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了解关于正月十五和元宵的民俗、知识,同时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我园将于2021年2月25日(正月十四)进行“晃元宵”活动,帮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劳动成果、感受节日气氛。</b></p> <p class="ql-block">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传说很多。</p><p class="ql-block"> 传说之一:据说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名宫女名叫“元宵”,此女长期在宫中不得与家中父母相见,因为思念家人整日悲痛不已。有位大臣东方朔很同情这位宫女,决定帮她,于是对汉武帝说,玉皇大帝要派火神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或火烧长安,想要逃过此劫,需由元宵姑娘在这一天做一些汤圆,因为火神喜欢吃,并要长安城内全体臣民要张灯结彩供奉火神。汉武帝决定准奏,于是元宵姑娘见到了家人,从此以后,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流传下来这一天要吃元宵。</p> <p class="ql-block">传说之二:</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就这样产生了。</p> <p class="ql-block"> 瑶瑶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观看元宵节由来的故事,每个小朋友都非常认真呢!</p> <p class="ql-block"> 在观看了如何制作元宵之后,宝贝们要大显身手啦。</p> <p class="ql-block"> 园长妈妈为我们准备了黑芝麻和山楂味的元宵馅、糯米粉、筛子等。</p> <p class="ql-block"> 快看我们宝贝们晃的多认真,别看我们小,但我们现在的动手能力相当不存呢</p> <p class="ql-block"> 将元宵馅过水,放到装有糯米粉的白筐里晃动,粘糯米粉 ,过水,再次倒入糯米粉中,晃动,重复几次之后宝贝们的元宵就做好啦。快看,我的元宵真是不错</p> <p class="ql-block"> 宝贝们的元宵出锅啦,看着真是太有食欲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尝啦</p> <p class="ql-block"> 一口两口吃掉它,自己亲手晃出来的元宵太好吃了,又甜又糯~</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中点灯笼的来历则与史籍完全不同。传说在很久以前,世间的凶禽猛兽很多,到处伤害人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消灭它们。天上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一位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要把人间的人畜和财物通通烧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提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如雷轰顶,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避难的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以来,天帝就以为天兵已经在人间放了火,也就不再追究了。”人们按照这位老人的主张去做,果然就平安无事了。如此这般,便逐渐形成了正月这三天挂灯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朋友的灯笼都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做出来的,意义更是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元宵虽然寓意好、味道好,但是不宜多吃,糯米的粘性高,尤其小孩子和老人消化系统功能弱,多吃会引起胃酸、烧心等不适。元宵是高热量、含糖分多的食物,吃完最好喝点汤,并且不要马上睡觉,适当的活动以后方可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