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苗俗婚礼,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往后余生、相濡以沫!刘德发 杨春海 婚礼纪实

华英雄

<h3>  苗族婚俗介绍: 在台江施洞,苗寨男女在游方场上互相认识、谈情说爱、交换信物、经过长期了解,双方愿意结为白发夫妻后,男方便请本家族中较有威信且能歌会道的两位妇女提着一包用红纸包裹的糖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便把糖收下,同时,女方家族中家家备一桌酒肉,请男方二位老人一家家去认亲,最后选定吉祥日子接亲。接亲当天晚上(现一般为中午),男方家派几十个(为双数)小伙子前去女方家接亲。同时,男方家族的妇女穿着新装去寨边等候,男人们杀鸡备酒。当听到鞭炮声时,知道新娘已被接回来,妇女们便上前去迎接,新娘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蜂拥而来。进屋后,主持仪式的全寨女性老少挤到新房中看新娘,不管新娘长相如何,都赞不绝口。凌晨,待人们散去后,新郎新娘才进入新婚之夜。第二天,男方本家族女青年个个穿着盛装,带新娘去认码头或水井,挑水回家。过了三天后,男方家就杀猪备酒,请本寨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吃酒庆贺,并赠送礼物,男的送钱女的送布,大放鞭炮庆贺新婚。酒席一般设在寨中踩鼓场上,第二天清早,男方家族六位或十二位青年抬着一至三头活猪,挑着糯米饭或水果,送新娘回娘家。同时,女方本寨女性老少身着盛装去半路迎接新娘,相遇后,男方把糯米或水果交给女方主人,由女方主人分给前来迎接的女性老少每人一份。到家后,女方家就杀猪备酒,请本家族女性老少吃酒庆贺。结婚一年后,男方派两个妇女去女方家把新娘叫回男方家,七天后,男方家打二三十挑糯米粑,送新娘回娘家。</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020年2月27日,是施洞柏子坪新郎刘德发迎娶偏寨新娘杨春海的大喜之日。</span></p><p class="ql-block"> 苗族婚礼在迎亲时“去单回双”的人数要是很严格的,一般是去9人,回10人。人数包括:迎亲官2人(一男一女,必须是一对原配夫妻);大名公、二名公2人;押送礼金、礼物1人;挑担官1人;新郎、伴郎2人;伴娘1人;回来时加上新娘就是10人。可是如果有送亲的,也要算好加在迎亲队伍里必须是双数(现为了气氛隆重,迎亲人数比较多,双方商量好“去单回双”就好)。</p> <h3>接亲人到达女方村寨时,女方家的迎亲妇女,己提酒拿杯等候在路口、门口、筑起一道道“酒卡子&quot;,为接亲者洗尘,新郎团都要喝了才进得了女方家。</h3> <h3>拦门酒喝得越多,表示越高兴,拦门酒也是喜酒,所以不喝就会被以为不高兴,所以新郎去接亲时,不管能不能喝,都要喝(真的不能喝的人,可以跟女方这边的人好好商量)</h3> <p class="ql-block">帅气的新郎,就要见到怦然心动的姑娘了,满面春风挡不住呀!</p> <p class="ql-block">新郎跟伴娘团套近乎,放我进去吧!伴娘们毫不给情面,说今天认酒不认人,不喝酒休想进屋,快喝了吧。</p> <h3>为了能抱得美人归,哥什么都愿意做,喝就喝,大不了醉迎新娘。</h3> <h3>中午,女方家会请新郎方来接亲的人吃晌午饭(便饭不是酒席,女方酒席是等新娘回门的那天才办酒席酬谢亲友和寨邻),无论新人两家距离远近,都需要吃晌午饭,主要是祭祀高山四方饿死鬼,能够保佑人人平安,事事顺利。</h3> <h3>苗族女孩出嫁时,都会身着盛装,苗族银衣上的刺绣是由女方的妈妈或者外婆或者奶奶一针一线绣成的,是苗族最珍贵也是最贵重的衣服。</h3> <h3>母亲为女儿整理服饰,确认穿戴整齐。</h3> <p class="ql-block">己牵手新娘,新郎眼睛还往邻家窥探,难道还惦记着邻家阿妹?小心新娘揪耳朵哈!</p> <h3>曾经贫困标签已撕掉,小夫妻齐心协力勤劳致富奔小康,新农村美好生活正向你们招手。</h3> <p class="ql-block">娶到美娇娘,新郎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得舌头都往外卷,仿佛在回味吻新娘一样,甜蜜蜜的。</p> <p class="ql-block">迎送亲队伍,很是隆重热闹。</p> <p class="ql-block">男方家阿妹们在村头等候迎接新娘,个个貌美如花,还没有女朋友的,赶快约她们游方去。</p> <p class="ql-block">新郎具有丰富表情包,言不由衷的喜悦之情。</p> <h3>迎亲队伍走在具有民族风情建筑的长街上,引来群众围观,沾喜气送祝福。</h3> <h3>在接亲人中,有两长者担任主角:一称“起酒”,即迎亲的主婚人;二称“中人”,即迎亲证婚人。礼物是一只雄鸭,悬于伞梢上,由一年轻后生扛着同行。返回时也要有一只雄鸭和担着女方的嫁衣同行。</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往后余生,相濡以沫!</span></p> <h3>到新郎家门口,新娘用左脚跨进屋门并随手将从娘家带来的花伞交给新郎的妹妹,表示新娘已成为这家的新主妇,并寓意早生儿在前。新娘进屋后,其他送亲的人才能陆续进入。 </h3> <h3>典礼在新郎家的堂屋举行。堂屋正中的一张长桌上放有米酒、糯米饭、鱼、猪肝等食品。“祝愿新郎新娘相亲相爱,养女象花朵,生儿多如浮萍”主持的长者先倒点酒并捏少许食品丢洒在地上,以示祭祀祖先接着用苗语对新郎新娘进行祝福。然后,端碗酒并再捏少许食品献给新娘,最后新郎新娘吃合欢酒就进入洞房。</h3> <h3>结婚当天,新婚夫妻不能同居,一般要往来一段时间(约两三个月)才能住在一起。否则就会遭当地人的耻笑。</h3> <h3>新娘到新郎家之后,就要去挑水(俗称挑喜水,以前都是第二天清早的议式,现改为进门仪式结束后就进行),婆家人要跟着去找一口干净的山泉水(或河水)挑回家表示以后在婆家辛勤劳作、孝敬父母,同新郎一起勤劳发家致富。</h3> <h3>新娘“挑喜水”,围观的群众很多。</h3> <h3>“挑喜水”在结婚典礼后进行。村边的清水江边,新朗的妹妹带领并用水瓢装水。第一瓢表示吉祥如意;第二瓢表示富贵荣华,第三瓢表示儿女成群。</h3> <h3>新娘身着盛装不方便到河边取水,就由新郎家妹妹担到平处再交由新娘担回家。</h3> <h3>新娘“挑喜水”时,许多群众都来看热闹,纷纷给新娘出难题并进行挑逗,引来阵阵欢笑。“挑喜水”持续约半个多小时。 </h3> <p class="ql-block">终于担到家了,这担水虽说不重,但意义非凡,是不能出现闪失的。</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怎么能少,见证幸福时刻。 </p><p class="ql-block">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婚礼也开始被简化,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很难在婚礼上有所体现,苗族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还保留了很多本民族的婚礼习俗,能够让大家透过一场苗族婚礼流程来重新认识这个民族,还有他们留存的传统文化的经典所在。</p> <p class="ql-block">好兄弟们远道来帮忙、贺喜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 美篇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在此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 同时也感谢新郎、新娘家给予的支持! </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时代在变迁,婚俗越来越简化,记录传承文化,也是一种保护。</p><p class="ql-block"> 华英雄谨以此美篇为你们真挚祝福:幸福满满!合合美美!永结同心!早生贵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