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县民族小学 <p class="ql-block"><u>一年级(七)班 刘梓诺西</u></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按照道真民族小学举办的迎新春实践系列活动,庆祝中国传统新春佳节,展劳动技能“我最牛”。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与帮助下,通过打扫室内外卫生,收拾房间,整理衣物,到超市购物,市场上买菜,准备年货以及贴春联、倒福、窗花等,以及三十晚上吃年夜饭,看春晚,到民族广场燃放烟花和十二点全城响起鞭炮声、爆竹声,让我亲身感觉到中国年是一个多么热闹、吉祥、喜庆、欢快的中国年。伴随着这浓浓的年味,初一很早我就起床,去和妈妈,奶奶一起学包汤圆,让我体会到平时最爱吃的汤圆还不是那么容易就做好,也需要我去认真学习,多操作才能做得更好。吃完汤圆后,去给爷爷奶奶拜年,还给我压岁包,感受到拜年的礼仪和收红包的开心。走亲访友,家人团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闹元宵,猜灯谜等,让我在这个春节中、在忙碌的日子里体会到过年的氛围,过年是我们小朋友最开心、幸福的日子,虽然整天存庆在过年的氛围里,但我还是坚持读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在这个充实而又愉快的假期里,让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懂得尊重长辈,孝敬父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人和父母对我的关爱,长大后多为祖国做贡献!</p> 扫尘 <p class="ql-block"> 在爸爸的带领下使我明白过年和平时不一样!爸爸告诉我,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室内屋顶、墙壁上的尘垢蛛网,彻底打扫干净,这叫扫去“穷运”、“晦气”,来年清洁。这是中国的传统风俗。</p> 贴春联 <p class="ql-block">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殊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p> 贴窗花 <p class="ql-block">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还具有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p> 丰盛的年夜饭 <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期待已久的年夜饭开始了,在妈妈和奶奶的辛勤付出下,终于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虽然菜不是很多,但都是她们亲自做的,而我只是帮忙洗洗菜,端下碗筷。在年夜饭前,先祭祖,让老前辈先吃后我们再吃,一家人拿起酒杯、饮料,举起杯来共同庆祝新年!一句句祝福语!一次次碰杯,让爷爷奶奶笑个不停,自已更是眼笑眉飞。</p> 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上小学观看的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那些精彩的节目,歌舞、杂技、相声、小品、艺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吃着水果,看着春晚,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春节。</p> 守 岁 <p class="ql-block">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p> 包汤圆 <p class="ql-block"> 吃汤圆是汉族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p> <p class="ql-block"> 年初一早上,很早我就起床,去像奶奶和妈妈学做汤圆。看着奶奶做汤圆的过程,像很简单一样,我说“这哪个不会吗”!当我自己做时,怎么也揉不好,里面的馅料总是会出来,后来,在妈妈的陪伴下,奶奶亲手教我如何揉汤圆,放多少馅料,做好后怎样下锅,怎么观察汤圆是否煮熟!通过自已亲自动手,慢慢学会人生第一次做汤圆。让我亲生体会到好吃的汤圆,原来还有一定的方法和制作过程,辛勤的劳动充满了智慧!</p> 二O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