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质朴的木船,骁勇的骏马,厚重的书册,都能把人带向远方,但书籍和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它没有浆,却能载你畅游大海;它没有翅膀,却能嘉你翱翔蓝天;它没有车轮,却能带你走遍全球……书籍,是最平凡而又最神奇的事物;阅读,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兴业路全体语文教师一起阅读了李怀源老师的《小学读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 》,促进了老师们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新认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每位老师对整本书阅读有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3月1日下午,一场关于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讨在兴业路小学召开。老师们就整体阅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阐释,何为"整本书阅读"?</p><p class="ql-block"> 整"即完整,整体;"本"可一本,也可相互关联的多本;"阅读"指的是深读和浅读的多元互补,精读和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读和课外读的深度融合,正式读和非正式读的对接融通。</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在某一个时间段,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郝丽婷老师就整本书阅读的评价问题做了重点交流。整本书阅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关系。但是,如果整本书阅读缺乏可操作的科学指标和评估方法,就会发生评价的偏差,评估导向就容易应试化,就容易侧重某些具体的知识点。如何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优化,促成对理解力、思维力乃至创造力的提升?这仍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p> <p class="ql-block"> 郭小雨老师说:“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引导方向可以具体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这本书的结构,了解内容和架构是怎么一步一步 推进并建立起来的。二是研究这本书的细节,了解故事、人物等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去进行描述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进行研究,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这是教师教学和一般家庭式阅读、 消遣式阅读、 娱乐性阅读都不样的地方,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李鑫老师说:“阅读以后,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所得用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也至关重要。”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作品;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设计不同的作品,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p><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完成作品,可以进一步 思考书中内容,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学生在展示交流的时候,能够根据别人的作品, 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也能在众多作品的启发下,重新定位自己的作品,行自我反思和改进。</p> <p class="ql-block"> 岳素娜老师指出,对读整本书的讨论,重点不只在于“深度、还在于“角度”现实中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关键不在于思维的深度,而在于思维的角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因此,要重视读整本书讨论的角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他老师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阅读一本书,<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课前导读课要有“规划”,找出最吸引人的地方,用思想引领人,评价影响人,活动招引人;课中推进课要找准“交点”,加强小组合作交流,明确推动的部分、方法和力度,要有过程总结意识;课后提升课要明确已经取得的成果,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还有哪些部分可以提升,此时的解读应当更深刻、方法要更精准、认识要更开阔;深入探究,学会思辨性阅读,关注阅读的当下意义,既要带领学生走进去,又要引导学生跳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尝试,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