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竹岭上制帘人

上官周美术馆 曹燮

<p class="ql-block">曹燮(散文)</p><p class="ql-block"> 庚子大寒翌日,得知我们要探访浮竹村制帘艺人,池沧海夫妇起了个大早,从连城姑田镇的家中出发,驱车百里赶回老家迎候我们。</p><p class="ql-block"> 池沧海如今是姑田一家宣纸厂老板。他出生于龙岩市万安镇一个偏远山村。时光倒回三百多年前的清代,他的祖上便是制造纸竹帘的艺人。祖辈生活在梅花山腹地的密林深处,除去出产和竹木相关的收入,制帘手艺成为家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既是手工艺生产者,同时又是经营者,家族由此走上致富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手工造纸过程中,纸竹帘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具,纸浆流经过滤的竹帘,纸张最终才能成型,竹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纸张的品质。当手艺传到池沧海时,他已成第十五代传人。池沧海始终引以为豪的是:全国各地手工造纸所需的竹帘均产自浮竹村,如今具备生产加工竹帘技术的也唯独浮竹村,由此可见浮竹村虽小,但早已声名远播。池沧海微笑着对我们说,由于制竹帘经济收入稳定,村民的家底也慢慢变得殷实起来,当地小伙子一度成为外村女孩竞逐的热门对象。</p><p class="ql-block"> 少年时代,池沧海常凑到父辈们打竹帘的架子旁,认真观摩每一个动作,有时一站便两三个小时,他也乐此不疲,看多了就心追手摹、跃跃欲试,自然很快将这门技术学到手。十三岁那年,他便成为村中年龄最小的制帘人。当纸业销售行情好,村里竹帘订单多得忙不过来时,他就成为家长制帘的好帮手,俨然不逊于一位熟练的老师傅。</p><p class="ql-block"> 这门手艺从清初中期传进村子,沿袭至今已三百多年历史,该手艺成为村民生存的绝技。当时村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制帘技术传男不传女。其实是担心一旦技术外传,生意很可能被外人抢走。在过去信息落后的偏远山村,村民为了生存,是定会严格保守老祖宗传下的手艺绝活的。凭心而论,无论是手工艺生产者还是经营者,收入无疑要高于务农的收入。村里依然耸立着的一排排吊脚楼,便是当年村庄经济繁荣时留下的佐证。可见浮竹村史就是纸竹帘的加工、销售史,以及村民的发家史,村庄经济亦随外部纸业兴衰而起落。</p><p class="ql-block"> 由于池沧海祖辈生产加工竹帘技术过硬,客户尤其喜欢订制他家的竹帘,销量供不应求。但手工制作只能慢工出细活,一张规格四尺整的竹帘便要一位艺人耗费半个月时间,可以想见竹帘在市场上的价格不菲。在经济相对宽裕时,其祖上就在村里添置土地,建造房舍,购买山场,并在山上大量种植油竹。</p><p class="ql-block"> 池沧海的新房建在山顶上,那曾经是他家的竹山,四周遍植油竹。油竹是外来品种,在闽西极其罕见,竹杆像青皮甘蔗,竹杆也只有甘蔗般粗细,但竹节间距较长,一根竹杆长达二十余米。由于那是先祖种下的竹林,他平时舍不得砍伐,任其恣意生长,它们密密麻麻的紧挨相挤,宛如一片茂密的甘蔗林。我们从竹林前穿过,竹叶在头顶上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些村庄尘封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新村位于海拔千余米高度,站在村前俯瞰,众山宛如蜂窝状的呈现在眼前。浮竹村仅七百余人,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留守村民却只五六十人。一些老人为减轻子女负担,平日里也许是闲不住双手,也许不想荒废这份祖传的手艺,便在昏暗的房子支起架子,亮起灯,咣当咣当的编织起竹帘,村庄因此也有了些许的生气。当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时,村庄就显得出奇的宁静,唯余天籁之音,难闻鸡犬之声,有种“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静谧感。</p><p class="ql-block"> 池沧海告诉我们,以往村民住地势低凹处,如今多数迁居山腰或山顶。如今新村位置原为他家竹山,后经政府协商腾出,规划并建成新村。他那幢二层半的新房位于新村中间位置。推开大门,远眺千峰叠翠,近观修竹摇曳。</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正值严冬,气温骤降至零下五度,深山里下起了雪,梅花山深林里到处银装素裹。密林的枝叶间结满雪白的雾凇,挂满玲珑剔透的冰凌。由于油竹笔直,靠顶端才有细梢斜斜伸出,浓密青翠的竹叶交叠重合,那些叶片簇拥在一起,挤得密不透风。夜间流岚雾霭袭来,伴飞雪被挡在竹林顶部。随着雪片越积越厚,形成一块块冰棱挂在竹稍上,将竹子压弯了腰身。有些靠近路边的竹子不堪重负,渐渐低垂俯向路面,待翌日清晨雪霁风止,雪团和冰凌开始悄声融化,竹身减负后突然“忽”的一声,从低处弹回高空,打落周围凝结在顶上的许多雪块,竹身渐渐复原,而竹杆却丝毫无损,亦无撕裂状,足见其柔韧程度,如换成毛竹,那是定然会折断撕裂的,这也是油竹制成竹帘最经久耐用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池沧海祖上种植的竹林穿过,那是传了很多代的祖产。他就这样一直用心守护着祖先留下的这份遗产……</p><p class="ql-block"> 在兵荒马乱的明代末期,池沧海的祖上举家从连城莒溪曾屋迁到新罗万安浮竹岭,并在那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那里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召唤着他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及至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制作造纸竹帘的师傅翁任岩从江西远道而来,在村庄新建的池氏宗祠正厅右边墙上,一块石碑上刻《西平堂一脉考妣录序》,序文中记载:“惟春福公至第九世,传教授业造帘翁府任岩老先师,为我辈浮竹村创造财富,荫福后人功不可抹。”此后,翁任岩老者为浮竹村后人开启了造纸竹帘手工艺加工,为国内各地手工造纸作坊,源源不断地供应造纸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的纸竹帘。</p><p class="ql-block"> 为何浮竹岭的纸竹帘备受青睐,池沧海解释原因有两个:一是油竹品质好;二是手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 油竹在生长梅花山中,因海拔高,气候温差大,竹子密度特别高,且油性足,韧性好。用作劈篾编织竹器,篾性强韧,颇耐干湿,制成竹器比其他竹编织耐用,因此竹帘产品十分畅销。多年来,姑田纸乡手工纸从未间断使用浮竹村制造的纸帘。</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除国内纸乡,东南亚诸国皆用浮竹村的纸帘,纸帘销量达历史空前,纸帘销量之大造成本土油竹供应不上。池沧海采购浙、皖、川、桂、赣等省油竹制帘,结果造的纸帘质量均不如浮竹岭油竹造的帘,因为外来油竹较疏松、油分不够,韧性欠佳。</p><p class="ql-block"> 要加工出好的竹帘,“打帘”时要求极高。编制人员挑选粗细匀称的帘丝,浮竹村用自制的蚕丝线编织,以制作造连史纸竹帘的蚕丝线最细,仅18~20根蚕丝撮合,篾丝也最细,故该纸虽薄,但造纸的工具和工艺要求极高。编制竹帘的帘丝间隔要均匀,编织线的走势也要十分规范,右手手指将垂在里外两侧对称的锡弹子循环互翻,令丝线交织紧缠篾丝,翻动速度极快,令人眼花缭乱。为了编织的竹帘角度方正,池沧海的父亲首创一边固定的方法,不仅省时又大大提高了纸帘质量。</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我们走访了村里仍在加工竹帘的四位老艺人,综合了解到,裁开的每节油竹要均分出二百多份小竹条,剖后开的细竹条穿过钢板上的小孔拉丝,拉丝后每根竹丝仅0.3毫米。神奇的是抽竹后竹条已经细如游丝,但由于柔韧性强不易折断。再将它们按规格要求,长短穿插编成纸竹帘,那种工艺让人看了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在回城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浮竹村的制帘艺人均年事已高,而村里青壮劳力又都外出打工,这种优秀的手工艺技术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岂料池沧海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他担心这种技术会断在他这一代手中,他要坚守和传承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但愿浮竹村这位竹帘手工艺第15代传人,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方式,实现他多年来的夙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