql-block"> 那时,最喜欢的就是吴凡的水彩版画《蒲公英》,那么有诗意,那么有情调,就是现在来看,也不过时。</p> <p class="ql-block"> 在通往开关厂和美协那条马路的路口,六十年代有一所小学,叫五一小学。方方正正的校区,平房校舍建在一人高的堡坎之上,白墙青瓦,绿色门窗,很是漂亮。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这所小学就悄悄的消失了,校区成了朝阳厂的地盘。</p><p class="ql-block"> 与五一小学紧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朝阳厂了,又名国营716厂、微电机厂。这座隶属于四机部的国防厂,生产的手摇发电机在全国可是响当当的。后来,工厂整得破产,令不少人惋惜痛楚!</p><p class="ql-block"> 五一小学与朝阳厂之间有一条小巷,通向朝阳厂礼堂。小巷左边是砖墙,右边是篾芭墙,只要听说放电影或有文艺演出,小伙伴们便会蜂拥而至。如果要票进不去,便会对右边的竹篾墙一阵狂蹬乱踢,竹篾墙真是受了不少冤枉气。</p> <p class="ql-block"> 回头再说说华村的马路左边。</p><p class="ql-block"> 华村小学的大门正处在一个弯道处,对面凸出部住着两户人家。左边建有一个加油站,右边是一坡石梯坎上山。石梯坎的旁边后来修了一条马路,把马路边的油库迁了上去。沿石梯上山,就是橡胶公司的家属宿舍,在马路边能看到红砖楼房并排有3栋。</p><p class="ql-block"> 修建于半山腰的华村中学,仅招收一届学生因文革就停了摆。文革复课后因学生太多,二中装不下了,重新启用华村中学,将家住华村地区的学生分流了过去,后改名为62中。</p><p class="ql-block"> 上山马路的右边是邮政局的家属楼,正方形的建筑黄色的外墙,长斜面的房顶铺着红色的洋瓦,典型的欧式建筑风貌,令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 邮政局宿舍的右边有一条小斜坡延伸,那里是开关厂的子弟校。沿马路是一排民居。和民居相邻的是中南厂的子弟校。子弟校右边有一坡石梯坎,通往化山村和大水井。</p> <p class="ql-block"> 石梯坎的右边是一栋两层高的楼房,楼下有油辣铺、肉店、菜店和煤炭铺。楼房后面是中南厂最早的食堂和医务室。顺马路向前走有个弯道,弯道边是一个机具仓库,后来改建成了出租车加气站。</p><p class="ql-block"> 再向前就到了中南厂的礼堂和职工食堂。每到中午,大喇叭高声放着《社会主义好》的歌曲,职工们手拿饭盒鱼贯而入,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南厂职工食堂的末端,马路边有一个餐馆,店堂连通着后面的老虎灶。餐馆隔壁是一个小店铺,店铺的砖柱上有一个邮筒,邮筒旁坐着一位穿青色貂毛大衣的老太太,一手抽烟一手给你撕邮票,富态而慈祥,她得空时还帮你贴邮票,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邮筒小店旁边一条小路蜿蜒而下,走过转角,就能看到老虎灶,2分钱1瓶5磅开水,还有几张方茶桌,桌上放着青花瓷的盖碗茶,香气扑鼻。到了冬天毛毛细雨的日子,老虎灶热气蒸腾,暖暖的感觉,特别的市井。</p><p class="ql-block"> 如果顺着老虎灶继续直走下坡,右边是线子社和化龙桥小学,左边是官茅司,官茅司旁边是双菱电器厂和中南厂幼儿园。从幼儿园顺路前行,就到了朝阳厂宿舍(和平三村),从官茅司直行过河沟,就到了朝阳厂的灯光球场,当时那里一到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许多兰球赛亊在此举行。球场周边是朝阳厂家属宿舍和子弟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到马路路口。直行向前,是一片居民住房,有一个理发店,据说闹过一次笑话。主人再婚,有人趁夜色给贴上一副对联(此处不雅,省略100字 ......)。</p><p class="ql-block"> 理发店隔壁是朝阳厂的高层家属宿舍楼,青红砖砌成,配有厨房卫生间,是化龙桥当时最高档的家属宿舍了。宿舍当头有一条斜坡马路,那是为修建襄渝铁路而建的施工便道。沿马路而下,右边是朝阳厂的澡堂,左边是化龙桥小学。继续向前走,过河沟,可到沥青厂和华村玻璃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化龙桥篇 】</b></p><p class="ql-block"> 化龙桥街道的右边比较平淡,热闹的是左边,咱就从左边说起。</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林家铺子,一家值得一提的卖水面的店铺。在那什么都要票的年代,买水面不但要钱要粮票,而且还要排大队。少则十几人,多时上百人,蔚为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过林家铺子,向前走就是化龙桥消防队和派出所。消防队是那种高架捆绑房,停有两辆消防车,令从门前经过的小朋友特别仰慕。消防队</span>的右边有一穿堂巷,设有派出所的传达室。进得小院,右边是平房,办理户口什么的日常事务,正对是二楼一底的南方特有的木架框式楼房,白墙铁锈红木柱,干净整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消防队的位置在六十年代末改建成了青砖楼房,消防队搬到了上清寺,派出所的大门也改到了从23队的小巷里进出。</p><p class="ql-block"> 青砖楼一楼是店铺,马路对面的粮店也搬到了青砖楼房里。这里还有一个单位,就是双菱电器厂门市部,此厂生产的落地电风扇,用了几十年都没坏。</p> <p class="ql-block"> 23队与派出所的小巷,向里直走就是23队的家属区,左右两栋一楼一底青砖房,很是气派。顺路向右下坡是阀门厂的礼堂食堂和生活区。这有一个灯光球场,经常进行篮球比赛,化龙桥正街很多小朋友的篮球梦,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穿过23队家属宿舍是一片菜田,春天油菜花开时长得比人还高。沿土路过河沟后爬一段坡,就是沥青厂和华村玻璃厂。</p> <p class="ql-block"> 小巷右边是省运23队,上百辆清一色的解放牌大货车,浩浩荡荡,威风凛凛。驾驶员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个吃香的好职业,文革时期重庆城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保供,23队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顺马路向前走,第二个门店是一个肉店,因为车场坝肉店买肉的人太多,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后来才开的。隔壁有一家旅店,进去是绿色油漆的镂花圆拱门,右边摆有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据说23队有的驾驶员因家在农村而居住此店。</p><p class="ql-block"> 再向前有纸研的子弟校、粮站、小面店和理发店。粮站因人少,伙食团不好开,就对外搭伙。由于伙食开得好,花样多,分量足,受到青睐,很多人舍近求远前来搭伙。不到三个月,又因人太多承受不了,就要求退伙不搭了,这让外来搭伙的人不满,弄得撒泼骂街的都有,令路人耻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了化后街的巷子就进入了化龙桥最繁华的地段。新华书店、五金店、油辣铺、化龙桥餐厅,餐厅隔壁有一条黑不浓咚的巷子通向中南厂家属区。进城方向的车站就设置在油辣铺前。黑巷的隔壁是布店、小百货、糖果店,面粉厂后门,文具店、裁缝店、大百货公司。房子到此进去一邆,就是化龙桥面粉厂的大门。面粉厂隔壁是冷饮店,5分钱一杯的酸梅汤,至今还令人难以释怀。路沿左转,房子也左转,开的是一个小面店,8分钱二两粮票一碗的麻辣小面,有芽菜有猪油,当时感觉就是,天下怎么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小面店隔壁是肉店,也是化龙桥最火热的店铺。每到春节前夕,早上五六点钟就起来,冒着浓浓晨雾赶去排队,为的就是能买上鲜肉。当然,肉票是不能少的!</p> <p class="ql-block"> 小面店和肉店门前就是车场坝,23队大车拉来的萝卜白菜一大堆,人们拿着菜篮背着背篼排着长队,卖菜的极其不耐烦的大声吆喝着,生活不易的场景总在眼前晃悠。</p><p class="ql-block"> 肉店的隔壁就是街道办事处。一条石板路向前延伸,下完梯坎左边是豆腐厂,来到这里,就能闻到空气里弥漫着的豆浆香味。右边是菜市场,修建得也还不错,但由于菜源紧缺,往往是空空如也。</p><p class="ql-block"> 车场坝向前第一家是药店,隔壁是红光照相馆,紧挨着有联合诊所、中药铺、油辣铺,澡堂是在中药铺里一个楼梯下去。再向前过了一个卖菜的门市就到了化龙桥桥头。在这段街里,有三家店铺值得一提,它们是和化龙桥居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门店。</p><p class="ql-block"> 一是红光照相馆,在那个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照相机是奢侈品,买不起更玩不起。居民需要个人照、家庭照、集体照都要到照相馆去拍摄。所以,在化龙桥的家庭里,几乎家家都有红光照相馆留下的倩影,也就成了今天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二是化龙桥联合诊所,是化龙桥居民求医问药的地方。三层楼的浅黄色夹壁楼房,那灰色的布满千脚泥、走在上面叽嘎直响的木楼板,好像重来没有人把它拖干净过。诊所里有三位医生大名鼎鼎:一位老中医,大腹便便,好像移步都困难。一手扶着老茶杯,一手把脉,犹如一尊如来佛;另一位是有些肥胖而慈祥的老大妈,据说看儿科她是最厉害的,凡是进了诊所的小朋友应该都吃过她开的药;还有一位就是医衣着整洁、瘦而高挑,带着金丝眼镜,颇有儒雅风度的C医生,据说曾是国民党的军医,让他屈尊在这诊所里。那时候看病没有现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设备,医生叫查血感觉就是得了大病了,医生全靠看闻听摸和实践经验为主进行诊断,拿药也是小纸袋一包一包分好的。不像如今,开药就是几大盒一大堆,吃一半扔一半。</p><p class="ql-block"> 三是澡堂。化龙桥澡堂在地下一层。走下有点歪斜的木楼梯,扑面而来的就是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和寒热相夹的尿骚味。三毛一位,加五分有杯盖碗茶。脱光衣服,跳入大池,想泡多久泡多久,搓搓夹夹(汗泥),懒洋洋在躺椅上一摊,呷口盖碗茶,简直舒服极了!</p> <p class="ql-block"> 再说平淡的右边。</p><p class="ql-block"> 朝阳厂的隔壁就是化龙桥粮食仓库,仓库前有一个粮店,桥这边的居民都要到这里来买米买面。每到初冬,粮食仓库会卖红苕,一斤粗粮票买5斤,白心5分/斤,红心6分/斤。大人小孩背着背篼,挑着箩筐前来购买,喜笑颜开,就像捡的不要钱一样,用那时的话来说,叫划得来。</p><p class="ql-block"> 粮食仓库隔壁是造纸研究所的试验车间,生产28g白打纸。纸研大门左边是妇幼保健站,再向前是一个修理门市,自行车摩托车小三轮什么的都修。出城方向的化龙桥车站就在房管所住房的前面。再向前是一排居民住房,其间有一个水果门市,除了应季的桃子李子西瓜,其它时间基本上就是空着,一位残疾老人坐在那拿把蒲扇眯着眼睛摇啊摇。</p> <p class="ql-block"> 再向前就到了阀门厂大门。三层高的黄墙砖房,文革武斗时曾是反对派的眼中钉,几次攻打都没拿下。</p><p class="ql-block"> 阀门厂大门的左边是化龙桥的第二家冷饮店,开业后不久就因生意不好改做了餐馆。隔壁也是一排门店,最初是卖锅碗瓢盆和杂货,后来成了街道工业的生产车间。来到车场坝,建有消防水池,文革时有人跳了进去,就修院墙把水池给围了起来。消防水池后边是化龙桥河街,“车场坝的崽儿”在那时可是出够了风头。</p> <p class="ql-block"> 消防水池的左边有一个茶馆。六十年代中期,每逢周末是最热闹的了,昏暗的灯光下,二中学生会在这里举办“故事会”,那可是茶客高朋满座,小孩嬉笑打闹;堂官长声吆喝,掌声响个不断。 </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末,拆了茶馆建了红岩公寓,三楼一底,有住宿有餐厅有茶馆,在当时算是时髦之地了。</p><p class="ql-block"> 紧临红岩公寓的是邮局,看报买大邮票可真没少往这跑。邮局隔壁是理发店,再过去就是水运公司,水运公司隔壁有家杂货铺,然后一坡梯坎通向河边堤坎和化龙桥小桥。</p> <p class="ql-block"> 化龙桥的桥应该是一大一小两座桥,传说里大桥是用来镇妖的,小桥是用来走人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一张拍有两座桥的照片,让人有几分失落怅然。</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大桥左边就是红岩影剧场 (后改名红岩电影院) 的售票处。1965年,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在这里取景拍摄。售票处成了沙坪书店的门面,桥头到搬装成了学生抗议内战大游行的街头,而群众演员则大多数来自二中。甫志高被抓的场景在售票处上一点的拐弯处。这部电影在此拍摄,化龙桥是马路扎断,万人空巷,留下了久久难以割舍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售票处隔壁是一排门面,印象最深的是一家白铁皮社。用白铁皮做的大大小小的蒸笼、打散装白酒的提子、撮箕,还有长长短短的杆秤,摆满门市。</p> <p class="ql-block"> 红岩电影院售票处前,一条公路向上延伸,通向黄桷村粮店、红岩电影院、化机厂、衡器厂、二中、黄桷堡小学和虎头岩下的重庆市档案馆。在红岩电影院左边,还有一条小路向里延伸,就来到了位于虎头岩下的《新华日报》印刷厂旧址。几幢灰色小房,彰显出那个时代的艰辛与特征。</p> <p class="ql-block"> 虎头岩在地域划分上不属于化龙桥,但说到化龙桥经常就会提到虎头岩,因为它和化龙桥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虎头岩是从化龙桥通向大坪的三条主路之一(另两条是浮图关、九坑子)。那时的虎头岩有一条小溪,一座石板桥,后面是一大片农田。化龙桥的小伙伴们经常相约去捞浮漂(萍),抓蝌蚪,捕小鱼。溪水顺着山崖而下,水花飞舞,水声轰鸣,形成壮观的虎头岩瀑布。</p><p class="ql-block"> 虎头岩山头建有警报塔,安放着重庆城位置最高的警报器,还可俯视整个化龙桥。文革武斗时,虎头岩被八一五占领,每到夜晚,江陵厂反到底的炮弹会像礼花一样旋转着奔向虎头岩 (空弹头,未装炸药) ,那场景,今生今世都难忘!</p><p class="ql-block"> 文革复课后,虎头岩上五一技校、影机厂和六店子纳入了二中的招生范围,这就让二中、化龙桥与虎头岩有了更多的联系。那时,五一技校和影机厂经常放电影,那里的同学会提前用板凳占好位子,欢迎化龙桥同学们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 话题回到化龙桥。</p><p class="ql-block"> 过红岩电影院售票处向龙隐路方向直走,就到了交农村路口,一条马路向里,左边是粮食仓库,右边爬坡上去是弹簧厂礼堂单身宿舍,直走到底上山就是黄桷堡小学。后来农贸市场 (那时叫自由市场) 改设到了这里,用粮票换鸡蛋使这里成了当时重庆城的有名之地。</p> <p class="ql-block"> 重庆二中的大门虽然在龙隐路有公路到达,但当时华村化龙桥的学生占了大部分。因此,红岩电影院这条路,就成了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要走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重庆二中难得的珍贵照片,给那个年代在二中就读过的莘莘学子留下魂牵梦萦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回到过桥之后的马路右边。第一家是位于桥边的化龙桥建筑队,每年发洪水这里都要被淹。建筑队路口有个茶馆和油辣铺。马路转弯后就到了搬装。一部缆车,成了化龙桥水码头的象征,每天不知要拉多少粮食上来,也不知要送走多少粮食。粮食仓库+面粉厂+搬装缆车+板板车+码头木船,用今天的眼光看,绝对构成了化龙桥最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河边搬装缆车码头向前几百米,就是轮渡码头。四分钱的轮渡票,就能横渡嘉陵江,到达猫儿石,河对岸有重庆造纸厂和天原化工厂。天原厂的味精酱油当时是非常棒的哟!</p> <p class="ql-block"> 回到公路。过了搬装,就是煤店。缺德的是,煤店虽然靠马路,但所有买煤的人都要靠肩挑背扛把煤球从梯坎下面挑上来,那一坡梯坎哟,简直要人命了!</p><p class="ql-block"> 过煤店,最醒目的单位就是银行了。一楼一底的红砖洋楼,神秘静谧,高深莫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龙隐路篇 】</b></p><p class="ql-block"> 红岩汽车弹簧厂是龙隐路的起点。马路右边是生产厂区,在二中读书时学工劳动就在这里。双手握钳,夹住高温烧红的钢板,从喷火的炉子里夹到油池或水池里淬火。钢板入池,水花四溅,水雾朦胧,那场景,有一种英雄无畏的气慨,充满了雄性英姿,酷极了!</p> <p class="ql-block"> 与弹簧厂相邻的是西园电机厂(后改名重庆特种电机厂)。西园电机厂大门右边有一排房屋,有油辣铺、杂货铺、文具店和小面馆。这排店铺前边就是龙隐路车站。西园厂的尽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通向嘉陵江边,那里有小木船驶向对岸大石坝江陵厂。沿主公路向前一大片山坡上,就是汽配厂的家属区。岩边就是刀劈千仞的红岩嘴。</p> <p class="ql-block"> 弹簧厂马路对门过了小河沟的山坡上是礼堂球场生活区。沿着公路左手向前,是一排居民住房。马路向右转的弯道上有龙隐路最大的油辣铺。油辣铺右边有一条马路向下延伸,就是杀猪场。在那个年代,肉要凭票供应,血旺却可以随便购买。每到下午三四点钟,听说杀猪场今天要杀猪,人们就会提着桶端着盆去买血旺。两毛钱一大盆,够五口之家一晚的菜肴了!</p> <p class="ql-block"> 过杀猪场向前不到200米,一条马路斜着上了山坡。山坡上就是重庆二中和重庆工业学校。二中被29中兼并被取消了番号,这件事令许许多多的二中人至今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 工业校最闻名的应该是文革中的两次事件。1967年初夏,那时的化龙桥是“八一五”的地盘,偏偏工业校是“反到底”,一场由砖石刀棍升级为枪弹鸣响的拔除据点的围攻战拉开了重庆大规模武斗的序幕。三天两夜,让多少化龙桥人不能入眠。工业校的两幢青砖楼房被打的千疮百孔,据说,死得最惨的是一位女广播员,用紧握话筒的姿势,为她的青春画上了句号。另一次,是1968年的初秋,开始复课闹革命,工业校几百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化龙桥街上走向学校,没想到的是,迎接他们的是带着厄运的子弹,有好几位学生倒在血泊中。</p> <p class="ql-block"> 沿公路左侧继续向前,西园厂的侧对面,就是重庆幼儿师范学校。幼师向前就是104路红岩村汽车站和重庆汽车配件厂,与汽配厂紧临的就是著名的红岩村。</p> <p class="ql-block"> 红岩村,又称红岩革命纪念馆,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住重庆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走进红岩村大门右边,有一串黄色的小洋楼,干净清爽,这里是市人民医院,直到七十年代才搬迁到了上清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暮色时分,如果你站在浮图关、九坑子、虎头岩俯瞰化龙桥,微风拂面,万家灯火,嘉陵江对岸猫儿石的灯火在江水的映衬下与化龙桥连成一片,星星点点,时隐时现,眨着眼睛,令人流连忘返:化龙桥竟是如此之美!</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大拆迁大改造后的化龙桥,成为了新的天地。那铭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化龙桥,永远回不来了。</p> <p class="ql-block"> 化龙桥的故事说不完,化龙桥的情节道不尽。但是,不得不承认,化龙桥,如今已成为另一代人的化龙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特别说明:文字原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部分照片来自网络。谢谢拍摄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