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和印模

赵进学

<p class="ql-block">  印版和印模,60、70年代农村儿童玩具。</p><p class="ql-block"> 图中右下角红色的是印版,直径大约10厘米,厚度不到1厘米。农村艺人在泥坯上雕刻花色,用烧砖的工艺制成印版。印版雕刻精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水风景、水浒西游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p><p class="ql-block"> 小伙伴们用积攒的猪骨头、旧布鞋等杂物,从卖货郎处换取印版。那时小伙伴炫富,比谁的印版数量多,谁的花色精美。</p><p class="ql-block"> 图中另外三个是小伙伴们利用印版翻制的印模。制作印模,要从深坑中寻找土质细腻、粘性强的胶泥土,加水和成泥团,再用印版做母版翻制印模,然后晾干。</p><p class="ql-block"> 小伙伴们的印模花色不同,大家拿出来相互交换。也有的玩游戏做起小生意……换印模,把自己的印模摆在街边,口中念念有词大声唱到:“拾柴火拾柴火换印模,不换的不换的小牛犊。贱卖贱卖,一把柴火两块!”背着小半筐柴草回家邀功,娘亲用铁勺、黑油在灶塘口给摊个鸡蛋。</p><p class="ql-block"> 转眼过去50多年,随着国家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做饭取暖燃料由柴草、到煤炭、罐装燃气,再到如今管道燃气,秸秆柴草反倒成了多余之物。不过,农村许多老工艺、老文化失传,十分可惜。</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的歌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