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多年盼望走进的诗境。有人说,扬州是中国诗词的沃土。这里的很多景点,已经入诗入词,如不能背上几首,都不好意思踏上这片土地。退休了,与老伴一起,于这年农历三月初十,以自助游的形式,在扬州、镇江各住了几天。“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把自己融进江南烟花三月之中。<br>摄影、撰文:黄河涛 背景音乐:江南春色 二胡演奏:朱昌耀 2.(瘦西湖24景之一:虹桥揽胜)。灰蒙蒙的天,倒也让园内的景色平添了几分魅力。清诗人费轩在《梦香词·调寄望江南》中有“扬州好,第一是虹桥。”这里,原来是木质红栏桥(红桥),清朝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虹桥)。 3. (24景之一:长堤春柳)。“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到了扬州,才知其瘦西湖的来历。乾隆年间,杭州人汪沆曾经拿杭州西湖和扬州西湖做比较。于是,写下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做瘦西湖”。意思是,这湖也如烧钱的杭州西湖一样,只是应叫做瘦西湖。 4. (24景之一:西园曲水)。瘦西湖清瘦狭长,一泓曲水,宛如锦带,串连起园内沿湖24景,被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5. (24景之一:白塔晴云)从湖中钓鱼台眺望远处巍巍白塔,波光粼粼的湖面,映衬着金色的塔顶,不油让人想到北京北海公园琼岛的白塔。一打听,原来还真与琼岛的白塔有渊源。 6.(24景之一:碧玉交流) 狭长的湖面,平静的湖水,精巧的楼阁、亭榭,注定了瘦西湖的景致就是小家碧玉。这是瘦西湖的特点,也是瘦西湖的灵气。看,“春波桥”与游人对话,画舫和阁亭交流,湖水向桃红倾述。一切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秀美。 7. 从北门出来时,遇到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刚游完毕,在老师的护卫下正上大巴返回。 8. 我们浏览瘦西湖选择的路线:从南门进,沿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等,最后从北门出。步行十几分钟,便到大明寺。大明寺,因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464年)而得名。图为大明寺前牌楼。中门之上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 9. 刚刚做完佛事的老年僧人。一细瞧,哈,原来老僧人打着绑腿的裤子上绣着“对钩”标识,是一条时髦的Nike运动裤。 10. 鉴真纪念堂是大明寺内最有特色的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梁思成设计的纪念堂外观,屋脊两端洗练优美的“鸱尾”高高地翘起。这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11. 纪念堂正中供奉的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而成。 12. 此井位于寺内西园,被誉为天下第五泉。唐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所载,这眼泉水在当时曾被品评为天下第五。现今,人们游历大明寺,仍以饮天下第五泉水为乐事。 13. 古代大运河最重要一段叫“邗沟”,从扬州穿城而过,并在这里与长江交汇,长约30公里。当年大运河申遗时,扬州理所当然成为牵头城市。2014年6月,大运河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4. 古渡口边的巨大铜浮雕,再现了隋炀帝下扬州的壮阔场面。柳树是扬州的市树。古人云:“多情最是扬州柳”,“绿杨城郭是扬州”。隋炀帝的功过是非,不是我们这里能说清楚的。但是,“杨柳”一词却与隋炀帝脱不了干系。相传,当年扬州运河开挖好之后,隋炀帝亲手种了第一棵柳树,并赐其姓为杨,“杨柳”一词也由此而来。 15. 出发前,去“共和春”小吃老店早餐。扬州有“三春”。品味扬州菜,外地人都喜欢往“富春”、“冶春”挤。本地人更愿意光顾“共和春”。我们跟随扬州人的脚步,我要了一碗虾籽馄饨和包子,老伴要了虾籽饺面和发糕,饺即是小馄饨。一共36元。(此图为百度下载) 16. 现代大运河扬州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整治完成的。站在它面前,看着一艘艘机动货船从你视线前驶过,你能感觉到一种气势,一种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的气势。 17. 扬州古城区整修,主要有四大特色街区。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其中之一。街区入口的城门正临古运河东关古渡码头。 18. 一入城门,便是东关街。扬州古称广陵、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东关街也是一条千年老街,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看头上的幌子,这是一家香粉店。 19. 这是一家提供餐饮的《皮五》说书场。左边窗户内写着好几个“皮包水”,意思是同时提供餐食与茶水。 20. 东关街的黄昏,晚霞映红了西边天,街上的行人并不见少。 21. 夜幕降临,正是彩衣巷街边小摊忙碌的时候。 22. 我们步行了半个多小时,找到位于康山街的卢氏盐商住宅。卢绍绪是晚清扬州盐商首富,其宅子有“盐商第一楼”之称。看卢宅这扇外墙面,显然是后修复的。 23. 修复后的卢宅集餐饮、参观、商务、休闲于一体,已成为品味淮扬饮食文化与清代盐商建筑文化的新景点。图为卢宅天井。 24. 如果说,扬州是因运河而兴,因漕运而繁华,那么,则可以说扬州是因盐业而富庶,因盐商而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卢宅内室,有不少改成了可供客人旅游参观的厅室或兼做餐饮的雅间。 25. 享受美食是我们扬州之行的目的之一。只是进卢宅时,已过了晚餐的饭点。我们只好匆忙的点了几样扬州特色菜:“软兜长鱼、烧干丝、清汤狮子头、鱼丸汤”,共200.4元。几碟小菜是免费送的。 26. 图为文昌阁。我们住的石塔宾馆,虽然设施老旧一点,但价格便宜,关键位置好,旁边就是老城中心的文昌阁。从这里出发到我们打算去的几个景点都不远。 27. 从我们住的宾馆到个园,步行也就十几分钟。个园由清嘉庆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1818年所建。黄至筠认为竹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便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 28. 个园的另一特色,是以石取胜。最著名是“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图为夏山。正合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所谓"夏山苍翠而如滴"的意境。 29. 正是竹和石,成就个园享有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美誉。有园林学家说,个园以竹石为主体,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孤例“即是唯一。同样的”竹和石“,在个园创出了新意,独步中国园林。 30. 从石洞中窥见的楼阁叫抱山楼。中间楹联的横批是“壶天自春”。“壶天自春”源自清人刘凤诰所撰《个园记》,意思是指私家园林大多平面结构像壶形,经过狭长通道后,一下豁然开朗,如花红、柳绿的世外桃园,洞见“春天”般的人间仙境。 31. 在个园内,连接景点的假山、亭阁、池榭之间的通道,设计也很有特色。你看这条通道,夕阳的余辉斜撒在透壁和漏墙上,盆景在拐角的墙上留下暖暖的影子。姑娘的倩影,让这条狭窄的通道瞬间呈现为曼妙的幻觉舞台。 32. 大巴一过《润扬长江大桥》,就到了镇江。应了王安石诗里所说,“京口瓜洲一水间”。传奇的金山,秀美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也是我们两天镇江行的目标。图为三山公园位置。 33. 像我这岁数的人,大概都是通过“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知道金山寺的。上世纪80年代“千年等一回”的歌声,让地球人都知道了许先与白娘子的传说。 34. 说话间,一位身着红黄僧衣的年轻僧人走过来。他甩动着两袖,步伐是那样的潇洒,神情是那样的淡定。让人猛然想到金山寺那位尤爱多管闲事的可恶僧人。你立马就能断定,这不是法海! 35. 清光绪年间,金山还是长江中一个岛屿。光绪末年(1903年)才与陆地连成一片。最高处的慈寿塔,高耸孤兀,仰望,不免让人骤生崇高庄严之感。金山寺16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无数的传说与神话故事,被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 36. 顺道去西津渡。西津渡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原先这里紧临长江。清代以后,江岸逐渐北移,现在的西津古渡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的距离了。 37. “待渡亭”。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在待渡亭待渡。据考证,西晋末年,为躲避“永嘉之乱”,持续了近200年的南迁逃难流民,50万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李白、孟浩然、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登岸。王安石的那首千古绝唱“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京口,就是这里。 38. 这是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按照佛教礼仪,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对佛的顶礼膜拜。元代藏传佛教盛行,当权者煞费苦心地建造了这么一座过街石塔,可见其用心之良苦。 39. 终于找到了镇江邵顺兴锅盖面总店。锅盖面和肴肉,是镇江两大特色美食。锅盖面也叫“跳面”,就是揉面人坐在竹杠一端,上下跳摆,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铡刀“切成面条。最名副其实的特色还是煮面。如图,煮面的大锅中放着一个小锅盖。传说其来源与乾隆皇帝相关。(3/4图百度下载) 40. 我要了一碗红烧牛肉面和三块肴肉,老伴要了一碗菌菇面和一块肴肉。平时只吃素的她不想放过难得一遇的机会。肴肉与锅盖面、香醋并列为"镇江三怪"。据说,当年开国大典国宴上的冷菜主碟,就有周恩来总理钦定的镇江肴肉。我们这餐,花了不到50元。(此图为百度下载) 41. 一大早,我们成为渡江去焦山的第一批客人。从图32看,焦山处在长江的内江中,它的北面才是长江的主航道。焦山高70.7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这是去焦山的渡轮。 42. 图右侧即是焦山定慧寺。寺前那棵远超寺庙屋脊的大树,是有8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定慧寺建于东汉兴平年间,清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才改为定慧寺。施耐庵在《水浒》中曾对此有专门的描述。 43. 园内游人不多,我们则信马由缰。刚进园时,尚还氤氲飘浮。这会儿,慢慢散去,不觉来到“鹤隐浮玉”阁前。传说王義之的仙鹤夭折于焦山,“焦山”又被喻为“江中浮玉”。所以说这里是“鹤隐浮玉”的地方。 44. 匾额上是《瘗鹤铭》(瘗:yì,掩埋、埋葬的意思)三个大字。焦山碑林仅次于西安碑林。《瘗鹤铭》被称为碑林中的“碑中之王”。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即镇江《瘗鹤铭》和洛阳《石门铭》。千多年来,《瘗鹤铭》因岩石崩裂,多次坠入江中。经多次打捞,2003年,焦山碑林扩建,政府拨专款建立阁室,陈列《瘗鹤铭》的残石和相关的图片资料。 45. 来到“焦山行宫”。远远望去,万佛塔下的氤氲还未散尽。据史书记载,焦山行宫于乾隆26年(1761年)建成,是乾隆南巡下榻最多的地方。并留下大量的诗词楹联匾额,是乾隆情有独钟之所。 46. 从图32看,北固山在长江内江南岸,与焦山隔内江相望。中国从中小学生起就知道北固山的名字,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二是中小学课本中的辛弃疾作品。这是北固山公园入口处。 47. 北固山虽不高,但地势险要。远眺北固,它横枕大江,石壁陡峭,又在镇江北部,故名北固山。我们沿斜坡拾阶而上。临近中午,游园登山的游客也多起来。 48. 甘露寺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相传是孙权为其母吴国太烧香拜佛所建。《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识破周瑜的美人计后,将计就计,让刘备抱得美人归。演绎一出“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佳话。 49. 祭江亭位于北固山后峰西侧,古称北固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孙尚香被其兄孙权骗归并强行留住江东。后来,孙刘联盟破裂,刘备兵败,病死白帝城。夫人听到,悲痛欲绝,登上此亭,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名“祭江亭”。 50. 史书记载,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初年。现在这座北固楼,是2010年恢复重建的。千百年来,尤其是南宋时期,长江已成为抗金的前线。文人墨客登临,寄景抒情,留下无数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起,时任镇江知府的辛弃疾写下了千古名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触景生情,抒发自己渴望收复失地,金戈铁马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